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跳到主導覽列
主選單錨點
主內容錨點
訊息
GENERAL.
首頁訊息
【USR】石賡執行長再談陸游養生十法

 

人生七十古來稀,而宋代詩人陸游活到85歲高齡,實為古代之人瑞,其養生之道令人好奇,臺北大學高齡中心、圖書館、美國石氏基金會及社科院USR計畫共同合辦「詩人陸游與他的養生之道」,繼65日介紹陸游詩詞與感情世界之後,614日再辦理第二場,將陸游養生之道十法大公開,現場計有47位社區居民及線上13位朋友共同參與。

石賡執行長首先回顧陸游的來時路,他出生在兵荒馬亂的時代,五歲時才逃回老家開始讀書、習箭,因出生在書香世家,也在家庭教育下培養出愛國情操,因此被稱為愛國詩人。在他九歲時,媽媽對娶進表妹唐琬非常不滿意,甚至逼陸游休妻,路游很傷心,母親又逼他取了新的妻子。而趙士程因愛慕唐琬多時,就在眾人的反對下娶了唐琬,而在一次沈園偶遇陸游,寫下釵頭鳳之後,唐琬就因病去世了,而趙士程也為國捐軀,這三角苦戀只剩陸游在漫長的一生中,以許多的詩詞來紀念唐琬,即時到了晚年84歲,仍再度回到沈園流連。

接下來石執行長介紹陸游的著作,陸游曾自豪自己六十年來萬首詩,但其實寫的是九千餘首,算是歷代最多產的詩人。當然無法與乾隆相比,他一生寫了四萬多首詩,但多是打油詩。《入蜀記》是陸游被貶到夔州(四川)所作,在旅途過程中所作的遊記,共走了一百八十多天、四萬多字,包含了日常旅行所見所聞、自然和人文景觀、風俗民情、詩文掌故、文史考辨、軼聞舊事等,夾敘夾議。與蘇東坡不同,蘇是走到哪吃到哪,因此發明很多佳餚;陸游則是將遊記當作日記寫,也讓書寫成為他面對困難時的抒發之道。另外《劍南詩稿》由陸游的長子陸子虛編,共八十五卷,因為記念蜀中生活而得名。陸游所作的近萬首詩歌中有九千三百餘首都收於此別集中。今有明代毛晉刻本,書後有毛晉跋,附有《放翁逸稿》兩卷。

《老學庵筆記》內容多是作者親歷、或親見、或親聞之事、或讀書考察的心得,以流暢的筆調書寫出來,因此不但內容真實豐富,而且興趣盎然,是宋人筆記叢中的佼佼者。《老學庵筆記》是以鏡湖岸邊的「老學庵書齋」得名的,書齋的命名乃取師「曠老而學如秉燭夜行」之語。此書是放翁晚年作品,記載了大量的遺聞故實,風土民俗,奇人怪物,考辨了許多詩文、典章、輿地、方物等等。其突出的特點,一是所錄多屬本人或親友見聞,二是特別關心時事人物,三是所述人事多有議論褒貶。清代文學家李慈銘認為該書雜述掌故,間考舊文,俱為謹嚴,所論時事人物亦多平允。俗語「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典故便是由此作品而出。

 

陸游是愛國詩人、也是長壽詩人,雖在感情上受挫,在逝世前仍持續悼念亡妻、一輩子憂國憂民、常被罷官、仕途不順,卻能長壽,當中必有秘密。石賡執行長從過往作品中,也考證推測其長壽的方法如下:

  • 隨遇而安;本人也常在自己的作品中自我調侃,他認為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何必不開心呢?
  • 常常動腦;陸游透過寫作閱讀賦詩下棋等管道動腦筋,在閱讀中發現自己的不足,便能更努力學習。
  • 勤練書法;中文是唯一能寫成藝術品的文字,而陸游筆法精妙,字體輕盈,作品能透過字體表達出心中的悲傷,介於行書與草書之間,稱行草。
  • 寄情花草;解析陸游作品,可見其描寫自己種植的蘭花,以及想嘗試其他如百合等花之種植,在植栽生活中,即便是七十餘歲的老翁仍懷抱著孩童的稚嫩之心。石賡老師也現場補充了樹心蘭、蝴蝶蘭、四季蘭、春蘭、洋蘭等品種的分辨方式。回應俗語「常在花間走,活到九十九」。
  • 適量運動;在《老學庵》中紀錄了陸游透過散步、爬山、煮飯、做家事、掃地等方法伸展肢體、活動筋骨。陸游飯後最忌久坐,堅持繞村走,散步消食,更為了掃地對家庭與身體的好處寫了一首詩。「一帚常在傍,有暇即掃地、既省課童奴,亦以平血氣。按摩與導引,雖善亦多事;不如掃地法,延年直差易」。另外也示範「健身拜」,是學習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張珙,「步趨拜起健甚。自言夙興必拜數十,老人血氣多滯,拜則支體屈伸,氣血流暢,可終身無手足之疾。」
  • 勞逸結合;陸游很喜歡釣魚,陸游的作品「落日橋邊繫釣舟,江邊明月夜投竿,病起重來理釣絲,八十溪頭把釣竿。」可描寫其透過釣魚,八十歲仍愛垂釣,學習獨處與孤獨的快樂。
  • 飲食養生;陸游飲食以素食為主、葷食為輔,喜愛親手熬藥膳粥,以薏仁、淮山、百合、蓮子、紅棗等食材入粥。
  • 天天洗腳;年事已大,不便再參與農事,每天睡覺前或醒後以熱水泡腳,能軟化角質、促進血液循環,非常舒適。
  • 日日梳頭;常梳膀胱經,按摩頭皮清明精神。
  • 心有所念;陸游憂國憂民的心念只是其一,心中深愛著唐琬,也是一種心有所念。

 

也因此遵循著上述守則,陸游十分長壽的活到85歲,石執行長也勉勵現場社區長者可以多學習陸游的養生之道,一起健康學習老化。全勤聽演講的陳福林教授即表示,過去在真理大學兼課介紹文史,聽了石賡執行長的課程,覺得深入淺出、旁徵博引,特別是石賡執行長很幽默,讓現場趣味橫生,對中老年朋友帶來正面的效果,受益良多。高齡中心主任曾敏傑也期待石賡執行長下半年返台後,可再為大家帶來新的文史主題,也有學員許願「李清照」、「四大奇書」等,盼望石賡執行長再度回國分享。

聯絡人: 社科院USR  助理  施冰冰  分機67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