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大學社科院USR計畫關注高齡社群,與耶魯心靈工作坊、任林基金會共同合作辦理電影讀書會,於8月31日在社科院807會議室辦理「超難搞先生」電影讀書會,共吸引了41位社區長者參加。由於本片由湯姆漢克斯飾演主角奧託,影片主題以男性為主,因此也吸引不少高齡男性來現場,這也是與過去多數高齡活動以女性為多而有所不同。本片透過演員精湛的演技,經歷喪偶的失落、困在回憶中無法前進,但後來卻在學習愛與被愛、需要與被需要的過程中,重新找到生命中的美好。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也因此喪偶與獨居將是許多高齡者容易面臨的議題,本片在此時更具意義。
USR計畫主持人曾敏傑教授表示,自五月教育部審查通過「前瞻超高齡的大學3E行動計畫」之後,即開始與在地高齡社群積極互動,也因此發現了北大特區內許多活躍的高齡社群,包含京都愛樂、劍橋讀書會、耶魯心靈工作坊、佳醫失智症合唱團;加上原來已經緊密合作的橘子讀書會、食物森林、健康書庫、及今年甫成立的北大愛輪群組等,都見證了超高齡化的趨勢下,高齡社群獨具的功能與意義,因此將持續媒合資源來育成與支持在地的高齡社群。這些社群與政府推動的老人據點有明顯差異,例如內聚性高,有共同興趣,組織性與學習動力都很強,透過活動建立友誼、共同學習、相互成長,也是計畫優先需要支持與合作的對象。例如這次的電影讀書會,就看到好學的長者們,不但不缺席還會邀請新朋友,第一次參加的丘大姊即表示,進入校園就像回到學生時代般有青春活力,她也相當珍惜北大的資源,有機會還要再來參加。
「耶魯心靈工作坊」是由財政系楊子菡教授所發起,多年來邀請任林基金會梁美霞老師擔任帶領志工,透過觀看電影觸發自己生命經驗,並討論分享思考高齡的新價值,至今已屆四年。後來透過社區長者牽線而認識社科院USR計畫,因此便在計畫大力邀請下,來到臺北大學試辦,沒想到北大特區的長者,對於看電影非常有興趣,出席人數超過預期許多。特別是與高齡相關的議題,對於長者來說可以有共鳴與體會,顯見電影讀書會在北大相當有吸引力,未來希望能持續邀約更多喜愛看電影的朋友們,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超難搞先生」由湯姆漢克斯主演,飾演憤世嫉俗又脾氣暴躁的喪妻鰥夫-奧託,他人生的目的在於批評和糾正他可憐的鄰居們。但當一個年輕的外籍家庭搬入他的社區後,身懷六甲的瑪莉莎跟孩子們的熱情與友誼,卻改變了奧託的人生。劇中奧託於愛妻索尼亞過世後,他失去人生的意義,以很多方式試圖自殺,不管是上吊、臥軌、開槍自戕等,但總是被鄰居的造訪打斷。但也在每次的自殺未遂以及與鄰居互動中,他開始了解人生是從愛與被愛、需要與被需要中得到滿足的。雖然結局是奧託心臟病發在家平靜地離開,但瑪莉莎幫他辦了一場溫馨的喪禮,只邀請認同奧多在世時有價值的好朋友參加,完成他的遺願。
觀影後由梁美霞老師請大家思考幾個問題,例如「奧託真的是壞人嗎?」、「你身邊有這樣的親友嗎?」張碧麗大姊首先回應,雖然奧託外表是一個尖酸刻薄脾氣不好的人,但看到他與朋友的互動中,他是一個熱心、待人真誠、中規中矩、重感情與原則,並不是壞人,因為他很重感情,朋友有難的時候都會挺身而出,所以要看到這個優點,才會知道如何跟這一類的人相處。
施立勇大哥也分享,他是工科的背景,非常理解主角身為理工男,思考邏輯都比較直,他覺得湯姆漢克斯演得很到位,不爽就是不爽,無法接受任何的模糊空間。他看到電影中美國的剷雪文化,想到自己以前在美國居住期間,鄰居如果發現長輩好幾天沒剷雪,就可能是生病或是出事了,就會前去關心;另外也對劇中建商與居民之間的抗爭心有戚戚焉,他在北大社區住了17年,體會很多建商與管委會之間的衝突過程,因此他從奧託的演出中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也心有所感。
最後由楊子菡老師做總結,她看到奧託寬恕與放下的過程,從他的家庭背景可以發現他父母很早就過世了,因此妻子是他唯一的親人,原來夫妻過著幸福的生活,卻在一次的車禍中從天堂掉到地獄,妻子流產並半身不遂,從此他的人生開始滿懷憤怒與悲傷的生活。但堅強的太太對他說,我知道你很憤怒很悲傷,但我們還是要繼續活下去。當太太過世後,他不停地尋死想去找他妻子,而且要走也要很體貼,不希望自己的離開造成別人的困擾。因為他很重感情,所以他無法看到別人需要時卻不伸出援手,也因此將他的憤世嫉俗轉化成幫助別人後,他重新找到生命的意義。當他願意打開心扉接納別人,也把自己的憤怒說出來,看到他抱著瑪莉莎生的小嬰兒,放在他親手做給未出世孩子的嬰兒床時,他的生命就被療癒了。雖然最後他走了,但他都安排好所有的後事。生命有它的軌道,不是我們自己可以決定的,當他完成他的任務時,他就平平安安地離開了。
社科院USR計畫關注高齡議題,並將持續支持高齡社群成立與運作,目前健康書庫即是為關心健康的長者而推動,也歡迎喜歡讀書與分享的長者加入書庫行列,九月開學後將辦理更多精采的活動,歡迎加入http://pse.is/57wxhu,一起創造高齡友善的大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