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跳到主導覽列
主選單錨點
主內容錨點
SYSTEM.NEWS.校園焦點

APAIE 2025 in New Delhi

2025年亞太教育者年會 深化全球高教合作網絡

April 29, 2025

2025年亞太教育者年於2025年3月24日至28日於印度新德里Yashobhoomi India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 Expo Centre辦理,由財團法人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簡稱高教基金會)承教育部委託,統籌臺灣15所高等教育機構參與。本校由國際事務處韋岱思國際長代表參與,透過事前積極約訪,與近40所海外高校代表洽談未來合作機會,除維繫姐妹校關係外,持續拓展東南亞、中東歐及南亞高校之合作夥伴網絡。

本校共計與40間學校代表會談名單如下:

  1. Universiti Kebangsaan Malaysia (UKM), Malaysia
  2. King Mongkut’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onburi (KMUTT), Thailand
  3. University of Prešov, Slovakia
  4. Vietnamese German University, Vietnam
  5. Chandigarh University, India
  6. Hanyang University ERICA, South Korea
  7. Pavol Jozef Safarik University in Kosice, Slovakia
  8. Universitas Gadjah Mada, Indonesia
  9. University of Alicante, Spain
  10. University of Oradea, Romania
  11. Université De Lille, France
  12. West University of Timișoara, Romania
  13. NEOMA Business School, France
  14. Walailak University, Thailand
  15. Siam University, Thailand
  16. North-West University, South Africa
  17. Cukurova University, Turkey
  18. UC Leuven-Limburg (UCLL), Belgium
  19. Asia Pacific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Innovation (APU), Malaysia
  20. Saxon Science Liaison Office Taiwan, Dresd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1. OP Jindal Global University, India
  22. Kwansei Gakuin University, Japan
  23. UCR University Extension, USA
  24. Burapha University, Thailand
  25. Universiti Teknologi Malaysia, Malaysia
  26. Chitkara University, India
  27. Universitat Internacional de Catalunya, Spain
  28. Anurag University, India
  29. Management Development Institute, Gurgaon (MDI Gurgaon), India
  30. Kyungpook National University, South Korea
  31. Mapua Malayan Colleges Laguna, Philippines
  32.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Kosice, Slovakia
  33. Okayama University, Japan
  34. Hanyang University, Korea
  35.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US
  36.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in Bratislava, Slovakia
  37. Leiden University, Netherland
  38. University of Leeds, UK
  39. Kedge Business School, France
  40. Kansai University, Japan

展會期間,由韋岱思國際長代表本校參與3月26日高教基金會與印度大學協會 (Association of Indian Universities, AIU)合作辦理之「2025年臺灣印度高等教育高峰會」,近70位臺灣及印度的大學校長與國際事務主管參與會議。高峰會中雙方代表就半導體技術與永續發展目標(SDGs)合作等議題深入討論,促進雙邊合作交流與永續發展。

為拓展更多國際合作機會,本校報名參與3月28日由本屆主辦學校印度金德爾全球大學(OP Jindal Global University,簡稱JGU)辦理的校園導覽活動。活動內容十分豐富,包括校史導覽活動、參觀該校憲法博物館,以及與創校校長Professor (Dr.) C. Raj Kumar座談交流。藉由本次參訪,深入瞭解JGU之學術發展與國際化成果,強化與印度高等教育夥伴關係。

國際事務處積極拓展國際交流業務,透過亞太教育者年會的平臺,深化與海外姊妹校夥伴關係,提升本校國際能見度,並增進研學教合作量能。

SYSTEM.NEWS.閱讀全文 關於2025年亞太教育者年會 深化全球高教合作網絡
鄒佳宏老師指揮臺北大學管樂團三十多位學生,為四百多位身心障礙家庭演出

【USR】北大管以音樂療癒四百身障親子

April 28, 2025

臺北大學社科院USR計畫今年持續與罕見疾病基金會合作,於114426日下午,在新竹縣關西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罕見家園),合辦「第三屆桂花音樂節暨母親節感恩音樂會」,邀請鄒佳宏老師指揮臺北大學管樂團三十多位學生,為四百多位來自台北、台中與桃竹苗地區的身心障礙家庭,演奏美國、法國、日本、與台灣等六國的管樂代表作。在USR計畫主持人曾敏傑教授代表主辦單位開場,以及在地代表關西鎮代會羅仕典主席等致詞歡迎後,結合音樂會的表演,頒發獎狀與獎金予鄭明麗等十位「罕見模範母親」,以音樂和現場四百位身障親子歡度母親節。整場音樂會在北大管〈台灣尚勇〉的雄壯樂聲中結束,並由罕見疾病基金會陳莉茵創辦人頒發感謝狀予鄒佳宏老師,並頒發公共服務證明由楊舒喻社長代表接受,感謝臺北大學師生關懷弱勢並善盡社會責任。

