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聯合國《2030 永續發展議程》的指引下,如何將永續發展目標(SDGs)從口號落實為具體的社會行動,已成為全球高等教育的重要課題。由國立臺北大學、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及臺北醫學大學四校共同承辦的「2025 第三屆創新・永續實踐競賽(U-STEP 永續行動獎)」,正是展現大學社會責任與青年創新能量的指標性平台。本屆競賽特別強調跨領域知識整合,並鼓勵學生打破校際與學科邊界,針對環境、社會與經濟議題,提出兼具「AI 智慧科技」與「人文關懷」的創新行動方案。
「U-STEP」不僅是一項競賽,更是一個具有深刻品牌理念的行動標誌。其中,「U」象徵「University」、「United」(大學聯盟)以及「You」(每一位行動者),代表大學與個人攜手前行;「STEP」則承載了實踐與前進的意涵,鼓勵學生走出教室,將所學轉化為改變社會的具體行動,而非僅止於象牙塔中的理論堆疊。臺北聯合大學系統整合四所大學在海洋生態、法政商管、工程科技與醫療衛生等領域的頂尖資源,為參賽團隊提供多元學術支持與實作場域;跨校、跨域的合作模式,也為回應當代複雜的永續難題提供了創新解方。
本屆競賽共有四十九組學生隊伍投入參與角逐,國立臺北大學共有三組學生團隊脫穎而出,分別榮獲「永續實踐金牌獎」、「永續實踐銅牌獎」及「永續創新銅牌獎」,展現北大學生在硬體科技研發、AI應用以及人文社會設計等面向的多元創新實力。本校三組得獎團隊分別為:以電動車能量回收技術獲得永續實踐金牌獎的「宜智科技」;以 AI 建構偏鄉心理照護平台、榮獲永續創新銅牌獎的「Emoto」;以及以永續沙龍與桌遊設計獲得永續實踐銅牌獎的「Green Stocking Society」。
本屆參賽隊伍展現出高度的議題敏感度與執行力,本校獲獎的三組團隊尤為亮眼,從硬體科技研發、心理健康支持到社會人文的哲學實驗,具體呈現新世代對永續議題的多元想像與實際行動。
跨校科技力:為電動車裝上「綠色心臟」
在氣候變遷與能源轉型的浪潮下,由本校企業管理學系與中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商業設計學系學生組成跨校團隊「宜智科技」,在本校企業管理學系 蔡顯童特聘教授兼系主任的指導下,將目光聚焦於快速發展的電動車產業。面對電動車普及過程中的「里程焦慮」與能源效率問題,團隊提出「PESA-01 壓電能量回收避震器」方案,嘗試在行車過程中回收振動能量、提升整體能源利用效率。
此項提案的亮點在於高度跨域整合:團隊成員背景涵蓋企業管理、電機工程與商業設計,成功將工程技術、產品設計與商業模式佈局有機結合。不僅回應 SDG 13(氣候行動)與 SDG 12(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也展現跨校學生在硬體研發與專利佈局上的專業能力,證明學生團隊同樣有實力挑戰高技術門檻的創新領域。
數位同理心:用 AI 搭起偏鄉心理照護的橋樑
由本校法律學系與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心理學系及經濟學系學生共同組成的「Emoto」團隊,在實踐家創創基地 鄭美鈴執行長的指導下,看見臺灣長期存在的城鄉醫療資源不均問題。對偏鄉居民而言,心理諮商往往面臨資源不足、預約等待時間過長以及費用負擔沉重等多重困境。
「Emoto」團隊提出的「心橋計畫(MindBridge Project)」,致力運用 AI 人工智慧與遠距通訊技術,建構一個即時、保密且可負擔的線上心理支持平台。透過演算法媒合機制,讓有需求的偏鄉居民能更快速連結到合適的專業諮商師,突破地理與時間的限制。團隊結合法律人的制度與權益思維、心理專業的同理與陪伴,以及經濟學的市場與商業模式規劃,示範科技如何以溫柔的方式落地實踐,呼應 SDG 3(健康與福祉)與 SDG 10(減少不平等)的核心精神。
人文新實驗:從沙龍到桌遊的社會關懷
相較於以科技為主軸的提案,來自國立臺北大學永續城邦社的「Green Stocking Society」團隊,則為「永續」提出一種更具感性的詮釋。他們認為,在氣候危機與資訊爆炸的當代社會,永續不應只被理解為節能減碳或資源回收,更應關注「人如何與自己、他人及世界建立長久而良善的關係」。
團隊靈感取材自 18 世紀英國女性知識分子組成的「藍襪社(Bluestocking Society)」,試圖為當代青年打造一個深度對話與共同學習的公共場域。他們設計了一系列涵蓋自我認同、性別議題、消費選擇與孤獨感等八大主題的永續沙龍,透過引導式對話與書寫實作,陪伴參與者覺察內在狀態與價值選擇。更具創意的是,團隊計畫將沙龍中累積的生命故事與觀點,轉化為一套原創桌遊,藉由遊戲化設計,將議題推向更廣泛的社群與學習場域。
這種從「內在感知」出發,進一步促發「外在行動」的教育模式,為永續教育開闢出融合社會設計與遊戲化學習的新路徑,呼應 SDG 4(優質教育)與 SDG 17(夥伴關係)所強調的合作與共學精神。
U-STEP:連結資源、陪伴行動的永續平台
「2025 第三屆創新・永續實踐競賽」不僅是一場競賽,更是北聯大系統實踐永續與大學社會責任的重要里程碑。透過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國立臺北大學、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與臺北醫學大學四校的緊密合作,看見跨校資源整合如何成為孕育創新行動的沃土。
不只獲獎的三組團隊值得肯定,本屆共有四十九組學生隊伍投入參與,他們以行動證明:當想法獲得適切的舞台與支持資源,學生便有能力跨越學科與校際的邊界,運用AI、工程技術、法律專業與人文藝術等多元工具,為複雜的永續議題提出具體解方。
未來,北聯大 U-STEP 永續行動獎將持續扮演「連結者」與「推動者」的角色,串聯校內外資源,陪伴每一位心懷理想的青年,在永續發展的道路上穩健踏出屬於自己的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