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跳到主導覽列
主選單錨點
主內容錨點
訊息
GENERAL.
首頁訊息
【USR】導演莊麗華與談《月亮.男人》紀錄片

本學期社科院USR計畫結合通識中心蔡怡玟老師的「地理學通論」課程,以及林炯明老師的「淺談地震」與「氣象與人生」課程,於4月22日上午八時至十時,以及上午十時至下午十二時,分兩個場次邀請社區民眾與同學們,參與由台灣民族誌影像學會所辧理的「2024民族誌影展巡迴暨研習營」--《月亮.男人》紀錄片的觀賞與導讀。每一場次先是邀請參與的師生與社區民眾先觀賞《月亮.男人》紀錄片;接著則是邀請影片拍攝莊麗華導演現身說法,與大家分享拍攝的經驗與歷程。

紀錄片《月亮.男人》是由莊麗華導演所執導,內容主以探討過去臺灣在經濟起飛之時,總有一批「月亮男人」,出現在最高大樓(101大樓),最深礦坑(海山煤礦等礦區),最遠海上(遠洋漁業),最邊緣國度(國家農耕隊)等;這些「月亮.男人」默默付出的背後,也是臺灣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該片透過莊導演長達21年的拍攝歷程,以臺灣阿美族青壯輩男性族人為主角,深刻紀錄其如何為了家庭,奔赴國內各大城市如高雄、臺中及雙北等地,以及身處在101大樓、海山煤礦等危險環境中工作,甚至遠赴國外,從事遠洋漁業以及農耕等故事。

紀錄片中,莊麗華導演以時空交錯的剪輯手法,在片中細膩地呈現這些默默辛苦付出的「月亮.男人」,如何遠離家鄉去工作與真實的生活。其中,莊導演更紀錄了2002年3月31日大地震當下,阿美族青壯輩男性族人身處在101大樓興建期的工作狀況,通過現場畫面和當時族人的親身經歷,讓觀影者切身感受到地震當下,身處在高樓建造時工作的艱辛、震撼與恐懼。

此外,莊導演亦精彩補捉了影片中所受訪的阿美族男性族人的生活,一路走來,從部落到都市叢林,再回到部落。而對於這些長期在外工作的族人,付出的是喚不回的青春,以及面對文化傳承的式微,與失去母語的失落。片中受訪的阿美族男性族人亦說道,物質豐富後的部落,文化卻變得貧乏了。因此,莊導演在片中不僅紀錄了男性族人過去在外、與現在返鄉的生活,也同步紀錄了阿美族人的信仰、文化祭儀以及生活模式的變遷。莊麗華導演在映後也談及,整部片希望透過鏡頭,保有及傳遞著部落過去已有的、逝去的,以及現在仍保有的生活、文化與傳統。

接著,莊導演在紀錄片放映後,在與現場師生以及社區民眾互動中,亦提及《月亮.男人》片名的由來。因為傳統阿美族屬母系社會,男性與女性在家庭與部落中分別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對比母系社會由女性繼承財產家業,以及支配家族事務的「太陽」,「月亮」則是夾雜在現代父系社會中擔負家中經濟與部落公共事務傳承與訓練的男性。

《月亮.男人》不僅是一部紀錄片,更是一部在時間洪流中,能深刻觸及臺灣經濟發展過程中被忽略與失落的一環。它讓我們看到原住民族在現代社會中努力保持文化身份的不易,同時也呈現了他們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所面對的文化和經濟生活的抉擇。這部影片已成為一部關於原住民勞動史的生存、文化認同、自省和傳承的重要文獻;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一面鏡子,讓我們重新審視自身對於原住民族文化的認知與態度。

活動最後,莊導演提及,此部紀錄片於2022年也獲選為原民電視台「我,存在—勞動故我在」系列影片播出。莊導演說,正因為這些生命故事的歷歷在目,在拍攝過程中,她亦盡一切傾聽並觀察受訪族人的言語與肢體語言,努力真實地呈現他們當下的生活狀態和內心感受。本次活動就在莊導演侃侃而談的分享中,與在場師生以及社區民眾思考反芻中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