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星特聘教授於紐倫堡國際發明展獲獎
第76屆紐倫堡國際發明展於10月26日至28日在德國紐倫堡展覽中心隆重舉行,本展覽為全球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在國際間享有最高之權威聲譽之國際發明展,每年吸引全世界各國參與。本校資訊工程學系林伯星特聘教授以「步態平衡監控系統」及「陶瓷釉色預測技術」的兩項創新技術參與發明展競賽,分別榮獲銀牌與銅牌,為我國代表團唯一百分之百的獲獎之學研機構,彰顯本校在國際創新舞台上的卓越表現。
「步態平衡監控系統」為結合AI技術與慣性測量單元(IMU),收集使用者在不同地形上的步態數據,自動計算柏格氏平衡量表(BBS)分數。目前,該技術正與臺大醫院和臺北榮總續行深入研究,預計結合醫療院所蒐集更多國人之運動與平衡度資料,以支持將成為長者平衡度監測及跌倒預防的重要數據支持。本參展作品榮獲各國評審一致青睞,榮獲銀牌獎。未來,研究團隊將根據數據進行技術優化,期許能推廣至更多醫院及安養院,以支持高齡化社會的健康需求。
「陶瓷釉色預測技術」是一項運用人工智慧(AI)模型的創新技術,能夠準確預測陶瓷釉料燒製後的色彩效果,極大地簡化了過去需要反覆試驗的繁瑣過程。此技術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還有效減少了資源浪費,為陶瓷製造商帶來顯著的競爭優勢,最終榮獲銅牌獎的殊榮。
本校此次在紐倫堡發明展中的亮眼表現,展現了本校在技術創新領域的實力與國際競爭力。未來,學校將持續推動研究成果的轉化,促進產學合作,為社會發展與產業創新貢獻更多力量。
【USR】青銀學理財 桌遊「現金流」
富邦人壽、臺北大學高齡中心、與社科院USR計畫今年產學合作,共同辦理「現金流」桌遊,並與劉素芬、林子晴老師合開之「藝術輔療與高齡社會服務」課堂結合,透過桌遊讓學生與在地長者互動,也讓青銀同組共同闖關,體驗財務規劃的重要性。當天由富邦人壽業務經理蔡昀叡率領富鴻團隊17位同仁,與藝術輔療課程同學28位以及社區長者22位,於10月17日社科院203教室,規劃青銀共同經歷3小時的縮時人生,經歷大起大落,最終找到財務與夢想的平衡點。
現金流桌遊是由《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設計,以類似大富翁的方式,模擬一生會面對的財務景況;羅伯特認為,窮人與中產階級為錢工作,富人讓錢為他們工作;而收入可分為工資收入(用勞力和時間換取報酬)與被動收入(靠資產或系統打造收入,如金融商品、房租、自動營運的公司);因此善用理財達到財富自由很重要,也就是當非工資收入>總支出時,就達到財務自由。
現金流桌遊就是要帶領玩家思考與創造新的財務選擇,並且鼓勵玩家跳脫老鼠圈圈(工資收入),可以達到財務自由。活動一開始要先抽職業,因為職業會直接影響收入,並透過遊戲紀錄卡進入情境;每桌有兩位銀行家(桌長)會發給玩家現金,每位玩家都是老鼠,要把起司放在夢想處,就可以輪流開始遊戲。歷程中會遇到「小生意/大買賣」、「市中心公寓待售」、「自動化企業待售」、「股票」、「慈善事業」等;但也會遇到一些危機,如「市場風雲」、「額外支出」(賺錢就是要享受)、「生小孩」、「失業」等等開銷;銀行家會不斷鼓勵玩家們借貸,以及努力跳出老鼠圈圈。
USR計畫團隊長期推動青銀共學與世代共融,加以因出版《學老誌》,更加重視高齡者的財務保障,也在這次遊戲中觀察到,青銀玩家們在遊戲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商議下一步應該怎麼做,無形中便促進了世代間的交流和互動;而沒有配到長輩的組別,學生們就必須自立奮鬥。現場會有許多吵雜的聲音讓人分心,就如同現實人生一般,無法專心達到人生的夢想。過程當中有聽到生小孩的「生日快樂歌」、也聽到失業者唱的「金包銀」,讓玩家們感受人生就是起起伏伏。
歷經三個小時的體驗之後,已經有人跳出老鼠圈圈;但也有人失業好幾次瀕臨破產;而學生通常會想要積極投資,但長者通常要避免風險,過程中也讓學生學習與長輩合作一起達到「跳脫老鼠圈」的目標。而學生的優勢是對於遊戲規則會比較快速理解,能轉譯給長者;而長者人生經驗豐富,可以了解選擇不同標的所面對的風險;青銀同組的玩家,通常財務會比較穩健,大多都先以房產存第一桶金,然後再做更積極的投資,也較容易跳脫老鼠圈圈。而團隊也採訪到個人組的學生,抽到門衛的職業,因為收入低,決定要用賭博翻身,沒想到碰到騙局破產;可見在理財過程中,有長輩的經驗和參與決策,還是有助於做出正確的判斷,也給年輕學生們帶來啟發。
