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公行系碩士在職專班 (EMPA) 師生共計25人,由系主任羅至美率領,於4月6日至10日,赴新加坡國立大學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 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南洋理工大學社會科學院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TU)等新加坡知名學府,進行五天的學術參訪與座談交流,這也是本校首次與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建立雙邊的學術交流活動。
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Lee Kuan Yew School of Public Policy,簡稱LKY School)的前身是新加坡國立大學與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於1992年共同創辦的公共政策碩士課程,為亞洲排名第一、全球最為知名之公共政策學院之一。新加坡國立大學與南洋理工大學分別為新加坡排名第一、第二之最高學府,在2024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NUS與NTU分別名列全球第8名與第26名,兩校均為亞洲最為知名的高等學府之一。
李光耀學院因其高度的國際學術聲望,常年來收到來自全球各界提出參訪之要求,該學院在一般情況下並不輕易邀請與接待國外學術參訪團。公行系師生首度造訪該院係受到該院M. Ramesh教授之邀請。Ramesh教授為國際公共政策學會(International Public Policy Association, IPPA)理事長,亦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亞洲社會政策計畫項目之講座教授。當日座談會由Ramesh教授主持,該院的助理院長吳木巒副教授、EMPA班會長Ethan Yongsen Ong等人共同接待,三人分別從實務與研究面,分享新加坡政府的治理經驗。三位講者認為,新加坡優異的政府治理來自競爭型的工作環境、重視細節的執行,以及 ‘get things right’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新加坡的高薪政策確實可以吸收優秀人才進入政府體系,但光有高薪並不足以保證成效必定優良,無形的服務動機與工作激勵同樣重要。為把握此一難得的機會,公行系學生事先準備問題提問,全程以英語進行座談。
公行系師生亦同時受邀赴南洋理工大學社會科學院參訪,由該院的陳重安副教授與其博士生周沁柔共同接待。兩位講者以非新加坡籍的第三者觀點,對新加坡爭取全球大學排名、雙語政策、設置賭場、組屋推動等政策議題,以及流浪漢、生育率低等社會現象,提出觀察與學術觀點,使得公行系師生對新加坡政府治理所發生的社會影響有更具體、立體的認知。
公行系主任羅至美教授表示,在LKY與NTU兩校的學術參訪提供師生們對新加坡政府治理模式有一全觀性、對照性的認識與瞭解,能清楚地理解到新加坡政府治理為何優越,以及此一優越是以何種代價、何種成本所達致。兩校的學術參訪與交流是相當難得的經驗,對參訪的師生都產生深刻的思考激盪與思維衝擊。
公行系師生亦在新加坡駐台代表處的協助下,造訪新加坡永續展覽館、城市規劃館、濱海灣堤壩等都市建設,瞭解新加坡的水資源管理與填海造地的城市發展軌跡。參訪團共計有9位教師、15名EMPA學生、1名助教共計25人參與此次的國際學術交流。藉由此次交流,公行系亦與LKY、NTU教授們探討雙方進一步合作的可能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