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化交流到心理連結 打造跨文化友善校園
本校國際事務處於2025年10月14日舉辦「從文化差異到心理支持:外籍學生與學伴的共學與共感」講座,邀請徐維廷諮商心理師主講,吸引眾多外籍學生與本地學伴踴躍參與。講座以輕鬆互動的方式,引導學生從文化體驗出發,進一步思考跨文化交流與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活動開始,由國際事務處境外生事務組組長林予安老師開場,並向徐心理師致贈感謝狀與禮品,為活動拉開序幕。隨後,心理師邀請同學欣賞近日慶祝臺灣國慶的影片,內容包括臺北101煙火、無人機表演以及海外僑胞的慶祝活動。影片播畢後,心理師請現場同學分享印象最深的片段,其中不少人提到無人機表演的創意圖案。他特別指出「鏟子超人」造型的意涵,讓同學們對臺灣文化有更深的理解。
隨後,心理師帶領大家進行「Buddy Quest|連結任務卡」活動,鼓勵學生自由走動、互相交流,完成多項任務,如「分享家鄉味」、「教彼此一句不同語言的句子」及「交換一個本週的小行動目標」等。現場氣氛熱絡,學生們在笑聲與對話中,拉近了彼此距離,也學會以更開放的心態面對文化差異與人際互動。
透過此次講座,學生不僅體驗到跨文化交流的樂趣,也學習到建立心理支持與社交界限的方法。國際事務處未來將持續推出多元文化交流與心理健康推廣活動,期望陪伴國際學生在臺北大學安心成長、開放心靈,並在多元共融的校園中找到歸屬感與支持網絡。
走向世界-交換生的冒險篇章
為了讓更多同學了解交換不只是「到國外讀書」,更是一場關於成長、勇氣與自我探索的旅程,國際事務處於 114 年 10 月 8 日舉辦了「赴外交換同學心得分享會」。活動邀請五位於 113 學年度出國交換的學長姊,分享他們在異國生活、學習與文化交流中的真實故事。
從走出舒適圈、面對語言挑戰,到在陌生城市找到歸屬,每一段旅程都有不同的風景,希望能把這份勇氣與啟發傳遞給下一位即將啟程的你。
在波蘭變得更勇敢的自己|黃筠倫同學─亞當密茲坎維奇大學
黃筠倫同學分享,這趟交換旅程不只帶他走出國門,也帶他走出原本偏內向嫻靜的「I人」性格。從適應生活到面對突發狀況,他的獨立與應變能力大幅升級。而最讓他感動的是,波蘭人對陌生人總是毫不吝惜地伸出援手,讓他深刻感受到:波蘭,不只有美景,更是個讓人安心生活的宜居國度。
從旅人到「半個在地人」|江子睿同學─泰國法政大學 PBIC
多次造訪泰國後,江子睿同學決定不再只是旅人,而是親身體驗當地生活。他選擇了法政大學 PBIC 國際學院,課程不只重視多元學習,還能親手體驗泰式文化——從傳統藝術到料理課,都讓他印象深刻。對他而言,這不只是交換,更是一場「在泰國久居生活」的試煉與嚮往。
語言不是阻礙,是起點|彭瑀涵同學─日本佐賀大學
在朋友的鼓勵下,彭瑀涵同學決定前往日本交換,即使日語還不流利,也勇敢選擇了英語組就讀。抵達後,她發現佐賀大學雖然國際學生不多,但照顧相當周到——有接送服務、單人套房宿舍、專屬 tutor、導師每月關懷,每個細節都讓國際生安心無虞。在佐賀,她感受到的不只是學習,更是一份被「用心接待」的溫暖。
把壓力變成旋律|余以則同學─德國蘭休特大學
面對法律與電機雙主修的高壓日程,余以則同學選擇用一趟的出國交換旅程,為自己按下「暫停鍵」。在德國,他學會放慢腳步,珍惜當下,也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建立深厚情誼。原本以彈琴紓壓的他,竟在異地因緣際會學會了拉小提琴,發現「讓自己變得有趣」是一種力量——能讓人更接近理想與目標。他也鼓勵未來的交換生:思考交換對自己的意義,勇敢走出熟悉的邊界。
讓日文活在生活裡|李庭同學─日本神戶大學法學院
李庭同學分享,若想透過交換真正提升日文,就不能只待在校園裡——要主動走進日本人的日常。她積極參與當地國際交流中心的活動,從免費日文課、茶道花道體驗,到家庭寄宿,處處都是學習舞台。更特別的是,她還在阪神虎「台灣日」活動中擔任工作人員,也當起中文家教,讓打工成為旅程的一部分。
