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外陸生迎新來,宿營歡聚在金秋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對於境外同學而言,獨自跨海到異地念書本是不容易,加上語言、文化和生活環境的適應都是很大的考驗,而新生們能夠直接快速結識新同學和學長姐的方式就是參加迎新宿營,透過趣味團康遊戲及活動過程,打破羞澀和距離感,讓新生們彼此更加熟識,自然建立起交流的平臺,搭建友誼的橋梁,加快適應大學生活的腳步。
本校112學年度迎來近200名境外新生,隨著迎新茶會及新生輔導說明會引領新生建立校園業務基礎概念後,為使其可以更好地融入校園生活,國際處與僑外陸生聯誼會於112年11月25、26日在宜蘭三富休閒農場共同辦理兩天一夜迎新宿營活動,吸引了103名僑外生參與活動,十分踴躍。
雖然宜蘭的天空不作美,但絲毫不減同學們對活動的熱情,在營員們宣誓、各小隊熱鬧歡呼隊伍口號後,即刻迎來首場水球大戰,此刻彼此間沒有系級、國籍的分別,跨越了文化和語言的障礙,在各小隊輔的帶領下充分展現團隊合作精神,不間斷的歡聲笑語,熱鬧非凡。
首日則以一場最具宿營代表性的營火晚會作結,綿綿細雨下特別借用農場專門室內的電子營火製造氣氛,將晚會的氣氛帶到最高潮;各小隊無不使出渾身解數,毫不保留的將幾個月來精心準備的表演盡情展現,舞蹈表演的熱情與活力、溫暖歌唱的渲染與感動,創造了一個難忘的珍貴夜晚。
接連一系列的動態活動後,次日午後的靜態感性時間,各小隊輔率先分享兩天來團隊互動心得,以及面對來自不同國家、文化背景的營員從彼此初識,到團建合作、互助的過程;活動尾聲,即是營隊熱門的龜背卡時間,每人拿著一支筆,在每個想表達情意的夥伴們背上的紙張,寫下想傳遞的話語,即使害羞、不擅口語表達的同學也能以不記名的方式抒發所想,跟隨著溫馨背景樂的撥放,現場無處不充斥著溫馨的氛圍。
迎新宿營不但是僑聯社團年度的重點活動,更有著承先啟後的傳統與意義,不但提供新生融入校園生活的捷徑,亦可培養新生感受異鄉求學時團體凝聚的重要性,同時也帶來課業以外的學習機會,自今年七月起歷時近四個多月,學長姐們從活動的參與者轉換為活動承辦的角色,透過團康遊戲的構思、流程動線的安排、小隊輔的招募等一連串籌劃工作,進而培養團隊合作、溝通協調及執行的能力。透過參與新生的笑容反饋,足見國際處及學長姐對於迎接新生的用心,期許新生們帶著這份美好記憶在校園開啟人生的新起點,也將這份友愛情誼歷屆傳承。
僑外陸生迎新來,宿營歡聚在金秋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對於境外同學而言,獨自跨海到異地念書本是不容易,加上語言、文化和生活環境的適應都是很大的考驗,而新生們能夠直接快速結識新同學和學長姐的方式就是參加迎新宿營,透過趣味團康遊戲及活動過程,打破羞澀和距離感,讓新生們彼此更加熟識,自然建立起交流的平臺,搭建友誼的橋梁,加快適應大學生活的腳步。
本校112學年度迎來近200名境外新生,隨著迎新茶會及新生輔導說明會引領新生建立校園業務基礎概念後,為使其可以更好地融入校園生活,國際處與僑外陸生聯誼會於112年11月25、26日在宜蘭三富休閒農場共同辦理兩天一夜迎新宿營活動,吸引了103名僑外生參與活動,十分踴躍。
雖然宜蘭的天空不作美,但絲毫不減同學們對活動的熱情,在營員們宣誓、各小隊熱鬧歡呼隊伍口號後,即刻迎來首場水球大戰,此刻彼此間沒有系級、國籍的分別,跨越了文化和語言的障礙,在各小隊輔的帶領下充分展現團隊合作精神,不間斷的歡聲笑語,熱鬧非凡。