維持一貫輕鬆但又極其專業的風格,指揮鄒佳宏老師穿插逐一介紹各項樂器,也介紹不同文化下管樂曲的特色,尤其示範指揮老師如何透過節奏、表情、姿勢,以及手上指揮棒的運用,讓複雜的樂曲在眾人的努力與分工下,演奏出曲目的精神與內容。場中也有一段意外的插曲,鄒老師即席徵求現場的三位觀眾上台客串指揮北大管,並獲得就讀高中的三位身障同學上台響應,分別是罹患威廉氏症的廖育偉、阿姆斯壯症候群的簡渝軒、與粒線體缺乏的塗煜鈞,他們的積極和勇於嘗試的精神,更讓現場掌聲不斷,大家為當下這一刻深受感動。尤其難得的是,簡渝軒同學因病而有視障和聽障,卻能藉著管樂團同學們的樂器演奏出動人的音樂,而坐輪椅的塗煜鈞同學也因為指揮台的受限,是在台下指揮台上的大學生演奏,這樣的意外插曲,讓音樂會充滿了溫馨、感人、和幸福的氛圍,也讓北大管同學透過音樂服務弱勢,創造出音樂更大的社會價值。

這次音樂會的曲目,包括了台灣的〈桃花過渡〉、美國的〈Prairie Dances〉、法國的〈Orpheus in der Unterwelt〉、日本群馬縣的民謠〈八木節Yagi-Bushi〉、英國的〈Folk Songs from Somerset〉、以及以色列的〈Rikudim: Four Israeli Folk Dances〉;最後一首也是安可曲,則是台灣棒球比賽膾炙人口的應援曲〈台灣尚勇〉。關西鎮代會羅仕典主席也表示,能夠在關西聽到如此高水準的音樂會,實在是前所未見,也歡迎大家多多到關西來認識在地的客家文化。

指揮鄒佳宏老師表示,能夠帶領大學生走出校園,用音樂來服務社區和關懷弱勢,是他一直努力推動的目標,尤其是每次的桂花音樂節不只是音樂表演,罕病基金會還會安排參觀導覽,讓學生可以認識身障機構的內涵,都是非常難得的機會,去年也曾安排台北市南門國中前來表演,至今還有很多學校都持續詢問想來參與,可見這是非常有意義的學習和服務活動。今年的桂花音樂節和往年最大的不同,是同時安排有一整天的園遊會和罕見職人作品販售,可以讓參與者享用在地美食,既有團體競賽,也有免費按摩,甚至安排與水牛互動,讓身障孩子們體驗農趣生活。果然看到北大同學們每人一盤一盤美食,加上參與陸地划龍舟比賽時的興奮笑聲,就可以知道同學演出辛苦之餘,當天大家也是遊興高昂、興致勃勃。

北大管在鄒佳宏老師的帶領下,自2018年起結合社科院USR計畫,每年都以音樂服務三鶯在地社區,善盡社會責任,三年前並且走出校園,來到新竹縣關西的身障機構中,將管樂帶入偏鄉服務身障家庭,不僅社團獲得教育部評鑑特優,也讓樂團的表演維持在高峰,不斷精進成長。而社科院USR計畫今年起更再度獲得教育部三年的補助,將持續關懷弱勢與服務高齡,並且廣泛與北大學生社團合作,幫助學生在服務與實踐中學習,也在服務中分享學習成果,讓大學可以為社會帶來學術以外更多的社會貢獻與價值。

SYSTEM.NEWS.閱讀全文 關於【USR】北大管以音樂療癒四百身障親子
資工系林道通教授獲選為臺北大學第9任校長

資工系林道通教授獲選為臺北大學第9任校長

April 24, 2025

臺北大學第9任校長遴選委員會於423日召開第4次會議,以無記名投票方式,經出席委員過半數同意,選任資工系林道通教授為本校第9任校長,並由本校依規定報請教育部聘任。

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新任校長遴選

依據本校第9任校長遴選委員會作業細則相關規定,為辦理新任校長遴選,在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後,由遴選委員會向各界公開徵求校長候選人,再於完成資格審查後公告校長候選人名單,此次由資工系林道通教授及企管系陳達新教授參與校長遴選。