出國交換不僅是一段海外學習經驗,更是讓自己與世界接軌的機會,提醒欲申請115學年度出國交換的同學,務必在本學期校內甄選的申請期限內(114年10月1日起至同月10月31日16時止)提交申請,相關資訊請至國際處網頁─赴外學生出國交換頁下查詢。
境外新生宿營活動圓滿落幕,為留學生活揭開熱情序幕
為協助境外新生融入校園生活、拓展跨文化交流,本校國際事務處於10月4日至5日兩天,帶領來自印尼、馬來西亞、南非、日本及緬甸等近90位來自各國的新生,前往新北市坪林區合歡自然生態體驗基地,舉辦為期兩天一夜的境外新生宿營活動。活動旨在幫助初抵臺灣的新同學透過團隊合作與互動遊戲,快速建立友誼與支持網絡,並體驗臺灣的自然生態與人文風情。
本次宿營以風靡全球的《魷魚遊戲》為主題,將經典遊戲元素結合趣味團康及解謎闖關,打造出一系列兼具挑戰與歡樂的活動。第一天的「水大地遊戲」中,同學們分組進行趣味傳水接力、水球保衛戰、水球對抗等遊戲,伴隨笑聲與加油聲,彼此間的陌生感迅速消融。活動現場氣氛熱烈,新生們展現活力與創意,展開第一場跨文化的友誼交流。
夜幕低垂,晚會節目由各小隊輪番上陣,自編自導的歌舞、短劇與民族文化表演輪番登場,充分展現國際學生多元文化的魅力與青春風采。隨後的營火晚會,更將整晚推向最高潮,營火熊熊燃燒,大家手牽著手圍繞起舞,在音樂與笑語中,象徵友情的火花在夜色裡閃耀,為每位新生心中留下難忘的回憶。
次日一早,在山林的晨霧中,新生們進行早操活動,舒展筋骨,喚醒新的一天。享用豐盛的早餐後,緊接登場的「偵探闖關挑戰」讓全場再次熱血沸騰。每一小隊必須透過觀察、推理與團隊協作,破解重重謎題,找出隱藏的關鍵線索。過程中充滿驚喜與歡笑,也見證了新生們從陌生到熟悉、從個體到團隊的轉變。
在活動尾聲的成果發表與頒獎典禮中,各小隊代表分享兩天的成長與心得,許多同學表示,透過宿營不僅結交到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也更了解臺灣的文化與人情。活動最後,在夕陽灑落的草地上,營員們互相交換感謝卡,寫下對彼此的祝福,為宿營活動劃下完美句點。
本次宿營不僅是迎新活動,希望透過這樣的團體活動,讓境外新生初來乍到,就能感受到臺北大學的溫暖與關懷,不僅在自然環境中釋放壓力、體驗生態之美,並在合作與交流中凝聚情誼,建立屬於自己的留學生活圈,為新的學習旅程揭開美好序幕。
交換生齊聚分享台灣體驗 國際顧問暖心相伴
國際事務處於本學期再次成功舉辦兩場交換生見面會,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交換生齊聚一堂,與國際顧問分享家鄉故事與在台灣的生活體驗。活動旨在透過輕鬆的交流氛圍,促進彼此認識與文化互動,協助交換生更快適應校園環境與在地生活。
本次見面會特別邀請到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陳思先教授及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劉佳昊副教授擔任國際顧問,陪伴學生暢談跨文化的生活點滴,並分享寶貴經驗,鼓勵交換生勇於探索、積極融入。
在交流過程中,學生們從自己的家鄉談起,介紹當地的飲食習慣、文化特色與旅遊風景,現場洋溢著濃厚的國際氛圍。談到在台灣的生活,學生們分享了到台灣各地旅遊的體驗,深入感受在地文化的獨特魅力。從探索南台灣海岸線、參與地方節慶,到親身品味台灣小吃的真實風味,每段經歷都令他們印象深刻。也有學生提到台灣在交通上的細膩文化,如駕駛會於斑馬線前禮讓行人,體驗友善而安全的社會氛圍。此外,台灣在推動永續發展與環境保護上的努力也受到學生們讚賞,這些經驗不僅讓交換生活更加豐富,也激發了對不同社會議題的思考與交流,讓跨文化對話更添深度與啟發。
活動尾聲,師長們勉勵同學在學習或生活中若遇到挑戰,可隨時向國際事務處或國際顧問尋求協助,並提醒大家善用 24 小時校安專線(02-26711234),確保在台灣的留學之旅更加安心且順利。
國際事務處未來將持續舉辦多元交流活動,打造國際與本校學生的交流平台,深化彼此的連結,共同譜寫精彩難忘的跨文化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