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跳到主導覽列
主選單錨點
主內容錨點
訊息
GENERAL.
首頁訊息
【USR】彈力帶教學 高齡抗老化

因應高齡化對於個人的影響,臺北大學社科院USR計劃於2022年7月開展出「閱讀健康書庫」方案,鼓勵長者透過閱讀,達到自我培力、重點摘記、團體分享與生活落實的方案目標(Reading、Writing、Sharing、Doing),兩年不到,成員已寫下近200份的閱讀摘記;2024年起更獲得美國石氏基金會(The Dynamic Foundation)的支持,持續增購相關書籍來豐富館藏。6月12日讀書會的主題為「彈力帶教學」,由萬華醫院復健科韋翔醫師主持,總計21位社區長者參與,先是介紹彈力帶的原理與用途,接著透過影片教學實作,運用小小彈力帶,來鍛鍊大大的肌肉,也傳授高齡者如何養肌及保護關節,並且一一詳盡回應成員的提問。

韋翔醫師表示彈力帶是透過訓練過程中產生阻力,拉伸可以讓肌肉收縮,達到訓練或復健的效果,而且彈力帶還具備隨身攜帶的優勢,除了居家運動,外出或旅行也能夠方便進行簡單訓練。挑選彈力帶時,不只要尋找適合的材質與長度,最重要的則是考慮彈力帶的磅數,這些都是要針對訓練不同部位以及個人的肌力狀況來做選擇。例如上肢功能較弱的人,可以選擇阻力較小的彈力帶加以訓練;如果是想加強腿部的人則可以選擇磅數高、阻力大的,就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網路上有很多不對的示範,大家要尋找正確的影音教材。」韋翔醫師特別叮嚀說,太多沒有受過專業訓練或不懂得彈力帶原理的人主動分享資訊,加上高齡者的身體狀況與年輕人有所不同,所以尋找適切的教學影片很重要;銀髮族運動不困難,使用彈力帶坐著練肌力,每天30分鐘,就能達到延緩老化、降低失能的風險。現場醫師也分享了幾部影音課程(見文末)給讀書會成員,並且帶領大家一邊觀看「臺北市衛生局:高齡者彈力帶運動」,一邊實際操作彈力帶。

韋翔醫師也指出,儘管隨著年齡的增長,增加肌肉量變得更加困難,但絕對可行,日常生活中也要常注意自身感到不適的動作,如果炒菜拿起鍋子就會覺得痛,很明顯是手部關節缺乏肌肉,透過彈力帶運用離心與向心力收縮,都可以訓練肌肉並獲得改善;人體脊椎長期受力、壓力很大,所以人老了容易彎腰駝背,其實這也是肌力的問題,使用彈力帶來訓練,能夠讓骨質疏鬆的狀況不再惡化,而且對於高齡長輩來說,彈力帶相對傳統重量訓練更安全,透過彈力帶種類的挑選、握距的調整,還可以自由的增加難易度,強加肌力延緩老化!

從今年2月開始,已經固定每月舉行了慢性病預防、消化系統、穴位按摩保健到長壽養生習慣的各項主題討論,本次彈力帶教學則是閱讀健康讀書會2024上半年度的最後一場活動,感謝100多人次的長輩參與,更感謝韋翔醫師的帶領;而健康書庫的持續運作,至今已收藏近900本書籍,辦理借書證的讀者更在今年5月中旬突破百位,在在顯示這個方案的成功,不只讓長輩學習知識,還能改善自我健康,充實樂齡生涯及心靈,以及擁有支持團體一起學習健康老化。「閱讀健康書庫」位於社科院811室,開放時間為每週三、四早上9:30〜11:30,歡迎社區長者與鄰近居民與一起加入,透過群組交流健康新知,並踴躍借書、撰寫書摘並在生活中實踐。

韋翔醫師推薦給高齡長輩的彈力帶教學影片

  1. [永和耕莘] 銀髮族身腦適能運動─彈力帶肌力訓練【長輩運動版】

https://youtu.be/c6ghvdqw8l4?si=22daY-qsmNvbcOYp

  1. 15分鐘 樂齡彈力圈|樂齡運動|彈力帶|肌力訓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TTQWwJDOeA

  1. 臺北市衛生局:高齡者彈力帶運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OwOcKEKd9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