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跳到主導覽列
主選單錨點
主內容錨點
SYSTEM.NEWS.校園焦點

遠見團隊進校採訪

臺北大學首度參與遠見USR獎 即獲雙料楷模肯定

April 1, 2025

在大學社會責任日益受到關注的當代高教現場,國立臺北大學以實踐為核心,長期關注公共議題、在地需求與跨世代共好。今年首度參與《遠見》雜誌主辦的「2025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即獲得兩項「楷模獎」殊榮,展現本校在USR推動上的紮實成果。

此次得獎計畫分別為社會科學院的「前瞻超高齡的大學3E行動計畫」,榮獲「人才共學組楷模獎」;以及海山學研究中心推動的「環抱海山.深耕三峽:北大文化城的創生、活化與擴展」,榮獲「在地共融組楷模獎」。兩項計畫雖著眼於不同領域,卻同樣體現臺北大學在學術發展與社會實踐之間所建立的連結。

多元行動 擘劃超高齡社會的未來願景

社會正快速邁入超高齡化,臺北大學社會科學院USR計畫以「前瞻超高齡的大學3E行動計畫」回應此一轉型挑戰。計畫從學生、長者、社區與跨校協作四大層面出發,形塑高齡友善的學習與生活場域。一方面,透過課程設計與自主學習,培養學生關注高齡議題的專業素養與實務經驗;另一方面,也邀請長者進入校園、參與共學,開展世代間更深層次的理解與互動,積極促進教育現場與高齡社會之間的對話。

計畫主持人暨社會工作學系曾敏傑教授表示,所執行的USR計畫從種子型、萌芽型到深耕型,八年來先從弱勢服務著手、接著推動臺北大學城,最終迎向超高齡社會的到來,並催生出《學老誌》這本高齡公益雜誌;這也是唯一由大學所出版的高齡雜誌,旨在培力全國長者朝向健康老化,目前第七期即將出版流通,在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之際,更是臺北大學送給全台灣高齡者的一份禮物,目前都可以在各地圖書館的雜誌架上看到,也成為高齡者透過知識學習面對老化的重要平台。

回應地方 呼應文化與空間的永續再生

「環抱海山.深耕三峽」USR計畫由海山學研究中心推動,聚焦於三峽、鶯歌與樹林地區,透過文化保存、空間轉譯與產業共創三大主軸,探索大學如何在地化學術知識,回應地方多元發展需求。計畫著力於歷史文化資產的調查與詮釋,並結合導覽培力、實地踏查、社區走讀、數位科技應用等實作形式,將學生培育與地方創生相互交織,促進知識流動與社會參與,期盼建構一個兼具公共性、教育性與地方性的文化場域。

遠見USR獎:高難度競爭下的雙料肯定

《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自2020年創立,表彰在社會責任實踐方面表現卓越的大學,自2020年設立以來,已成為國內最具指標性的USR專業評選。今年共吸引全臺67所大專院校、共215件參賽作品,再創歷年新高,參賽件數較上屆成長25.7%;評選分成大學永續報告書組、人才共學組、永續課程組、在地共融組、產業共創組、福祉共生組、及生態共好組等七類。評審另分成初審、複審、與決審公布,於今年1月間進行第一階段書審,檢視參賽資料內容與完整度,並選出入圍者;接著於2月間就入圍者,與評審團進行口頭簡報及現場問答,最終並於四月初公布決選名單。臺北大學社科院USR計畫與海山學研究中心獲獎,除彰顯本校在高齡、文化與社區實踐領域的深度推動,也反映校內USR推動機制與策略的系統性與整合性。

從肯定出發 穩健推進社會責任實踐

李承嘉校長表示,儘管USR對教師而言是額外的負擔,但若能結合教學與社會貢獻,反而能讓師生獲得更深層的成就感。臺北大學多年來以「追求真理、服務人群」,打造USR成為校級政策,由副校長擔任總召,設有USR辦公室、專任人力與實體空間,並提供教師課程獎勵及經費支援,持續展現制度化的支持力道。

