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跳到主導覽列
主選單錨點
主內容錨點
SYSTEM.NEWS.校園焦點

參與師生大合照

綠木家具設計實務成果發表─收穫成長與感動

May 30, 2024

通識教育中心於 5 月 27 日舉辦木藝成果發表會,是由本學期選修「綠木家具設計實務」向度通識課程的同學,展出趙南開老師指導下所完成的木工作品—餐盤與摺凳。

此次成果發表會旨在展示同學於課程中所習得的木工技藝,並分享他們對於木工製作過程和這門課的想法。

精雕細琢,磨練耐心與職人精神

參與展出的學生們表示,「木工,是一項非常需要細心與耐心的工作」。

從打磨、穿孔、丈量尺寸到切割木頭,每個步驟都是精雕細琢。看似簡單的畫線,從下筆到完成,卻要用上一整節課仔細地掌握精確度。最耗費時間的打磨,就好像是打禪一樣,將職人精神運用在每個細節上,慢慢地將木頭消磨出想要的樣子

雖然設計圖和建議尺寸都是由老師提供,但每位同學的投入程度、細節掌握能力和個人審美喜好都使得最終成品呈現出獨特的樣貌。

不同的學習方式:是學生、也是老師

趙南開老師提到,每次上課他講解完就會讓同學自己動手完成進度。而他則是穿梭於同學間,適時給予提點,也悄悄的觀察大家。

當同學遇到問題時,老師會先引導他們向身旁的同學請教。同學在指導別人的過程中,自己也會再操作一次,無形中又多練習了一次。實作課程有時候就是需要透過反覆的操作、練習,逐步增進自己的實作能力。

在課堂上,大家都可以是老師,透過教學相長,得以順利完成作品。

透過雙手,創造實用且充滿回憶的作品

參與課程的學生們都對課程安排和學習成果表示滿意。他們認為,即使是沒有木工經驗的學生,只要能一步一步跟著老師的指導,也能完成完整度很高的作品。除了提升手作經驗和能力之外,這門課程也帶給學生們非常特別的體驗。透過自己的雙手,一步一步打造的作品,不僅實用,更能成為珍貴的回憶。宛若經歷不同的人生軌跡,也賦予作品不同的意義。

跨學制選課,讓更多學生有機會體驗木工樂趣

本次成果展的學生們大多為大三、大四學生,同學分享都是從一年級就耳聞學校有這麼一堂與眾不同的木工通識課,但礙於課程太過搶手,到了四年級才有機會選上。

有選到這堂的大一學生表示,認真閱讀過教務處提供的「選課注意事項」透過跨學制選課「日夜間互選」未滿的名額選到的,也分享想修向度通識課程的同學可以利用這方式選到心儀的課程。

============================================

跨學制選課「日夜間互選」

可參考-教務處網頁【選課專區】>選課注意事項:https://new.ntpu.edu.tw/oaa/course-selection

SYSTEM.NEWS.閱讀全文 關於綠木家具設計實務成果發表─收穫成長與感動
國際處師長與講者合影

出國了,回來了,然後呢?

May 30, 2024

國際處於本學期舉辦的第三場培力講座,邀請到了《天下雜誌》主編劉光瑩小姐。劉主編現任《天下雜誌》主編,同時負責雜誌與英文網站的編輯工作,也是Taiwanology Podcast的主持人。她在新聞界深耕多年,屢獲殊榮,包括金鼎獎、曾虛白先生新聞獎及吳舜文新聞獎等。

講座開始時,由國際處的大家長韋岱思老師致引言。韋老師表示,自己與劉主編的情誼始於在臺大求學的日子,並透露自己的中文名字是由劉主編幫忙取的。劉主編經歷豐富,臺大外文系畢業後攻讀政大新聞所,後考取外交部國際傳播司。然在受訓期間,她發現自己想追求的與公職目標不同,於是毅然轉換跑道進入《天下雜誌》。

