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 AI 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日常生活,從行政與教學應用到創作與學習無所不在。然而,錯誤資訊、偏見歧視、隱私外洩與內容濫用等問題也隨之而來。如何「用得上 AI,也用得對」,成為當前教育與社會的重要課題。為回應這股趨勢,本校於 2025 年 9 月正式加入由台灣人工智慧學校與 @Meta 共同推動的「好好用 AI」素養計畫並簽訂合作備忘錄,並由副教務長姚書農代表出席 AIA 人工智慧年會啟動儀式。
該計畫以「責任與創新同行」為宗旨,聚焦教材開發、師資培訓與跨界合作三大方向,期望透過教育推廣培養全民 AI 素養,使不同年齡與領域的學習者都能理解 AI 原理、應用機會及潛在風險,進一步在工作與生活中實踐負責任的使用態度。
「好好用 AI」教材由超過三千位專家、教師、學生與社群成員共同參與設計與測試,是一份由下而上共創而成的開源教材,內容涵蓋 AI 的基本概念、技術運作、倫理議題與社會影響,並納入臺灣在地案例、反思討論與實作練習,搭配教學手冊與情境測驗,適用於不同程度的學習者。教材自推出以來,已累積超過五千人索取使用,顯示社會各界對 AI 素養議題的高度關注。
計畫團隊與合作夥伴亦於 10 月 29 日更新教材內容,並舉辦多場針對公務員、教師、學生與一般民眾的培訓活動,持續推動「AI 素養 × 實踐 × 責任」的學習理念。除本校外,目前已有臺北市政府、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政治大學、臺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臺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One-Forty、芥菜種會等十四個產官學單位共同參與推廣,預計培育超過兩萬名具備 AI 素養的公民,為臺灣建立民主且負責任的 AI 發展基礎。
本校長期致力於 AI 教育與數位轉型,透過多元管道提升師生應用與創新能力。自 112年起舉辦的 AI 創新競賽已逐年擴大規模:第二屆共有 27 組、105 位師生參與,總經費 6 萬元;至 114 年第三屆「AI 創新應用競賽」,更分為「AI 創意組」與「AI 實踐組」,共有 69 組、259 位參賽者投入,總獎金提升至 13 萬元,展現師生對 AI 跨域創新的高度熱情與潛力。
此外,為提供更完善的實作環境,本校運用高教深耕計畫經費建置專業 AI 電腦教室,支援師生進行 AI 模型訓練、影像辨識與資料分析等教學研究,為校內 AI 教育奠定堅實基礎。
本校誠摯邀請全校師生踴躍下載「負責任使用 AI 素養教材」,共同培養 AI 倫理與應用能力,實踐「好好用 AI」的教育願景,讓責任與創新同行,開啟更智慧、更具人文關懷的未來學習模式。
歡迎分享教材索取連結給更多需要的師生,教材索取連結:
https://forms.g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