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趨緩的時代,國內外旅遊業開始蓬勃發展,想要獨樹一格更是頗有難度。臺北大學研發處新創產學發展中心於11月24日邀請樂亞旅行社之永續企劃部黃翔威經理,分享他在旅遊業的經歷與永續發展的觀點。講座中,黃翔威深入探討了永續旅遊的重要性,以及樂亞旅行社在推動永續旅遊方面所做的努力。
「為什麼世界需要永續行動?」黃翔威在一開始先提到了現今最熱門的永續話題,強調永續旅遊已成為全球趨勢。他指出,企業原本是為了自身永續發展而採取永續行動,但隨著時代演進,漸漸的變成以環境永續為目標,全世界並肩合作執行。透過SDGs蛋糕圖、CRS社會企業責任,黃翔威說明永續之重要性,並提到永續報告書中TNFD(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對於生物多樣性的強調,增進參與者對永續議題的理解。
黃翔威分享了樂亞旅行社在永續旅遊上的實踐,強調「以人為本的設計概念,與ESG結合後,對於環境、在地居民的生活影響最小化」是他心目中的永續旅遊。透過魚骨頭的架構,以負面及正面兩種對立面向闡述旅遊的問題點、解決方式,例如:日韓旅遊中遭遇的消費強迫或是建立與在地歷史毫無相關的造景建築,都是旅遊被認為不永續的理由。
從整體環境開始拉近,黃翔威提到「地方創生」之重要性,也說明地方創生不等於觀光旅遊,但卻能增加後者之價值,讓旅程的深度增加,更加深記憶點。因此,與地方業者連結很重要。在合作的過程中,黃翔威強調合作的態度應該是真誠而非單方面的「我們來幫助你」來進行田野調查,與地方居民產生情感連結、紀錄歷史故事,拉近彼此的距離,才能與各村落攜手完成地方創生。同時,他提到在實踐永續旅遊的同時,找到商業模式至關重要,因為僅有滿腔熱血是不夠的,如成效不彰將降低參與者的意願。
「做地方創生不能像放煙火,要有品牌概念才能存活下來」,黃翔威分享了基隆和平島的地方創生案例。起初,和平島只有一個最熱門的觀光景點,但由於地方居民認為這樣並沒有帶來經濟效益及實質好處,因此公司開始邀請民眾一同參與各項活動,包括工作坊、座談會,以及與在地商家合作製作文創商品。這些努力成功帶動了地方整體的蓬勃發展,同時也開創了「文化路徑」的有趣實踐。
在黃翔威看來,永續旅遊的關鍵主題是為了提供旅客美好的旅行經驗。他強調,必須根據客戶的需求來客製化排程,並將旅行與生活相關聯,實現永續旅遊的目標。他警告說,不應該為了追求環境保護而犧牲旅行的樂趣和輕鬆感。
在講座的最後,黃翔威經理讓同學們分組進行了「內功心法」的實踐,鼓勵他們選定地點、設定目標受眾、寫下食宿遊購行之元素,並將這些元素拼湊成一趟完整的旅行。有同學規劃給年長者到桃園大溪的美食之旅,也有人籌辦給都市青壯年到山林放鬆的輕快行程。透過彼此的分享,大家能互相交流永續的作法,以及如何帶給地方更多回饋。
黃經理提醒同學:「在規劃旅行時,應該想著以人為本,學習著放慢步調來享受每個文化景點的背後故事。」更鼓勵大家在大學時期多多學習技能,並帶著專業知識回到故鄉,當個人才,而非單純的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