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跳到主導覽列
主選單錨點
主內容錨點
訊息
GENERAL.
首頁訊息
【USR】「我的家庭真奇妙」剖析精障照顧

社科院USR計畫於20241111日舉行第93場三鶯樹論壇,主題為「我的家庭真奇妙」,由本校社工系魏希聖教授主持,邀請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陳建豪督導與知名記者鍾岳明先生,分享精神疾病家屬的經驗與挑戰。本次活動吸引16位師生參與,現場討論熱烈,為精神疾病長期照護議題提供了新的視角與反思。

鍾岳明先生分享了自己作為精神疾病家屬的成長經歷;他的父親患有躁鬱症,經常因疾病反覆而臥床,母親則在壓力中展現出急躁與不滿。鍾岳明提到,小時候對父母的互動充滿困惑,不理解父親的病情,也不明白母親為何頻繁督促父親就醫;他形容,雖然家庭物質條件不差,但心理壓力與矛盾的情感使他常常有逃離的衝動。鍾先生提到,自己在一次焦點團體中首次接觸到「陪伴也是支持」的觀念。他認為,亞洲文化中孝順的標準對家屬形成沉重的壓力,導致他一度否定自己在父親疾病照顧中所扮演的角色。然而,他逐漸明白,無論是靜靜陪伴父親,還是傾聽母親的心聲,這些行為都在支持家庭的運作,並幫助父親對抗病魔。

陳建豪督導則從實務角度切入,指出台灣精神疾病長期照護存在多重問題,包括資源不足、社會對照顧者的忽視以及專業支持系統的匱乏。他提到,精神病患多數由家屬在家中照顧,這一方面是因為台灣目前的安置機構種類有限,另一方面則是因現行長照評估以身體失能為基準,導致精神疾病患者難以使用相應的資源。此外,長期照護中的情緒支持也未受到足夠的關注,使家屬在承擔沉重責任的同時,缺乏外部的協助。陳建豪督導特別指出,安置機構的設計缺乏對精神病患生活尊嚴的考量,患者往往因病情複雜而被多家機構拒收,家屬只能選擇將患者留在家中,這對家庭整體壓力帶來深遠影響。

在論壇的最後,現場學生踴躍提問,從家屬支持系統到療養院探訪後的情緒調適等問題展開熱烈討論。有學生詢問鍾岳明先生,求學期間是否有自己的支持系統,他坦言,能找到可以訴說心情的對象是減輕壓力的重要方式,而這樣的支持對每個人都不可或缺。陳建豪督導則提醒同學,未成年家屬在精神疾病照護中常被忽視,但他們的心理需求與表現出的「乖巧」不應被視為理所當然。整場論壇展現了精神疾病家屬的多重困境,並強調專業支持與制度改進的重要性。

除了關注精神疾病之外,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65歲以上長者的精神健康問題日益受到關注。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2019年因精神疾病就醫的國人約280萬人,其中65歲以上族群占29.6%;此外,研究顯示台灣65歲以上長者中,約有16.7%罹患憂鬱症,相當於每六位長者中就有一人受此影響。社科院USR計畫前瞻超高齡社會的到來,顯示高齡者的心理健康與家人支持,都需要社會更多的關注;透過大學社會責任計畫,本次演講也讓師生對精神疾病照護與其挑戰,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為未來的社會工作實務,培育更多未來高齡服務相關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