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跳到主導覽列
主選單錨點
主內容錨點
人工智慧應用與管理碩士學程正式上線

智慧醫療學程轉型升級 臺北大學人工智慧應用與管理碩士學程正式上線

August 1, 2025

為因應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與產業應用需求,國立臺北大學永續創新國際學院原設之「智慧醫療管理英語碩士學位學程」(The Master Program in Smart Healthcare Management)已正式獲教育部核定,自115學年度起更名為「人工智慧應用與管理英語碩士學位學程」(The Master Program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 and Management),課程範疇從科技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同步拓展至商業、管理與資訊科技等多元領域,強化跨域整合與實務應用導向。

新學程採用T型跨領域整合課程設計,結合AI技術、管理實務與智慧醫療三大主軸,培養學生兼具技術深度與應用廣度。課程內容涵蓋機器學習、大數據分析、AI專案管理、智慧健康照護及金融科技等,協助學生靈活運用人工智慧於產業、醫療與社會問題中。

畢業生未來可進一步攻讀博士學位,或投入AI應用、智慧醫療、金融科技等關鍵產業。面對全球AI人才缺口與數位轉型浪潮,招收外籍生的本學程致力於培育具國際視野、創新思維與解決問題能力的跨域專業人才,強化國立臺北大學於人工智慧教育領域之國際競爭力與社會貢獻。

SYSTEM.NEWS.閱讀全文 關於智慧醫療學程轉型升級 臺北大學人工智慧應用與管理碩士學程正式上線
狂賀!世大運射箭湯智鈞勇奪金牌 女團風佑築奪銀牌 創輝煌紀錄

狂賀!世大運射箭湯智鈞勇奪個人金牌 女團風佑築奪銀牌 創輝煌紀錄

July 28, 2025

世大運傳捷報!本校休閒運動管理學系「湯包」湯智鈞同學在德國萊茵魯爾世界大學運動會中射下男子個人反曲弓金牌,不僅為湯智鈞個人在成人國際賽事中之首面個人金牌,更是台灣射箭代表隊睽違二十年於世界大學運動會男子個人反曲弓項目再次奪金。

回顧湯智鈞金牌戰歷程,其於四強賽中以60完封土耳其選手圖梅爾(Berkim Tumer),順利晉級金牌戰。面對中國選手秦望愉,湯智鈞同學雖於首局微幅落後,然其迅速調整策略,於次局連發三支10分箭扳平戰局,雙方激戰至加射階段,湯智鈞同學最終以精準之10分箭完美收尾,以總比數65險勝,為中華代表團摘下本屆世大運第三面金牌。教育部體育署鄭世忠署長與我國駐德代表謝志偉大使亦親臨現場觀賽,共同見證榮耀時刻。總統府亦特此發出賀電,肯定湯智鈞同學之優異表現。

賽後湯智鈞表示,加射階段當下很緊張,甚至手有點抖,但他告訴自己一定可以,因此帶著自信完成動作。然而,對於未能與隊友共同於反曲弓男子團體賽奪牌,表示此為本屆世大運之最大遺憾。他強調:「團體是最好的指標,3個人一起參賽,攜手拿到獎牌,一直是我最大目標。」

教練劉展明於受訪時指出,湯智鈞同學於反曲弓男子團體銅牌戰後狀態曾一度低迷。經賽後檢討,確認主因為風向而非動作問題後,隨即鼓勵湯智鈞同學穩定心態,並調整金牌戰之策略,最終收效甚佳。劉展明教練強調,湯智鈞同學曾為2018年亞洲運動會男子團體反曲弓金牌及2020年東京奧運男子團體射箭銀牌得主,此次榮獲世大運個人金牌,不僅是對其長期努力之肯定,「這是他成人國際賽首面個人金牌,對整個團隊是很振奮消息。」

另外,由風佑築同學(本校休閒運動管理學系新生)、李采璇與郭紫穎組成之台灣女子反曲弓代表隊,於資格賽中以總分1927分名列第四種子。隨後在淘汰賽中,團隊接連擊敗義大利、印度與中國等勁旅,成功晉級金牌戰,此亦為繼2017年臺北世大運後,我國女子反曲弓團體再次挺進決賽。