首日則以一場最具宿營代表性的營火晚會作結,綿綿細雨下特別借用農場專門室內的電子營火製造氣氛,將晚會的氣氛帶到最高潮;各小隊無不使出渾身解數,毫不保留的將幾個月來精心準備的表演盡情展現,舞蹈表演的熱情與活力、溫暖歌唱的渲染與感動,創造了一個難忘的珍貴夜晚。
接連一系列的動態活動後,次日午後的靜態感性時間,各小隊輔率先分享兩天來團隊互動心得,以及面對來自不同國家、文化背景的營員從彼此初識,到團建合作、互助的過程;活動尾聲,即是營隊熱門的龜背卡時間,每人拿著一支筆,在每個想表達情意的夥伴們背上的紙張,寫下想傳遞的話語,即使害羞、不擅口語表達的同學也能以不記名的方式抒發所想,跟隨著溫馨背景樂的撥放,現場無處不充斥著溫馨的氛圍。
迎新宿營不但是僑聯社團年度的重點活動,更有著承先啟後的傳統與意義,不但提供新生融入校園生活的捷徑,亦可培養新生感受異鄉求學時團體凝聚的重要性,同時也帶來課業以外的學習機會,自今年七月起歷時近四個多月,學長姐們從活動的參與者轉換為活動承辦的角色,透過團康遊戲的構思、流程動線的安排、小隊輔的招募等一連串籌劃工作,進而培養團隊合作、溝通協調及執行的能力。透過參與新生的笑容反饋,足見國際處及學長姐對於迎接新生的用心,期許新生們帶著這份美好記憶在校園開啟人生的新起點,也將這份友愛情誼歷屆傳承。
臺灣文化饗宴:外國學子沉浸苗栗勝興風情
國際學伴增能系列講座 開啟華語教學新視野
近期,國立臺北大學國際事務處成功舉辦了三場112學年度第1學期國際學伴增能系列講座,開啟了學伴們對華語教學的全新視野。本學期三場講座皆由臺北大學華語中心的吳品慧老師擔任講師,以「拼音知多少」、「創意華語課:設計你的教案」和「成果驗收:華語小老師換你當當看」三個主題,帶領學伴們從點、線到面,重新審視和提升華語教學技巧,吸引了眾多國際學伴的積極參與。
吳品慧老師不僅在漢語教學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更以她獨特的教學風格深受同學們的喜愛。本次系列講座旨在協助學伴們用正確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並加速外國學生學習華語的過程,從而實現校園的國際化友善目標。
本次系列講座的首場便將學伴們帶入漢語拼音的奇妙世界。由於漢語拼音是一種與注音符號截然不同的學習方式,學伴們在吳老師的耐心引導下,成功克服挑戰,掌握了拼音的使用方式。這不僅是一場學習,更是一場突破,讓學伴們有機會掌握適合外國學生的學習方式,減少未來教學上的困難。
第二場「創意華語課:設計你的教案」,學伴們各自設計自己的教案,主題涵蓋在地餐廳與手搖飲料兩大類。學伴們可以乘機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製作一套屬於自己的教案,希冀以更有趣的方式傳遞華語知識。
最終的「成果驗收:華語小老師換你當當看」,我們更是有幸邀請到將近20位的外國學生親臨現場,讓學伴們設計的教案得以呈現。透過實際教學,學伴和外國學生彼此互動,在一字一句的教學中,逐漸讓外國學生獨立完成用中文進行點餐等日常對話。這場實踐性的活動不僅激發了學伴的成就感,也在外國學生中建立了對中文的信心,促進了跨文化的友誼,為外國學生提供了一個愉快且有趣的中文學習體驗。
這次系列講座不僅讓學伴們實現了當華語小老師的願望,同時也為建立更開放、更友善的國際化的校園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國際事務處未來將持續舉辦更多類似的活動,激勵同學們在教學及國際化領域中不斷追求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