本校長期關注大學與社會的連結關係,並透過永續辦公室推動整體USR策略,將其納入高教深耕計畫與校務發展架構中。從政策支持到資源整合,致力於打造一個跨院系、跨專業、跨領域的USR行動網絡。此次獲得遠見USR兩項楷模獎,是對北大USR實踐工作的肯定,也是一份責任的延伸。未來,臺北大學將持續發揮學術影響力,強化在地參與,拓展全球視野,穩健推動大學社會責任,成為連結知識與行動、教育與社會的重要平台。

SYSTEM.NEWS.閱讀全文 關於臺北大學首度參與遠見USR獎 即獲雙料楷模肯定
【培力講座】走向世界365天—從外交系到外交部:我的學經歷分享

【培力講座】走向世界365天—從外交系到外交部:我的學經歷分享

March 31, 2025

本校於3月27日舉辦了本學期第一場的培力系列講座,我們很榮幸邀請中華民國外交部北美司的蔡育真科長來校演講,期待透過此活動使學生們對於外交官的職涯發展有更多的認識。

蔡科長鼓勵學生多參與各種社團

在演講的一開始,蔡科長以自身求學時期的經驗勉勵學生,強調參與社團活動對於未來職涯發展的重要性。她分享自己曾加入模擬聯合國社團(簡稱:模聯社),並擔任組長參與辯論比賽。透過這些經驗,讓她不僅培養了國際視野,也鍛鍊了溝通協商能力,這些都是未來進入外交體系非常重要的能力。

描述外交官的工作模式

蔡科長提到外交官的輪調制度,即「3-6-3」模式,代表著3年在本國、6年外派、再回本國3年的工作型態。她提到,外交官的工作並非朝九晚五,隨時可能因國際局勢變化而被召回處理突發事件,甚至可能因緊急狀況臨時調派到不同的國家。

此外,外交官需負責維護雙邊關係,無論是參與國際會議、與外國官員交涉,或是處理台灣僑民的各類需求,都必須在高壓且高工時的環境中發揮專業能力。她強調,這份工作的挑戰性極高,但也讓她深刻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能夠直接影響台灣的國際地位,帶來正向的改變。

誠實豆沙包環節:挑戰與犧牲

在互動環節中,蔡科長也誠實分享了成為外交官後必須面對的挑戰。她談到,最困難的是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特別是外派期間,家庭成員的適應問題是一大考驗。此外,長期處於高壓環境下,身心健康的維護也是重要課題。她建議有意投身外交工作的學生,需提早做好心理準備,並學會調適壓力,以確保能夠長期勝任這份工作。

這份工作適合什麼人?

針對有興趣報考外交官的學生,蔡科長提供了一些建議。她指出,這份工作特別適合熱愛交朋友、對外國語言學習應用感興趣、以及期待為台灣的未來盡一份心力的人。她鼓勵學生積極培養國際觀、精進外語能力,並培養良好的談判與溝通技巧,這些都將有助於未來在外交領域發展。

此次講座不僅讓學生對外交官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供了寶貴的職涯規劃建議。希望未來有更多學生能夠投入這個充滿挑戰與榮耀的領域,為台灣的國際事務貢獻一己之力。

SYSTEM.NEWS.閱讀全文 關於【培力講座】走向世界365天—從外交系到外交部:我的學經歷分享
劉佳昊組長攜境外組同仁一起帶領僑生同學共襄盛舉

「2025年僑生就業博覽會」攜手近百家企業,助僑生留臺發展

March 31, 2025

隨著臺灣經濟的持續成長以及產業結構的變化,企業界對精通外語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特別是擁有多元文化背景的留臺僑生。僑生具備流利的第二外語能力和獨特的文化視角,已逐漸成為全球人才供應鏈中的重要一環。為協助僑生畢業後留臺就業,僑務委員會於114年3月29日在臺北車站盛大舉辦僑生就業博覽會,吸引近百家企業參與,活動現場包括半導體、科技、數位AI、零售、觀光餐飲、製造業等領域,提供上千個職缺,大量的求職機會,助僑生在臺灣找到理想的工作。

