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社科院USR計畫致力於探索大學在超高齡社會下的角色,提出以3種方法(Establishment、Engagement、and Empowerment)應用在5個人口群(學生、長者、據點、跨校、全國),並結合師生發展出36項方案。其中針對據點的方案,包括與鳶山協會合作,共同培力三鶯土樹四區的長者據點,也透過線上群組,進行跨校共學,透過多方學習以促進彼此之合作,並精進團隊的方案與服務品質。
2023年11月30日新北市社會局土城社福中心舉辦「友力守護三城親」會報,邀請三峽與土城24個單位,以「老幼及青銀」為主題進行交流,並討論明年度相互合作的可能。在進入討論前,由實踐大學社工系黃珮玲助理教授分享政府未來的目標,指出在新版的「高齡社會白皮書」中,政府提出「建立健康、幸福、活力、友善的高齡社會」,分為四個項目,「健康生活」(提升長者的健康時間、提高生活品質)、「幸福家庭」(促進世代共融、永續長照服務)、「活力社會」(促進多元參與、提高長者自我價值)、及「友善環境」(消弭高齡歧視與障礙、普及長者支持網絡)。
黃教授也提到「社區共生」的概念也被政府納入白皮書中,社區共生強調「四助」,即「公助」(由政府提供長者相關服務)、「共助」(既有之勞健保之老年給付或老人年金制度)、「自助」(培力長者,讓長者從被服務者轉變為服務者)、「互助」(機構或單位相互協助,共享資源,提升彼此服務之品質);政府更重視「自助」及「互助」兩個環節,希望能透過在地機構,對長者進行培力、協助,以提升對長者的照護品質。
黃教授表示,未來政府會愈加重視青銀共融,要執行青銀共融並非單純將學生與長者放在一起,就算是青銀共融;如果只是單純把兩個族群放在一起,並沒有設計合適的方案內容,只會徒增雙方的敵意。因此要從甚麼主題切入,這是每個欲執行青銀共融的單位需要注意的環節。
黃教授介紹完之後,眾人以地區為單位分為2組進行交流,北大社科院USR計畫所推動的「北大玩具節」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方案,同組的單位除了主辦的土城社福中心之外,玩具銀行、伊甸早資中心等,都已經是既有的合作對象。而伊甸早療中心也分享與USR計畫合作的方式,提到在玩具節的現場擺攤,也可以完成她們的KPI,是一個雙贏的合作模式。
弘道老人基金會袁燁輔導員得知玩具節的主題是老幼共玩,也表示希望明年能有機會一起合作,由於弘道在三峽並無固定的據點,多是仰賴在地長者居民擔任志工,才能推動家戶拜訪的任務。袁燁表示,若明年能夠有機會參與,希望能推出讓長者有興趣的遊戲攤位,增進長者參與的動力。
伊甸早療資源中劉芷玲督導心也針對今年參與玩具節提出新構想,劉督導表示,明年可以在遊戲設計上,加上親子運動會的概念,讓部分遊戲攤位難度提升,需要親子的參與才能通過,這樣就能避免遊戲過於簡單,使家長的參與度下降,同時也能增加遊戲的趣味性。此外,也可結合樂窩協會的拳擊隊,開設一個拳擊體驗活動,讓親子能夠同樂。
最後,由黃教授進行總結,黃教授點出許多單位會讓長者為師,發揮長者的專長去教導國小生,也是一個可行的方式;除了直接聯繫國小之外,也可以透過活動接觸家長,若家長也有興趣,也會帶孩子參與。黃教授也說,許多單位也都在發想新的方案,新方案若要成功一定要先試辦,先試辦、培力長者、再推動,比起直接推動更容易成功,也更能建立長者的自信心。
最後,黃教授也提到每個單位的資源與人力都十分有限,如何透過一場活動達成眾人的KPI與目標是至關重要的,也能讓每個單位以最精簡的人力及物力,達成最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