為使校內外人士能詳細了解候選人治校理念,遴選委員會在326日舉辦校長候選人治校理念說明會,邀請2位候選人個別公開說明其治校藍圖與規劃。此外,並於415日由本校編制內專任講師以上教師,以無記名投票方式,對2位校長候選人行使同意權投票,2人皆通過同意門檻。

此外,為了讓校內同學們能更深入了解候選人對於校務發展的願景,以及將如何回應學生們重視議題,學生會也於416日舉辦校長候選人學生座談會,由2位候選人直接與學生對談。學生會也在4月21日及22日兩天,舉行校長候選人意向投票,由同學們登入學生投票系統,為所認同的校長候選人投下一票。

在綜合各項意見及資料審查結果後,2位候選人至遴委會就其治校理念進行說明與詢答,並於遴委會討論後進行投票,依據投票結果,選出林道通教授擔任臺北大學下一屆校長。

六大治校理念-林道通教授的校務擘劃

在林道通教授分析校務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後,他提出六大治校理念主軸,朝向建構雙渦輪引擎校區發展策略,建立首都大學品牌,並搭配數位與永續雙軸轉型趨勢,描繪出臺北大學未來的發展藍圖。這六大治校理念,包括躍升校譽品牌、深化跨域研究、精進教學品質、健全財務績效、擴大國際鏈結和實踐永續治理等面向,具體落實在14個目標,以及相對應的96個執行策略與行動計畫,在接下來的4年中,推動相關校務發展。

在躍升校譽品牌部分,他將擘劃臺北大學2030發展願景,打造國家社會政經學研重鎮,形塑出首都大學的品牌特色。並且擴大社會影響力,進行標竿學習,提高學校知名度。

對於深化跨域研究,林道通教授則致力於深耕特色研究,以AI跨域融合,期望讓臺北大學邁向亞太卓越大學。並且在人才培育上,精進多元獎勵制度,鼓勵爭取各項計畫,激發出卓越研究動力。

關於教學品質方面,他將著重於優化教學資源和創新,建構出一個優質的學習環境,來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另外,重視博雅全人教育,優化跨域學習架構,來滿足學生的多元探索發展。而對於相關軟硬體部分,則著手充實圖書資源,改善學習與生活設施,並且深化學生關懷輔導,促進師生間的互動交流。

至於要如何健全學校財務績效,他則認為,要提升校產營運效能,拓展多元收入管道,並精進資產管理效益。同時,擴大開源機制,優化財務管理與預算規劃,來實現校務發展目標。

在擴大國際鏈結部分,他將會致力開拓學生全球視野,提升國際移動能力,並精進國際招生布局。而拓展國際合作網路,彰顯特色研究領域,藉此提升學校國際能見度,也是國際化的重要面向。

為了實踐臺北大學校務的永續治理,他提出凝聚校友的向心力,推動校友產學大聯盟,傳承共榮臺北大學的校譽聲望。同時也將精進行政服務品質,建構友善的工作環境,營造出幸福職場與樂活校園新風貌。在落實大學永續發展目標下,實踐大學社會責任,期望提升永續大學影響力排名。

此次新任校長遴選結果出爐後,將報請教育部核定,下學年組成以新校長為首的行政團隊,期望在全校教職員努力下,持續讓臺北大學穩健成長,永續發展。

SYSTEM.NEWS.閱讀全文 關於資工系林道通教授獲選為臺北大學第9任校長
社團評鑑開幕大合照

【社彩飛揚,青春綻放!】113學年度社團評鑑觀摩熱烈展開,展現學生創意與熱情

April 23, 2025

為激發學生社團多元發展能量,強化組織運作與社會參與力,課外活動指導組於114422日隆重舉辦「113學年度學生社團評鑑暨觀摩活動」。本次活動於圖書館B1多功能室熱鬧展開,共吸引來自康樂性、體育性、服務性、學藝性、音樂性、校友會及學生自治組織等七大屬性共計40個社團熱情參與,一同競賽、觀摩、學習,成就一場匯聚創意與熱情的社團盛會。

活動宗旨再升級:促進交流、優化經營、朝向永續

本次活動核心目標為:一方面輔導學生社團健全發展,鼓勵社團提升活動品質與自主經營能力,增進社團榮譽感與認同感,推動組織制度化與自我管理;另一方面,則是藉由評鑑制度引導學生社團朝向多元、特色與永續發展,進而深化社團教育功能,強化學生軟實力,發揮團隊合作與公共參與的實作能力。

