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跳到主導覽列
主選單錨點
主內容錨點
SYSTEM.NEWS.校園焦點

【USR】社科院USR獲頒TSAA最佳方案銀獎

【USR】社科院USR獲頒TSAA最佳方案銀獎

September 15, 2025

由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所主辦的2025年第四屆亞太永續博覽會,於911日至13日在台北世貿盛大開幕,今年以「邁向變革的力量 Charge Towards Change」為主題,邀集公部門、企業與學界,共同探討社會與環境永續的創新動能,並規劃出「永續生活」、「永續教育」、「永續生態圈」等十大專區,期望帶動新世代的轉型浪潮。另結合本次亞太永續博覽會的展出,並且在主舞台進行今年「台灣永續行動獎」的頒獎,而臺北大學社科院USR計畫也以「永續共融臺北大學城」參賽,獲得大學SDG11「永續城市類」最佳行動方案的「銀獎」。

9月11日的頒獎典禮上,由社科院USR計畫總主持人曾敏傑教授代表領獎。本次參賽內容以「節慶活動、友善接待、青銀共學、學老推廣」四大面向,提出2022-2024三年的成果與數據,呼應社區共融、社群共融、世代共融、以及社會共融的系列成果,展現歷年來串聯北大師生、居民、企業與社區,共同營造大學與在地共融的永續臺北大學城,已然成為大學與社區共融的典範。

這份得獎榮譽,也象徵著USR計畫自2017年以來,歷經種子型、萌芽型與深耕型的推展,不僅在2019年育成在地組織「台灣鳶山社會實踐協會」,於2023年推動成立「高齡與社區研究中心」,更在20239月創刊《學老誌》,將大學社會責任的影響從在地,擴散到幫助全台的中高齡者面對老化。USR計畫八年來的實踐成果,也逐漸獲得各界的肯定,今年並不斷傳來佳音還榮獲第六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人才共學組」的楷模獎,以及第二屆銀光好居「緩老健康促進類」的創新服務獎;本次更因推動大學與在地共融,獲得2025台灣永續行動獎大學組「永續城市類」的銀級殊榮。

當天頒獎之外,臺北大學三支USR計畫團隊(含商學院、海山學中心、及社科院),更攜手臺北醫學大學、臺北科技大學及臺灣海洋大學,以「臺北聯合大學」系統的名義設攤展示成果,共同呈現四校獨具特色的永續實踐成果。本校林道通校長也親臨北大攤位,並與北聯大四校師長聽取介紹及交流互動,展現各大學對社會責任與永續議題的高度重視。同時也有本校師長蒞臨攤位給予指導,包括有永續辦公室陳思先執行長、社會責任組楊臻欣組長、圖書館洪健榮主任等,讓「永續共融臺北大學城」的理念,持續促進大學與在地的緊密共融。

在展區中,則由USR計畫專案經理許育甄帶領社工四王炯為、社會四黃仟惠,向參觀民眾介紹2023年創刊的《學老誌》。這份作為全國首份公益性、教育性且不含廣告的高齡雜誌,秉持著「陪伴六百萬高齡人口自主學習面對老化」的初衷,以溫暖的文字與大方的美編設計,傳遞知識服務與銀髮生活關懷。曾參與青銀共學的學生王炯為也親自向北聯大四校師長介紹,並解答師長們對USR計畫的相關提問;黃仟惠則以英語向菲律賓參觀者介紹刊物,並回答他們對《學老誌》高齡議題的好奇,展現青年學子的國際視野與實踐參與。

在展覽過程中,也有來自中正大學、虎尾科大的USR團隊成員,紛紛詢問《學老誌》創刊歷程與編輯經驗;中高齡民眾則對電子書介面的友善設計感到驚喜;更有兒福聯盟創新中心跨域共好組、安泰銀行、新光人壽、國泰人壽等單位,以及北科大管理學院博士班研究生,也詢問對於高齡議題跨域連結、養生宅規劃、甚至台語有聲書的可能性,均表達濃厚興趣。另值得一提的是,現場亦有來自日本、美國等地的外國參觀者駐足聆聽,展現《學老誌》在本次國際展覽中,也受到關注並引發共鳴。

「永續共融臺北大學城」獲得今年永續行動獎最佳行動方案的銀級殊榮,也是與在地社區長期合作的成果,計畫主持人曾敏傑教授也於913日下午,獲遠雄八大社區主委會議輪值主席周秉庠(遠雄耶魯社區主委)的邀請,於遠雄八大社區主委會議中與各社區代表分享這項榮譽,同時介紹今年USR計畫與八大社區的合作事項,這也是USR計畫第八年參與遠雄八大社區主委會議,同時在會議中大家也一致希望USR計畫能不定期召集各社區代表集會,一起分享大學與社區間的合作推動。

上述的交流與回響,不僅讓人看見大學社會實踐在社會不同角落引發的效益,也再次印證「永續」並非抽象的口號,而是在人與人真誠互動之間,一點一滴的累積和延續;而營造大學與在地社區的生活共融,更是大學永續的社會責任。