遊戲結束後,主持人蔡昀叡開始訪問各桌,青銀對於生小孩的態度不太一樣,年輕人大多覺得小孩花費相當高,就算抽到職業是醫生、律師,開銷也是相當驚人,會打消生小孩的念頭;而長輩會認為生孩子也是一種投資,把孩子栽培好,對國家社會是貢獻,有朝一日也可以栽培成醫生,未來也能報答父母;也有一位學生失業兩次,他以為很慘,但是因為有投資、買賣房地產、與銀行借貸,所以最後還是跳出老鼠圈;講師也分析人生難免會遇到倒楣的事情,但是只要有穩定的現金流,都還有機會跟在適當時機借貸再翻身,不過現實生活中還是有很多風險,運氣也很重要。有一位長輩Mia大姊表示,因為上了年紀,理財觀比較保守,但是看到年輕人這麼敢衝,所以會聽年輕人的建議,跟著學生冒險。時常來參加活動的施淑梨大姊也分享,幸虧是退休公務人員,失業的時候並不緊張,因為人生已經規劃好;如果她今天是年青人一定也會擔心,重要的是規劃自己的人生,能夠跟年輕人一起玩、很開心,因為可以更清楚年輕人在想什麼。
蔡昀叡最後也勉勵同學,「心態」與「環境」是影響理財的主因,要維持正確的心態,平常要養成記帳的習慣,除了控制情緒性的支出外,一定要先把儲蓄愈留下來,所以正確的理財觀念,應該是「收入-儲蓄=支出」;跟銀行借貸也是要適當,前題是要有良好的工作薪資或財務證明。最後劉素芬老師也下一個結論,建議長輩在現實生活中也不能把所有的資產all in;也勸學生不要被遊戲嚇到不敢生小孩,這不是遊戲的用意,人生還有金錢以外的意義值得追求。
高齡中心與富邦人壽透過現金流桌遊,讓學生學習與長輩溝通合作,並且從長輩身上學習理財知識;而長輩的人生經驗,也有助學生判斷風險,創造出青銀共玩雙贏的局面,也增進USR計畫培育人才,促進青銀共學的臺北大學城。
臺北大學歷史學系與日本霞山會在本校合辦「近現代東亞國際政治運作的諸面向」國際學術研討會
10月25日、26日,本校歷史學系與日本一般財團法人霞山會主辦,人文學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世聯倉運文教基金會、五南出版社協辦之「近現代東亞國際政治運作的諸面向」國際學術研討會,於人文學院11樓會議廳舉辦。來自臺、日、韓等三國近40位學者齊聚一堂,皆為相關領域之代表性學者,以跨國境及跨領域的視角,探討戰前、戰後東亞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國際政治運作。二天的研討會分為五個panel:「學知的形成與擴散」、「跨域政治認識的形成、轉譯及其媒介」、「鐵道、土木建設與地緣政治」、「統治者與官僚」、「近現代東亞國際政治」。
開幕式由歷史學系何淑宜主任、霞山會阿部純一理事長致辭,提及雙方合作已邁入第三年,依所簽署學術交流協定,作為東亞交流的平臺,積極展開各項交流,且已於去年出版中、日文版的近現代東亞研究論叢第一號《殖民地臺灣的經濟與產業發展之再思考》、『日本統治期台湾の経済、産業発展再考』,頗獲台、日學界好評,目前正進行論叢第二號、第三號的編輯作業。期待持續累積研究成果,使本校成為近現代東亞研究之重鎮。
https://history.ntpu.edu.tw/?p=9166 https://history.ntpu.edu.tw/?p=9170
第一場次「學知的形成與擴散」:由日本一橋大學社會學研究科洪郁如教授主持,日本明治大學文學部高田幸男教授以「第二次大戦前のアジア人日本留学」為題,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林文凱副研究員以〈地方知識與行政權力:日中兩國在「間島」的調查活動與方志書寫之統治學知分析(1905-1929)〉為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暨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合聘副教授以〈滿洲建設與東亞跨境交流——以工藤忠夫及其土木學知為中心〉為題,發表論文。
第二場次「跨域政治認識的形成、轉譯及其媒介」: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暨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合聘副教授林志宏主持,韓國啟明大學副教授金明洙以「第一次大戦期における韓国人企業家の台湾視察と対外認識」為題,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王超然以〈國共內戰時期中共在東南亞的國際政治論述宣傳:以《南僑日報》為例(1945-1949)〉為題,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羅國暉以Fighting as Boy Scouts: The Making of Chinese Citizenship in the State-controlled Scouting Movement in China, 1927–1937為題,發表論文。