金牌戰面對來勢洶洶之日本隊,中華隊首局以5655搶先拿下2分。然而,受到天候影響,加之日本選手表現出色,中華隊於第二至第四局相繼落敗,終場以26之比數收下銀牌。風佑築同學於今年初亞洲盃曼谷站奪下個人銀牌,為台灣射箭界之明日之星,未來表現可期。

而本校企業管理學系陳思妤與來自國體大的吳子瑋組成的複合弓混雙代表隊,在4強賽中面對印度,印度在前11箭全都射出10分箭,包括8箭命中靶心,在前12箭射完後已取得7分領先,最終陳思妤/吳子瑋以151:158敗下陣來,落入銅牌戰。可惜在銅牌戰中,148比153不敵英國Hallie Boulton/Ajay Scott,最終獲得複合弓混雙第四名。

【本校射箭德國萊茵魯爾世界大學運動會得獎名單】

個人

湯智鈞 反曲弓男個人金牌

團體

風佑築 反曲弓女團體銀牌

混雙

陳思妤 複合弓混雙第四名

SYSTEM.NEWS.閱讀全文 關於狂賀!世大運射箭湯智鈞勇奪個人金牌 女團風佑築奪銀牌 創輝煌紀錄
本次合作將以「實務議題」帶領學生分析及討論,後續有機會也將擴及其他相關科系課程

官學合作!新北市政府與國立臺北大學公共事務學院簽署MOU-培育青年參與市政

July 25, 2025

新北市政府積極鼓勵青年參與市政,今年與國立臺北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合作,啟動「114年度大專院校參與市政跨領域規劃計畫」,24日由副市長劉和然代表新北市政府與國立臺北大學公共事務學院院長陳明燦簽署合作備忘錄,後續將由臺北大學教授帶領120名大四學生與市府相關局處同仁,共同研討社會住宅、都市更新、智慧治理及環境永續等多項市政議題。透過官學交流,將青世代觀點融入城市發展,落實永續理念。

副市長劉和然表示,新北市一直鼓勵年輕世代積極參與市政,透過教授與同學們的努力,共同推動具前瞻性、可行性之都市發展策略。很感謝陳明燦院長率羅至美副院長、游舜德主任、彭惠君主任、葉佳宗所長及各位老師參與,此次合作將先由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教授挑選「實務議題」並帶領學生進行分析與討論,後續有機會也將擴及其他相關科系課程。新北市政府也會依校方所擬議題性質安排相關局處參與課程討論,並提供實務經驗及資訊。目的除了強化青年在都市發展與永續領域的參與,也幫助學生更早接觸實務,為未來就業發展奠定基礎。

國立臺北大學公共事務學院院長陳明燦於致詞時提到「學而優則仕」,作為學者都希望做出好的研究能提供給政府,也讓學生看見自己的專長能創造出實質改變。透過此次新北市政府與國立臺北大學公共事務學院之簽約,雙方合作對象除此次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之外,未來將包括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例如公共治理)、財政學系(例如財政治理)、都市計畫研究所(例如城鄉治理)以及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例如環境治理)等學術單位加入官學合作陣容,冀望身處新北市內的國立臺北大學也能貢獻一己棉薄之力,攜手新北市政府共創更美好願景與未來。

新北市青年局長邱兆梅補充,青年局為市府推動青年公共事務的窗口,歷年來推動「青年永續社會設計挑戰賽Social Designer」、「飛鳶盃公共事務個案競賽」、「青春還鄉–地方創生微電影競賽」、「ATCC全國大專院校商業個案大賽」的出題單位等活動,因此本次由青年局協助串聯跨局處資源,提供青年學子務實經驗,期待5個月後獲得各面向之市政建議,未來將持續與各單位交流,共創共好。本次計畫為期5個月,課程結束後學生將進行議題成果發表。此官學合作不僅是新北市推動青年參與市政、連結校園與城市的重要一步,更象徵市府對培育未來城市治理人才的重視與承諾,期盼透過跨領域對話,攜手共創更具韌性、創新與人本關懷的城市。