本校近年來致力於配合政府的育才留才政策,積極推動校園國際化,並提供多元的學習管道,以及完善的學業和生活輔導,讓來校就讀的僑生逐年穩定成長。然而,由於許多僑生對臺灣的就業法規及產業需求了解不足,常常錯過了在臺發揮所學的機會。此次就業博覽會不僅提供了寶貴的就業平臺,也為僑生提供了整合學經歷、個人能力特質與理想職業的機會。

為把握此次重要的就業機會,本校國際處境外生事務組-劉佳昊組長,特別率同仁帶領近20名有意願留在臺灣工作的僑生參加此次就業博覽會。活動中,僑生不僅能夠與各行各業的企業代表進行面對面的交流,還參與了專業的就職輔導和系列求職活動。這些活動幫助僑生進一步了解臺灣的職場環境,並提供針對性的職業規劃與求職建議,協助他們順利找到符合自身專長的工作機會。

除了企業現場徵才外,也安排勞動部、內政部移民署、Talent Taiwan及i僑卡服務諮詢櫃檯,相關問題都能在現場即時獲得解答,協助其釐清求職方向、就業居留等規範。僑委會也特別規劃了3場講座,邀請104人力銀行資深人資與僑生傳授履歷撰寫秘笈及面試技巧,以及在臺工作的超過10年的迦南計劃創辦人楊冠義,分享畢業後留臺就業的經驗談,希望透過親身經歷的分享,幫助僑生克服對於留臺就業與初入職場的不安與擔憂,並建立求職信心。

未能撥空出席本次活動的僑生同學,可於104人力銀行的線上資源「僑生找工作專區」(網站連結),除了可搜尋到上萬筆專屬僑生的職缺,還有留臺就業的相關法規等資訊,歡迎同學多加利用!

SYSTEM.NEWS.閱讀全文 關於「2025年僑生就業博覽會」攜手近百家企業,助僑生留臺發展
射箭體驗研習活動

射箭體驗研習活動

March 31, 2025

本校於 114年3月28日在本學期剛落成的射箭場舉辦了「射箭體驗研習」,特別邀請本校優秀校友—現任明德高中總務主任林芳瑜教練擔任講師。林教練是本校第一位射箭保送生,並曾獲得 2013年世界射箭大獎賽團體金牌,具備豐富的參賽及帶隊經驗。

李承嘉校長表示,本學期學校特別聘請專業兼任教師開設射箭課程,開授的2班課程在選課階段即迅速額滿,顯見學生對射箭運動的高度興趣。他也感謝林教練多年來在高中端培育優秀選手,許多來自明德高中的選手進入本校後,在國內外各項比賽也表現傑出,為校爭光。

本次研習活動開放校內教職員生報名,由林教練先進行器材與賽制講解,隨後由本校射箭代表隊成員協助帶領學員體驗搭箭、拉弓、瞄準、射箭等基本動作。看似簡單的動作,實則考驗臂力與穩定度,也讓參與學員深刻體會到選手在背後付出的巨大努力。

此外,也特別恭喜
休運系湯智鈞、戴宇軒入選 2026 年國家代表隊亞運培訓
休運系湯智鈞、企管系陳思妤入選 2025 年世大運國家代表隊培訓

期待他們在賽場上的精采表現!

SYSTEM.NEWS.閱讀全文 關於射箭體驗研習活動
SYSTEM.NEWS.公告列表
GENERAL.三峽校區
SYSTEM.REAL_TIME_INFO.天氣資訊

SYSTEM.REAL_TIME_INFO.公車(正門) :
SYSTEM.REAL_TIME_INFO.點擊編號可查詢公車動態
SYSTEM.REAL_TIME_INFO.鶯歌火車站
YouBike
SYSTEM.REAL_TIME_INFO.新北市YouBike站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