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北大玩具節即將於4月15日(六)登場,歷年的主辦團隊社科院USR計畫以及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也緊鑼密鼓的籌備著兩週後的盛會。今年不僅舊夥伴社工系遊戲治療課程、新北市玩具銀行、台灣鳶山社會實踐協會、新北市土城社福中心、恩主公醫院等,持續以行動支持玩具節,本屆玩具節也和北大高中、新北市樂芙關懷協會兩位新夥伴合作,創造更多攤位,服務在地親子。
在眾多夥伴的支持下,今年玩具節將開設27攤遊戲攤位,為歷年最多,今年玩具節的主題為「全齡遊戲」,希望玩具節的攤位不僅能讓孩子玩得開心,也希望能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共玩,甚至阿公阿媽也可以上場,一起創造美好的親子回憶。
為了讓玩具節的志工團隊能更深入了解玩具節以及遊戲操作,於2023年3月24和28日辦理兩梯次「北大玩具節-志工培訓工作坊」。志工成員來自社工、行政、法律、不動產、中文、應外、企管、金融、經濟等9系42名學生,其中一位志工是韓國交換生、一位志工來自逢甲大學,在培訓中帶領學生認識遊戲及兒童發展理論,進而了解玩具節活動的意涵,並操作遊戲服務在地社區。
訓練營中,由社工系學生陳力瑜、游翼慈、鄭力慈、劉慧敏四位在北大玩具節參與多年的學生,依先前舉辦北大高中玩具節工作坊的經驗,設計出精實的課程,讓學生能夠理解攤位設計的理念,以及與孩童互動所應注意的環節。
第一梯次的工作坊中,講師從兒童發展理論切入,以深入淺出的介紹方式讓大學生們了解,為甚麼遊戲對孩子而言如此重要,講師也透過4種情境題的模擬,讓大學生志工們分組討論、發想,遇到這些情形該如何應對?也透過分組的回饋了解其他的危機解決方式,讓學生們在玩具節到來前,能更游刃有餘的因應不同的突發事件。
第二梯次的工作坊,講師挑選3項玩具節當天會有的關卡,讓學生志工們隨機分組,並輪流擔任關主以及闖關者,讓學生們各自演練玩具節當天會出現的情況,以及測試遊戲的遊玩方式是否需要調整。透過學生分組各自討論的方式,能讓學生對於遊戲有更多的想法,玩具節當天若遇到無法操作原規劃方式的孩童時,還能協助孩童調整遊戲方式。
在結束兩梯次的工作坊後,不動產洪欣蕙同學分享道:「面對會搞破壞的小孩,可以如何解決,因為我從前就沒辦法解決這類的事情。」、社工系陳修誌同學說道「清楚了解現場情境的應對方式、模擬了真實狀況。」、行政系吳晨瑄同學提道「透過情境題的演練了解當天實際帶活動的狀況,也幫助我對玩具節有更多的認識,也在小組討論中從不同人的想法和經驗中學習。」
最後,大家在歡樂聲中結束了兩梯次的工作坊,也期待學生們能將兩天所學運用在服務上,創造難以忘懷的回憶。第六屆北大玩具節,4月15日熱情歡迎大家!
— — — — — — — -
【第六屆北大玩具節】
日期:2023年4月15日(六)
時間:上午9點至中午12點
地點:臺北大學三峽校區行政大樓前廣場
對象:在地家庭(3–12歲兒童+家長)、臺北大學教職員工生
入場方式:免事先報名,請準備「二手玩具一個」(不收絨毛玩偶)或「112年3–4月發票3張」,即可至報到區換取「闖關卡」、「抽獎券」各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