SYSTEM.NEWS.閱讀全文 關於官學合作!新北市政府與國立臺北大學公共事務學院簽署MOU-培育青年參與市政
2025 NAFSA

2025年美洲教育者年會 拓展國際合作廣度與深度

July 23, 2025

強化全球連結、深化高教國際化策略布局

為提升學校國際能見度、擴大海外合作版圖,國際事務處副國際長馬國勳副教授於2025年5月26日至6月2日前往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參與全球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國際交流盛會──2025年美洲教育者年會(NAFSA Annual Conference & Expo)。藉由本次參會,本校與來自世界各地超過40所大學進行深度交流,全面強化國際合作網絡,為未來推動師生交流、聯合研究與短期課程奠定紮實基礎。

本屆年會由國際教育者協會(NAFSA)主辦,主題為「使命、地點與夥伴關係(Purpose, Place, and Partnership)」,聚焦國際教育在全球化趨勢中的永續性與包容性發展。活動匯聚來自全球170多國、4,300多所機構、逾11,000位教育工作者,舉辦超過250場論壇與研討會,內容涵蓋教育公平、社會正義、跨文化學習、國際化策略等多元議題。

深度交流 拓展多元合作

本屆展覽由國際事務處副國際長馬國勳副教授與國際合作組行政專員郭安琪代表參加,並設展於「Study in Taiwan」臺灣館,與來自臺灣逾25校代表共同推廣本校高等教育形象。展會期間,本校與超過40所國際大學進行深度交流,洽談簽署合作備忘錄(MOU)、聯合學術計畫、短期課程、講座與工作坊等多元合作機會。

此外,馬副國際長受邀出席由紐約州立大學系統(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New Paltz; SUNY New Paltz)舉辦之姐妹校交流會,增進與各國代表的互動與合作意願。本校亦參與「Taiwan Night臺灣之夜」活動,邀請George Mason University與UC San Diego代表與會,針對國際學生赴美留學政策進行分享與建議,促進雙邊了解。

參訪重點學校 深化策略夥伴連結

展會結束後,團隊分別參訪美國兩所姐妹校:

  1.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C Riverside Extension):具備多元非學位專業證書課程,課程靈活,並配有實習機會,有助本校學生銜接國際就業市場。
  2.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C Irvine Division of Continuing Education):設有超過80種非學分專業課程,聚焦數位行銷、全球人資與商業管理等,並提供實習與OPT延簽機制,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為期五天的會議行程成果豐碩,不僅促進國際學術連結,更為本校持續強化全球化發展奠定紮實基礎。未來,國際處將持續優化國際學生支持系統、深化跨國師資與實習交流、穩定參與國際教育博覽活動,全面提升本校的國際化質量與競爭力。

SYSTEM.NEWS.閱讀全文 關於2025年美洲教育者年會 拓展國際合作廣度與深度
基地位置圖

玉山銀行捐建「永續講堂」 攜手本校共育跨世代人才

July 18, 2025

為培育跨世代永續人才,深化創新知識的傳承與實踐,玉山銀行於113424日與國立臺北大學簽署合作意向書,將於三峽校區捐建「玉山永續講堂」。該建築預計於1149月動工,117年正式啟用,未來將成為本校推動永續教學、國際交流與產學合作的重要基地。

「玉山永續講堂」由玉山銀行全額出資興建,充分展現玉山人對教育的熱忱與實踐永續價值的堅定承諾。講堂建築基地位於三峽校區,總樓地板面積達2,120平方公尺,建築面積1,427平方公尺,設計為地上二層、地下ㄧ層,建築高度9公尺。空間配置涵蓋大型講堂、教室、圖書室、行政辦公區與公共開放空間,可支援永續主題會議、教育訓練、學術交流、參訪導覽等多元用途。