SYSTEM.NEWS.閱讀全文 關於【USR】社科院USR獲頒TSAA最佳方案銀獎
封面圖片

外籍學位生暨交換生入學說明會 溫馨迎新 共築國際大家庭

September 12, 2025

為幫助外籍新生快速適應校園環境、熟悉學習資源,國際事務處於114年9月10日舉辦「外籍學位生暨交換生入學輔導說明會」。此次活動邀集學務處住宿輔導組及學生諮商中心共同參與,向同學介紹校園設施、行政流程等資訊,並說明在臺居留與工作等權益,協助新生順利展開在臺的學習生活。

近年來,臺北大學各單位積極合作,推動國際化校園,使文化交流日益活躍。今年迎來超過60位外籍學位生,以及93位來自姊妹校的交換生,學生來自歐美、日韓、中港澳等地,展現多元文化的交流成果。

活動當天由張容瑛副國際長代表致詞,勉勵同學善加利用學校資源,在學術與生活層面持續精進。國際處提供行政協助,諮商中心提供心理支持,國際生留臺就業輔導辦公室也提供實習與職涯發展建議,陪伴學生邁向未來。張副國際長也鼓勵新生多參與校內社團、國際處舉辦的在地文化活動,探索台灣風土民情,拓展人際網絡,甚至將臺灣作為未來發展的起點,展開個人的精彩旅程。

此外,學務處住宿輔導組說明宿舍規範與權益,諮商中心也介紹心理健康資源,鼓勵同學填寫心理調適量表,以了解自身狀況,獲得適切協助。活動中也邀請曾在本校交換的學生現身分享經驗,增進彼此交流。國際生留臺就業輔導辦公室則進一步介紹相關政策與支援措施,鼓勵學生規劃未來留臺發展。

這群來自全球各地的學生為臺北大學注入新活力,讓校園國際化向深度與廣度邁進。未來,國際事務處將持續辦理多元的國際交流活動,期待全體師生共同參與,攜手打造更開放共融的學習環境。

SYSTEM.NEWS.閱讀全文 關於外籍學位生暨交換生入學說明會 溫馨迎新 共築國際大家庭
波蘭亞當密茲凱維奇大學來訪

攜手波蘭亞當密茲凱維奇大學 深化學術與文化交流

September 11, 2025

林道通校長於11493日接待波蘭亞當密茲凱維奇大學(Adam Mickiewicz University, AMU)貴賓來訪,教育部長官亦親臨現場,展現對此次學術交流的高度重視。本校林道通校長代表全體師生致歡迎詞,強調此訪是雙方合作旅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象徵多年來成果的累積與深厚情誼。

出席本次會晤的貴賓包括波蘭亞當密茲凱維奇大學校長 Prof. Bogumila Kaniewska (兼波蘭大學校長協會主席)、宣傳與溝通校長代表 Prof. Krzysztof Czeslaw Duda,以及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陳鈺林秘書。臺北大學方面,由校長林道通親自主持,並邀集國際事務處國際長韋岱思、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林昭吟、人文學院院長朱孟庭、應用外語學系主任王景智及國際合作組組長陳克瀚等師長出席,共同見證雙方合作交流。

林校長指出,自 1949 年創校以來,本校始終致力於追求學術卓越與推動國際發展,目前已與全球 223 所大學建立夥伴關係,其中包含 8 所波蘭學校,使波蘭成為本校在歐洲最重要的合作夥伴之一。臺灣與波蘭雙方在教育與文化上共享共同重視的價值,如民主歷史、文學與藝術,這些共同理念也成為雙方深化合作的重要基礎。

亞當密茲凱維奇大學校長 Bogumila Kaniewska 回應表示,台北大學是 AMU 最重要的姐妹校之一,雙方長期保持頻繁且良好的互動。她期許未來在現有合作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實質合作,包括在共同關注的特定領域開設線上課程、推動共同研究、教師短期前往研究與移地教學,並歡迎本校學生赴 AMU 參加暑期營隊,共同開創合作新局面。

臺北大學與亞當密茲凱維奇大學的合作可追溯至 2009 年的學生交換協議,並於 2023 年進一步簽署全面合作協議。多年來,雙方師生交流持續深化,除交換生計畫外,更有波蘭教師受邀來校短期教學,顯示雙方學術連結日益緊密。

展望未來,兩校將持續在師生交流與合作研究等面向深化合作,並致力於建構更高品質的國際交流平台,推動學術成長與全球連結。韋岱思國際長表示,此次來訪不僅再次肯定了臺北大學與亞當密茲凱維奇大學的緊密合作,更象徵臺灣與波蘭攜手打造更廣泛的學術與文化橋樑。雙方將在持續合作中開創更多可能,為師生與社會帶來更豐碩的成果。