第三場次「鐵道、土木建設與地緣政治」:由日本慶應大學文學部史學系副教授前田廉孝主持,臺北大學歷史學系教授蔡龍保以〈戰時體制下日本土木建設業為人遺忘的角色—共榮會及其「土建外交」(1937-1945)〉為題,日本立教大學經濟學部林采成教授以「日中戦争期における占領鉄道の処理と華中鉄道の成立」為題,韓國忠南大學助理教授姜成宇以Same Bed, Different Dreams: the dynamics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Koreans and Japanese in constructing Seoul-Pusan railway為題,發表論文。
第四場次「統治者與官僚」: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林文凱主持,日本慶應大學總合政策學部清水唯一朗教授以「誰が政治家になったのか―近現代日本政治の肖像」為題,韓國高麗大學亞細亞問題研究所李炯植教授以「昭和天皇と朝鮮・台湾支配」為題,日本中京大學法學部鈴木哲造副教授以「台湾総督府医学系技術官僚の人事」為題,發表論文。
第五場次「近現代東亞國際政治」:由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法學部安田淳教授主持,霞山會研究員角崎信也以「習近平の「抗日戦争」―「記憶」の再構築と日中関係への含意」為題,日本南山大學總合政策學部平岩俊司教授以「中国と2つのコリア−朝鮮半島の新冷戦と北朝鮮の核ミサイル問題−」為題,中東戦略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村上拓哉以「東アジアと中東:エネルギー協力から戦略的関係への変遷」為題,發表論文。
各個場次的論文皆為具特色之嶄新研究,會場討論十分熱絡。即使大會原本即設定50分的討論時間,各國學者於每個場次的討論皆感意猶未盡,因此,在茶敘時間、晩宴時間,皆可見學者們臉上皆浮現作為研究者的喜悅。茶敘,特地請來在地名店「山海咖啡」,準備具地方特色的甜點飲品—碧螺春綠茶、蜜香紅茶、手作古早味豆花、綠豆湯粉粿等,具臺灣特色的甜品,頗獲好評。一度流連忘返不回到會場,造成小困擾。
圓桌論壇由臺北大學歷史學系蔡龍保教授、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吳文星名譽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黃自進研究員主持。除了進行簡單的庶務報告,預告明年在東京舉辦的時間與研究方向外,透過國內外研究夥伴提供的寶貴意見,即時調整臺北大學歷史學系近現代東亞研究群之運作,期待共同累積屬於東亞的寶貴研究資產。https://history.ntpu.edu.tw/?page_id=8585
北大EMBA主辦北區羽球聯誼賽 33隊500位選手同場競技
第17屆北區EMBA羽球聯誼賽於10月27日由國立臺北大學EMBA羽球社假大溪國小主辦,來自13所大學的EMBA羽球愛好者齊聚一堂,切磋球技,共襄盛舉。這項賽事旨在增進各校EMBA校友之間的友誼,同時促進跨校的交流與凝聚力。比賽不僅讓參賽者享受運動的樂趣,更加深了校友間的情感聯繫。
本次賽事的總召集人、北大EMBA羽球社長陳信男,為活動籌劃了半年。起初鎖定北大校園為比賽場地,但因校內體育館改善工程無法趕及,最終決定在大溪國小運動中心舉辦。陳社長表示,為了給大家帶來最佳的體驗,北大EMBA羽球社從場地勘查、賽制安排、邀請他校代表,到現場佈置、流程設計及比賽執行,社友們通力合作,出錢出力,最終成功舉辦了這場跨校聯誼賽。本次比賽共吸引33個隊伍、近500名球員參賽,連同球員眷屬齊聚大溪。當天一早八點不到,已經人潮湧現,小鎮擠得水洩不通,創社社長陳靜美學姐笑稱,北大EMBA羽球社對促進當地觀光確有貢獻。
臺北大學陳達新副校長代表主辦單位幫今天的選手們加油打氣,也歡迎緊張刺激的比賽結束後,大家可以帶著快樂的心情到大溪老街逛逛,感受當地人文特色。臺北大學總會會長許明仁同時也是臺北大學EMBA畢業校友,在致詞時表示,今天的活動展現了EMBA學長姐們允文允武的精神;企管系蔡顯童主任致詞時,除了歡迎大家的到來,也趁機進行EMBA招生宣傳。他表示,北大企管EMBA擁有全國最完整的管理師資,以結合跨境訪學和經典國際個案討論,培養邏輯分析能力及對全球市場的洞察力,最重要的是上課地點位於台北的精華地段(捷運中山國中站旁),歡迎大家來讀第二個EMBA及推薦公司優秀主管前來就讀。
本次賽事以「北大羽你羽球會友」為號召,吸引了眾多學校師長及EMBA畢業校友熱情參與。活動不僅增進了校友之間的聯繫,也帶來健康與快樂的體驗。球場上,大家交流工作與生活經驗,建立起更緊密的情誼。比賽分為競技組和運動組,經過72場激烈的對抗賽,最終由中央大學奪得競技組總冠軍,政治大學則獲得運動組總冠軍,為這場盛會畫下完美的句點。
SYSTEM.REAL_TIME_INFO.點擊編號可查詢公車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