建築設備導入多項智慧與節能設施,包括VRF多聯式空調系統、全熱交換器、二線式燈控系統及雨水回收系統,展現對低碳節能與環境永續的積極行動。全棟建築預計取得美國LEED銀級、台灣綠建築銀級與智慧建築銅級等國內外三項綠建築認證,為臺北大學打造環境友善校園立下新標竿。

玉山銀行創辦人黃永仁先生為本校第三屆傑出校友,長年持續關懷並支持母校發展。本次講堂捐建案,由玉山銀行攜手文教基金會與志工基金會共同推動,除負擔全額興建費用外,亦捐贈未來營運、維護與修繕基金。所有款項均已存入校務基金並設立專戶,確保專款專用,充分展現玉山對教育永續的長期承諾與行動力。

「玉山永續講堂」落成後,將為北大校園注入嶄新能量,成為深化人才培育與推動永續學術的重要樞紐。未來,校方亦將持續強化與企業及社會的夥伴合作,攜手共創兼具創新、實踐與價值的優質學習環境。

SYSTEM.NEWS.閱讀全文 關於玉山銀行捐建「永續講堂」 攜手本校共育跨世代人才
研討會開幕

統計匯聚三峽 新章啟自臺北

July 11, 2025

本校統計系主辦第三十四屆南區統計研討會,630位學者學生齊聚三峽校區共創跨世代學術交流

時值蟬鳴六月,國立臺北大學三峽校區迎來一場匯聚全台學術力量的跨世代盛會。6月19日至20日,由本校統計系主辦的「第三十四屆南區統計研討會暨2025中華機率統計學會年會暨2025年台灣人工智慧發展學會年會」盛大登場。來自全臺近30所大學與研究機構,逾630位學者、碩博士生與業界人士共聚一堂,並有近20位國際學者共襄盛舉,場面盛大。此次盛會不僅展現統計領域豐沛的學術能量與交流活力,更凸顯統計系深厚的研究底蘊與長年耕耘的社群影響力,為本校持續拓展學術能見度與全球鏈結再添亮點。

研討會於19日上午隆重揭幕。李承嘉校長在開幕致詞中表示:「統計是理解未來世界的重要語言。在AI與資料驅動的時代,我們更需要統計人扮演連結學術、實務與社會決策的關鍵角色。」新任校長林道通特聘教授亦親臨致意,對統計學術社群表達高度肯定與祝福。國際長韋岱思教授亦出席開幕式,展現本校推動統計國際化發展的積極行動與支持。

「若真要執著於『南區』的方位,那就基隆河以南吧。」統計系主任蘇南誠以一席幽默開場,引起全場笑聲,也點出研討會的核心精神:雖名為「南區」,卻早已超越地理界限,成為台灣統計界年度最具代表性的全國性學術盛會。

一場知識的盛宴,亦是傳承的儀式

本屆研討會共規劃60個場次、分5個時段於12個會議室進行,總計發表超過210篇論文,涵蓋AI應用、生物統計、金融風險、空間統計、教育統計與因果推論等多元主題,充分展現統計學在跨領域合作與社會應用上的深度與廣度。會議焦點之一為兩場重量級專題講座「周元燊院士講座」與「趙民德教授講座」分別邀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Weng Kee Wong 教授(亦為成功大學玉山學者),以及現任中央研究院秘書長、統計科學研究所陳君厚研究員擔綱主講。其中,陳君厚博士為本校法商時期所培育的第19屆傑出校友,此次重返母校發表專題演講,意義深遠。

本屆研討會不僅見證統計學術社群的傳承與創新,也彰顯本校統計系系友在學術與產業領域的卓越表現。榮獲研討會首屆「黃文璋年輕統計學家獎」殊榮的中央研究院統計科學研究所張明中副研究員,即是本校統計系於臺北大學時期所孕育的新世代學者;此次與「趙民德教授講座」主講人陳君厚秘書長同台發光,兩人分別代表統計系不同時期的學術精神與成就,正是承先啟後,世代相承的最佳寫照。