同時,透過本活動也希望讓社團之間能彼此觀摩學習,在學習他人優點的過程中,不斷自我提升,共創學習共同體的美好校園環境。

開幕精彩連連:副學務長致詞勉勵、音樂舞蹈交織青春魅力

活動由財政系黃莉雅同學擔任司儀,以充滿活力的主持風格揭開序幕。課指組更特別為本次活動製作開場歌曲影片《社彩飛揚!》,巧妙地將40個參與社團名稱融入歌詞之中,搭配青春旋律,讓現場充滿朝氣與感動,也象徵北大社團繽紛齊放、多元共融的精彩樣貌。

副學務長陳思先出席致詞表示:「今天在場的每一位同學,都是我們北大校園活力與多元精神的代表。尤其,各社團也在各項賽事表現卓越、爭取佳績!同時也是本校社團在全國舞台上發光發熱的見證。期許大家都能藉由課外活動的參與,繼續茁壯成長,勇敢追求卓越,創造屬於自己的高峰。」

此外,韓國文化研究社也帶來熱情洋溢的K-pop舞蹈表演《Season of Memories》,絢麗舞姿與舞台魅力,瞬間將活動氣氛炒熱,引來滿堂喝采。

評鑑制度精進:四大核心面向深化社團治理能力

本次評鑑,課指組誠摯邀請評鑑委員陣容堅強,包括臺北醫學大學莊玉琪副學務長、臺灣海洋大學課外活動指導組黃清旗組長、本校攝影社指導老師-林裕山簡秘、親善團指導老師-張簡堯輔導員、春暉社指導老師-林志忠教官;原友社指導老師-劉治松教官、男子籃球社王凌婕社長、公行(進修)系學會王晨揚前會長、北大好好市集社鄭詠芝前社長、調酒技藝研究社廖韋翔前社長、程式設計社施尚丞副社長、何聲阿卡貝拉社呂羿嫻前社長等12位來自校內外的專業委員共同進行:

  • 組織運作:是否具備完善章程、幹部分工與制度規範。
  • 資源管理:經費運用是否透明、妥善,物資管理是否到位。
  • 規劃與執行:活動規劃之周延性、執行力與時效性。
  • 績效與特色:年度成果之成效評估、社團特色及創新展現。

針對以上四大面向,進行全面性審查與建議,讓每個社團不僅在比賽中相互激勵,更能帶著具體建議持續優化。

多元獎項鼓勵,人氣社團火熱出爐

本次活動特別設置多元獎項,不僅表揚社團的優異表現,也鼓勵更多學生投入社團事務與公共參與。其中包含:

  • 特優獎、優等獎、甲等獎、乙等獎
  • 組織運作尖兵獎、資源管理達人獎、活動卓越獎
  • 薪傳獎、新秀獎、Spotlight人氣獎與參加獎等

得獎社團最高可獲得新台幣5000元獎金與獎狀,極具榮譽與激勵性。人氣獎則透過現場社團間互評與觀摩互動產生,最終現場唱名開票由「讓我喬橋社」與「法律系學會」以同票數脫穎而出,雙雙獲得熱情喝采!

結語:社團是青春的延伸,也是自我探索的舞台

評鑑不是目的,而是成長的契機。透過社團評鑑暨觀摩活動,學生不僅學會了企劃與執行,更累積了與人協作、承擔責任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歷程,將成為未來面對人生挑戰的重要基礎。

課外活動指導期許藉由每年持續辦理的評鑑活動,能更系統性地支持學生社團永續成長,讓每一位參與其中的學生都能在這片舞台上,閃耀屬於自己的光芒。

👉 延伸觀賞:【社彩飛揚!】開場歌曲影片

SYSTEM.NEWS.閱讀全文 關於【社彩飛揚,青春綻放!】113學年度社團評鑑觀摩熱烈展開,展現學生創意與熱情
SYSTEM.NEWS.公告列表
GENERAL.三峽校區
SYSTEM.REAL_TIME_INFO.天氣資訊

SYSTEM.REAL_TIME_INFO.公車(正門) :
SYSTEM.REAL_TIME_INFO.點擊編號可查詢公車動態
SYSTEM.REAL_TIME_INFO.鶯歌火車站
YouBike
SYSTEM.REAL_TIME_INFO.新北市YouBike站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