劉主編分享,在大學期間曾到荷蘭當交換生,發現歐洲人的國際觀與臺灣人截然不同,對世界事務充滿好奇,這促使她萌生駐外的意願。經過不斷探索,劉主編逐漸找到自己的定位,將專長與工作結合,打造出獨特的人生歷練。與此同時,劉主編也了解到自己對氣候變遷議題有興趣,於是探究的議題也開始偏向環境永續。在蒐集素材的過程中,劉主編意識到氣候變遷影響的已不再僅是北極熊和企鵝的家,而是每個人的生活與所有的產業。作為地球村的一員,劉主編熱愛地球,這份熱情也反映在工作上:從巴黎氣候峰會到CNN採訪助理、國際新聞獎學金計劃(IJP fellowship)、以及丹麥的離岸風電等,每個場域都有她的身影。劉主編謙虛地表示,出國並非了不起,重要的是回國後如何將所見所聞與臺灣結合,帶來新氣象,這才是她覺得真正厲害的地方。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導致歐洲能源價格飆升。面對這一挑戰,歐洲需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這成為大家需解決的課題。劉主編希望透過深入當地探究問題,找到解答。或許短期內找到完美的答案不易,但相信透過互相討論,會激發出許多不同的想法。

講座最後,劉主編希望與會的同學多思考自己的目標及對社會的貢獻。透過問答時間,她鼓勵同學廣結善緣,不要害怕嘗試,因為唯有多走錯幾次,才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道路。此外,劉主編也希望大家打開雷達,在遇到機遇時除了好好把握外,也不妨想想是否有其他衍生的機會,創造出1+1>2的效果。國際處定期舉辦各類講座和活動,希望通過與校外專家學者的互動和知識傳遞,讓本校師生能更好地與國際接軌,並培養未來就業所需的國際觀。未來,國際處將更積極邀請相關講者,為臺北大學打造出一個充滿國際視野和學術交流的平臺。同時,我們也期許本校學生能善加利用這些機會,積極參與並從中受益,拓展自己的國際視野與專業能力。

 

SYSTEM.NEWS.閱讀全文 關於出國了,回來了,然後呢?
與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簽署合作協議

獅城首發! 踏上新加坡交換之旅

May 29, 2024

本校完成與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Singapore University of Social Sciences, SUSS)的合作協議簽署,帶來首次到新加坡進行交換計畫的機會!

國際事務處韋岱思國際長於202311月間前往新加坡拜會新躍社科大學並於商學院進行演講。行間與該校研究生學院、學生發展中心、服務學習與社區參與辦公室以及商學院代表會面,討論有關交換學生計畫、暑期短期課程以及雙學位計畫,如本校大四生選讀SUSS線上碩士學位課程,之後前往SUSS攻讀碩士學位可作學分轉換。另外也了解到SUSS學生發展中心每年都規劃海外短期交流計畫,國際長歡迎SUSS將本校納入規劃,前來本校進行深度交流活動。

新躍社科大學(Singapore University of Social Sciences, SUSS) 創立之始可追溯至1964年,於2017年改制至今。目前擁有學生人數約15千人,教師25百人,設有5個學院,分別為商學院、法律學院、人文暨行為科學院、人類發展學院,以及工程科技學院,專業領域包含商學、永續金融、法學、社工、社會學、漢學以及電機工程等,與本校高度對應。除了學術課程,SUSS十分重視學生的社區參與及服務學習,設有服務學習與社區參與辦公室(Office of Service-learning and Community Engagement),附屬於獨立的跨學科與體驗學習學院(College of Interdisciplinary and Experiential Learning, CIEL),其目標是制定並監督該大學的核心課程。學生需要完成來自四個向度,包括社會(Society)、能力(Capacities)、人(People),以及參與(Engagement)的課程,希望藉此加深學生對終身社會責任的理解,從而培養全面發展的畢業生。除此之外,SUSS設有新躍中華學術中心(Centre for Chinese Studies), 提供以中文為授課語言的學程,並負責執行郭振羽中華學術基金(Eddie Kuo Fund for Chinese Studies),旨在培育和增進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傳播。

SUSS對於送學生來臺短期交流充滿期待,雙邊可於每學年互相派遺2名交換學生交流學習,本校赴SUSS之交換學生需具備IELTS 6.5/TOEFL 85之英語能力,學業平均需達GPA 3.3以上。