本校統計系系友會特別組織「推動永續金融的數據力」場次,邀請三位重量級系友擔任講者:捷鵬國際金融服務集團創辦人周振豊學長、臺灣指數公司總經理陳文練學長,以及國泰人壽副總經理凃薏如學姐。三位校友分別從資產管理、責任投資與保險實務切入,精彩分享統計如何在永續金融與產業決策中發揮關鍵影響力,為與會學生與青年學者帶來豐富啟發與寶貴洞見。

青年學子初試啼聲,跨界對話促進交流

本屆研討會延續南區統計研討會「培育新生代研究動能」的核心精神,透過多元活動深化學術、政策與產業間的連結。會中設有「魏慶榮論文獎」場次,展現台灣統計博士生研究的活力。本校統計系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學術交流,共有24位碩士生與碩職生投稿發表;他們從議題選定、資料分析到簡報呈現,皆展現高度水準,為研討會注入年輕世代的學術活力。

此外,研討會期間亦舉辦「中華機率統計學會會員大會」與「國科會統計學門座談會」,強化統計學界與政策間的對話與合作。值得一提的是,本校統計系更創新推出「職涯專場」場次,特別邀請美國精算學會代表與全台統計相關科系學生對談,分享精算實務與國際趨勢,協助學生掌握理論與職場之間的連結,廣獲好評,充分展現本校統計教育的跨域價值與社會連結力。

不只是晚宴的熱情,更是統計人的圍爐

6 19 日晚間,研討會晚宴在板橋彭園舉行,席開 50 桌,氣氛熱絡而溫馨。中央研究院吳建福與鄭清水兩位院士到場,展現對統計學界的支持與關懷。本校商學院黃啟瑞院長亦出席盛宴,並熱情與來賓交流。他在致詞中表示:「統計系與商學院攜手超過七十年,不只是最早的合作夥伴之一,更是學院穩固的基石。」這番話也為統計系長年努力,寫下肯定註解。

席間,本校統計系系友會理事長——城市綠洲董事長黃宗仁——與臺北大學校友總會榮譽理事長謝士滄、統計系系友會榮譽理事長李偉群,以及捷鵬國際金融董事長周振豊、倍思大生技董事長蘇志仁等多位傑出系友齊聚一堂,為母系注入穩健而溫厚的支持。多位系友感慨表示,當年在學時尚未有如此的統計研討會,如今看到學弟妹們熱情參與、活動規劃井然,倍感欣慰,對系所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與期待。

這場晚宴不僅是餐敘,更是一場跨世代、跨校系的溫暖聚會,凝聚統計學術社群與本校統計人的深厚情誼,傳承初心,也延續力量。最後,在悠揚旋律中,本校統計系師生與系友攜手登台,共同歡唱〈台北的天空〉,為這場晚宴畫下溫馨而難忘的句點。

從細節見精神,於實踐啟初心

本屆研討會恰逢統計學系的碩士班設立第34週年,與研討會屆數巧合同齡,別具意義。自籌備至執行歷時一年,從網站設計、手冊編排到會場布置與接待流程,皆由統計系師生與助教親力策劃、協力完成,展現出實踐學習與團隊組織的深度融合。這場全國性學術盛會不僅促進統計專業的知識交流,更凝聚了師生向心力與教育價值。從臺北出發,統計學系以具體行動實踐「學術連結世界,資料賦能社會」的初心與使命,為臺北大學在統計學術與高等教育場域寫下嶄新篇章。

SYSTEM.NEWS.閱讀全文 關於統計匯聚三峽 新章啟自臺北

活動訊息

全部訊息

SYSTEM.NEWS.公告列表
GENERAL.三峽校區
SYSTEM.REAL_TIME_INFO.天氣資訊

SYSTEM.REAL_TIME_INFO.公車(正門) :
SYSTEM.REAL_TIME_INFO.點擊編號可查詢公車動態
SYSTEM.REAL_TIME_INFO.鶯歌火車站
YouBike
SYSTEM.REAL_TIME_INFO.新北市YouBike站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