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跳到主導覽列
主選單錨點
主內容錨點
訊息
GENERAL.
首頁訊息
走向世界-交換生的冒險篇章

為了讓更多同學了解交換不只是「到國外讀書」,更是一場關於成長、勇氣與自我探索的旅程,國際事務處於 114 10 8 日舉辦了「赴外交換同學心得分享會」。活動邀請五位於 113 學年度出國交換的學長姊,分享他們在異國生活、學習與文化交流中的真實故事。

從走出舒適圈、面對語言挑戰,到在陌生城市找到歸屬,每一段旅程都有不同的風景,希望能把這份勇氣與啟發傳遞給下一位即將啟程的你。

在波蘭變得更勇敢的自己|黃筠倫同學─亞當密茲坎維奇大學
黃筠倫同學分享,這趟交換旅程不只帶他走出國門,也帶他走出原本偏內向嫻靜的「I人」性格。從適應生活到面對突發狀況,他的獨立與應變能力大幅升級。而最讓他感動的是,波蘭人對陌生人總是毫不吝惜地伸出援手,讓他深刻感受到:波蘭,不只有美景,更是個讓人安心生活的宜居國度。

從旅人到「半個在地人」|江子睿同學─泰國法政大學 PBIC
多次造訪泰國後,江子睿同學決定不再只是旅人,而是親身體驗當地生活。他選擇了法政大學 PBIC 國際學院,課程不只重視多元學習,還能親手體驗泰式文化——從傳統藝術到料理課,都讓他印象深刻。對他而言,這不只是交換,更是一場「在泰國久居生活」的試煉與嚮往。

語言不是阻礙,是起點|彭瑀涵同學─日本佐賀大學
在朋友的鼓勵下,彭瑀涵同學決定前往日本交換,即使日語還不流利,也勇敢選擇了英語組就讀。抵達後,她發現佐賀大學雖然國際學生不多,但照顧相當周到——有接送服務、單人套房宿舍、專屬 tutor、導師每月關懷,每個細節都讓國際生安心無虞。在佐賀,她感受到的不只是學習,更是一份被「用心接待」的溫暖。

把壓力變成旋律|余以則同學德國蘭休特大學
面對法律與電機雙主修的高壓日程,余以則同學選擇用一趟的出國交換旅程,為自己按下「暫停鍵」。在德國,他學會放慢腳步,珍惜當下,也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建立深厚情誼。原本以彈琴紓壓的他,竟在異地因緣際會學會了拉小提琴,發現「讓自己變得有趣」是一種力量——能讓人更接近理想與目標。他也鼓勵未來的交換生:思考交換對自己的意義,勇敢走出熟悉的邊界。

讓日文活在生活裡|李庭同學日本神戶大學法學院
李庭同學分享,若想透過交換真正提升日文,就不能只待在校園裡——要主動走進日本人的日常。她積極參與當地國際交流中心的活動,從免費日文課、茶道花道體驗,到家庭寄宿,處處都是學習舞台。更特別的是,她還在阪神虎「台灣日」活動中擔任工作人員,也當起中文家教,讓打工成為旅程的一部分。

出國交換不僅是一段海外學習經驗,更是讓自己與世界接軌的機會,提醒欲申請115學年度出國交換的同學,務必在本學期校內甄選的申請期限內(114年10月1日起至同月10月31日16時止)提交申請,相關資訊請至國際處網頁─赴外學生出國交換頁下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