SYSTEM.NEWS.閱讀全文 關於獅城首發! 踏上新加坡交換之旅
大合照

創新創業提案競賽~勇敢挑戰自我朝向理想邁進

May 28, 2024

研發處新創產學發展中心於113524日辦理「2024國立臺北大學創新創業提案競賽」決選簡報賽,特別邀請資歷豐富之專家擔任評審,分別為國立空中大學執行長彭成義--本校校友暨企管系兼任助理教授、凱因斯國際有限公司執行長董政樵、大成發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特助李欣庭,藉由三位不同專長領域背景的評審,進行審核評選。 

本次競賽包含本校師生及他校學生共28組團隊報名,其中一大亮點是特別新增SDGS加分項目,鼓勵團隊將創意結合永續發展,共同創造人類福祉。通過初審的12組團隊逾58人次參與,將在決選戰場上大放異彩,爭奪優勝,最終評選6組團隊,輔以完整輔導機制鏈結創業資源,培育具創新創業精神之人才。 

同學們的計劃遍佈各大領域融合了創新思維和創業家精神,以六分鐘的口頭簡報,提出令人驚艷的企劃發想,有為了解決飲酒斷片問題而設計出檢酒計;有為了更貼近使用者需求設計出幸福巴士2.0;有為解決詐騙而設計出AI反詐騙app;有為了媒合志同道合的夥伴們設計出線上平台;有為解決傘套一次性使用問題設計出自動傘套機。可見團隊們皆能扣緊自身生活周遭的問題及課程所學習的專業知識,以解決方針進行創意思考,恭喜同學們都掌握了創業的真諦! 

在各組四分鐘的評審統問統答中,透過評審一針見血的提問,團隊得以更系統化地解釋構想,同時接受專業的建議,吸取評審回饋,使構想更加成熟、茁壯。評審也對於同學們,不論是創新度、簡報技巧,或是臺風、表達能力,給予極高的讚許!並提醒同學們要注意自己的計畫與市場上已存在的同類別產業有何不同,切記要把差異發展得淋漓盡致,才能做出自己的特色。另外,創業初期將需要支出許多隱藏成本,財務結構的長遠佈局也是同學們需要留心之處。 

第一名為不動產學系學生組成的「合鳶」團隊,透過研究大環境的不動產租賃政經概況, 建置校外宿舍社區。第二名為跨系科及國際生組成的「Seerphony」團隊,採用AI 機器學習的特性來辨認歌曲。第三名為數位行銷學程學生組成的「AI碟中碟」團隊,針對 AI 語音詐騙進行辨識,為民眾排除詐騙。佳作共計有三名分別為休運系、企管系所組成的「Pet you陪你」團隊,緩解孤獨感與心理壓力建置療癒你心的寵物陪伴平台;以及會計系、經濟系、社工及不動產系組成的「輪迴」團隊,以廢棄輪胎回收製作之沙包作為品牌的商品,重新賦予廢棄物重新利用的用途。最後是由資工系組成的「AI 判別與全自動影片剪輯」團隊,設計一個基於深度學習語音識別技術的自動化剪輯工程系統,可以提高編輯影片的效率和內容品質。 

創新創業競賽旨在激勵學生探索興趣、挖掘潛能,激發創意,新創產學發展中心十分期待學生有機會從零開始逐步實現其創意並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非常感謝同學們的熱情參與,這場創新創業競賽只是成為創業家的起點,往後漫漫創業之路上,期待同學們不斷進化、力爭上游,為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做出重要貢獻!

SYSTEM.NEWS.閱讀全文 關於創新創業提案競賽~勇敢挑戰自我朝向理想邁進
SYSTEM.NEWS.公告列表
GENERAL.三峽校區
SYSTEM.REAL_TIME_INFO.天氣資訊

SYSTEM.REAL_TIME_INFO.公車(正門) :
SYSTEM.REAL_TIME_INFO.點擊編號可查詢公車動態
SYSTEM.REAL_TIME_INFO.鶯歌火車站
YouBike
SYSTEM.REAL_TIME_INFO.新北市YouBike站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