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跳到主導覽列
主選單錨點

主內容錨點
訊息
GENERAL.
【USR】《學老誌》協力傳媒 因應超高齡化

鑒於我國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屆時65歲以上高齡人口將超過全國人口的20%以上,加以醫學進步預期將使得壽命延長,為鼓勵中高齡者學習面對百歲人生的到來,同時追求精彩的第三人生,因此國立臺北大學「高齡與社區研究中心」與「社科院USR計畫」合作,於20239月創刊了《學老誌》季刊,這也是國內第一份公益性與教育性的樂齡刊物,目前累計並已持續刊行五期。

為了聯結國內樂齡傳媒相互協力合作,一起善盡媒體社會責任,提供正確多元與生活實用的資訊予中高齡受眾,集社會與眾人之力因應超高齡化,高齡中心與社科院USR計畫特別於113129日下午,於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辦理「樂齡傳媒運作分享座談會」,邀請聯合報系基金會、天下文化、今週刊、侒可傳媒等主編,一起分享樂齡傳媒的未來角色與發展,並且對於新創刊的《學老誌》給予指導和建議。

當天座談由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營運長邱文通主持,出席者包括有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系楊培珊教授、天下文化編輯部副總主筆邱淑宜、《今周刊》幸福熟齡網站主編郭美懿、《安可人生》數位媒體主任蕭晴、及《學老誌》發行人及總編輯曾敏傑。座談一開始,先由曾敏傑教授介紹2017年教育部推動的大學社會責任政策、到臺北大學因推動高齡USR計畫而出版的《學老誌》過程,並且就《學老誌》目前的發展與大家分享。而楊培珊教授則是從1997年起即投入老年與高齡化議題,曾經做過國內的人瑞研究,也曾經就科技在高齡化的應用推動過產學合作,深刻感受到高齡化議題的嚴重性,也發現政府跨部會與跨部門之間合作的不足,因此對於台灣面對超高齡化的嚴峻感到憂心,也呼籲傳媒應發揮社會影響力,影響政策並且幫助中高齡者。

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營運長邱文通則對於媒體的影響力感到悲觀,一方面由於網路數位的發展,使得自媒體興起,加以年輕受眾不再接觸傳統媒體,而媒體的經營成本又高,即使具有影響力,也在式微當中,經營環境日漸艱苦。目前在天下文化編輯部擔任副總主筆的邱淑宜則表示,過去她也曾在康健雜誌工作過,書刊型的雜誌因為印刷與人事成本較高,加上訂閱者也可能因為老化而流失,都使得經營條件日漸困難,都有慢慢朝向數位媒體的趨勢;而在面對高齡化的議題上,內容仍可以著重在生活、營養、保健、疾病、醫療、運動與健康等面向,同時也可以透過訂戶或是讀者的調查,來調整報導的內容。

《安可人生》數位媒體主任蕭晴也分享,《安可人生》從2017年起即開始發展,當時也是先從書刊型的《安可人生》雜誌開始,但已慢慢轉型到數位媒體為主,並且將受眾的年齡定位往前推,朝向四、五十歲這個年齡層,而主題的設定上,也以這個年齡層關注的議題為優先。《今週刊》除了維持雜誌出版之外,本身也另有一個《幸福熟齡》的數位媒體,主編郭美懿表示預期的受眾以將老、未老的人口群為主,或是將面臨家中有長輩需要照顧的人口群為主,因此主題設定也十分多元,例如長照、法律、醫療、財務等面向,加上這個人口群未婚與未生育者比率漸增,也因此會關注這些人口群未來各自面對老化時的議題。

座談最後,大家也紛紛對於《學老誌》給予肯定和建議。邱文通營運長認為《學老誌》的創刊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且內容涉及的議題十分廣泛,以目前每期出版4000本的能量,較之一般雜誌並不遜色,未來可以變成具有社會影響力的雜誌。而綜合大家的建議,未來可以參考的做法,包括建立撰述委員制度、廣泛開放授權轉載、維持人物故事、加入年輕人的觀點、增加練習題與作業、運用小編主動行銷推廣、增加機器人與科技元素、收集讀者回函和回饋、新增與其他網路傳媒合作、發展課程與podcast、圖片註明出處、舉辦論壇擴大社會影響力等。

國立臺北大學為善盡大學社會責任,前瞻超高齡化社會的到來,由社科院USR計畫所育成創刊的《學老誌》,創刊一年來,累計LineFacebook的訂閱人數已超過四千人,第六期預計將於11312月底出刊,希望透過書刊與網路並行的方式,幫助中高齡者有系統的獲取相關知識與資訊。未來透過樂齡傳媒間的協力合作,推廣相互授權轉載,讓不同平台的受眾與讀者,都可以獲得廣泛的學老知識,相信自己、改變自己,朝向人生可及的健康老化和活躍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