SYSTEM.NEWS.閱讀全文 關於攜手波蘭亞當密茲凱維奇大學 深化學術與文化交流
動土典禮合影

臺北大學新地標 玉山永續講堂動土

September 9, 2025

由玉山金控捐贈,並邀請國際知名建築師安藤忠雄設計的「玉山永續講堂」,99日舉辦動土典禮,邀請副總統蕭美琴蒞校參與。玉山永續講堂落成後,將成為臺北大學推動永續的重要平臺,在世界級建築師安藤忠雄先生的規劃下,講堂將展現功能與藝術的極致水準,並成為臺北大學知名地標,吸引更多師生和民眾駐足觀賞。

玉山金控創辦人黃永仁先生為臺北大學第3屆傑出校友,長年持續關懷並支持母校發展。此次講堂捐建,由玉山負擔全額興建費用外,亦捐贈未來營運、維護與修繕基金。所有款項均已存入校務基金,且設立專戶並設有後續維運基金。展現校友回饋母校、玉山銀行長期支持教育的一份珍貴心意。

安藤忠雄:讓講堂培育出優秀學生,從臺灣走出全世界

安藤忠雄從氣候、天災等全球議題開始,討論人類對環境的深度省思,他很希望下一代年輕人,能夠思考如何為地球盡一份心力。在東京大學設計過一棟講堂的他,期待在臺北大學的這座新講堂,也能聚集優秀學生,從臺灣走出全世界。因此,在設計講堂時,他懷抱一份希望,期望學子們立足臺灣,展望全球,迎向未來。共同在講堂裡面探索未知,一起前進。

讚揚玉山的慷慨捐贈,以及臺北大學在永續教育的積極承擔,副總統蕭美琴說,臺北大學在公共事務、商管和法學領域深耕多年,成立企業永續發展研究中心,研究企業永續經營,培育具永續視野專業人才。她期盼玉山永續講堂成為孕育永續人才的重要基地,讓知識和責任跨越世代、永續下去。

林道通校長除了讚揚安藤忠雄先生憑藉堅毅不懈的精神,以及對空間意象的深刻理解,成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大師外。他並指出,安藤先生作品結合光影、自然和建築,展現深層哲學,且用世界級的建築語言,為臺北大學留下一件跨越世代的作品。這座講堂的珍貴,在於承載美學思維、體現永續理念,更承載著一所大學與世界對話的夢想。他也感謝黃永仁先生和黃男州董事長的支持,不僅是對臺北大學的幫助,更是對社會、國家和世界的未來投資,他深信這座講堂將陪伴世代師生,實現夢想。

受邀出席動土典禮致詞的李承嘉前校長認為,玉山金控捐贈永續講堂給臺北大學,除了落實永續行動之外,更彰顯玉山攜手高等教育機構,結合永續及ESG的研究、教學,深化及擴大落實永續的決心。尤具意義的是,玉山永續講堂是由世界知名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先生設計,講堂設計兼顧基地特色、在地文化及永續等元素,必將成為永世流傳的永續地標。

玉山金控董事長黃男州說明,面對2050淨零轉型挑戰,造就培育更多優秀永續人才、強化國家未來競爭力,是玉山攜手臺北大學建置玉山永續講堂的初心,講堂將成為培育永續創新人才的重要基地,結合雙方人文關懷與金融法商專業,共同實現這份對未來永續發展的承諾。

永續講堂將成為臺北大學攜手玉山共創的永續基地

玉山永續講堂運用質樸天然的清水混凝土材料,以簡約線條與幾何形狀的建築風格,結合陽光、湖水與森林等大自然環境元素,創造出獨特光影變化與靜謐的氛圍。總樓地板面積約2,119平方公尺,為地上2層、地下1層建築,規劃設置包含150人國際會議講堂與多功能空間。未來優先舉辦國際大師演講、專題論壇、合作企業等活動,以及校內大型永續專案或相關學術會議。因此,玉山永續講堂不僅是一個會議與演講場域,更能成為鏈結產官學研、促進國際交流的重要基地。

為確保永續營運,首就管理層面來說,講堂設有管理委員會與執行小組,由玉山金控代表與校內行政主管共同組成,在既有合作基礎上,確保專業分工、有效決策,並發揮正面積極的學術與社會影響力。在財務制度部分,所有經費依捐款管理辦法運用,機制透明,確保長期穩定。此外,重視學術與品牌經營,透過專題論壇、國際會議與導覽活動,把講堂與永續議題緊密結合。

講堂預計於2028年底完工,屆時將為臺北大學校景帶來嶄新風貌,講堂啟用後,透過一系列專題論壇、活動與實作,把永續精神融入教學與研究,培育更多兼具專業與國際視野的人才。

SYSTEM.NEWS.閱讀全文 關於臺北大學新地標 玉山永續講堂動土
SYSTEM.NEWS.公告列表
GENERAL.三峽校區
SYSTEM.REAL_TIME_INFO.天氣資訊

SYSTEM.REAL_TIME_INFO.公車(正門) :
SYSTEM.REAL_TIME_INFO.點擊編號可查詢公車動態
SYSTEM.REAL_TIME_INFO.鶯歌火車站
YouBike
SYSTEM.REAL_TIME_INFO.新北市YouBike站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