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大三鶯走路節」圓滿成功!感謝參與本次活動的好朋友們,一起讓走路變好玩!
由本校海山學研究中心、三鶯社區大學及新北市立北大高級中學辦理的大三鶯走路節,每年設定不同路線,邀請社區及本校師生,以徒步健走的方式探訪大漢溪畔的自然與人文。邁向第11年的走路節今年更是大進化,分成「福源山路線」及「鶯歌溪路線」兩個路線,兩路最終在新北市立美術館相會。
特別的是,此次本校永續創新國際學院華語中心、創新華語文教學學士學位學程及智慧永續發展與管理英語學士學位學程等三個單位,亦共同帶領10多位外籍同學,在李柏翰主任、趙雪君主任、王佳惠主任及老師們全程陪伴下,參加了鶯歌溪路線,藉由「走讀」,深入認識海山地區的在地文化。首先,第一站來到了今年建廟滿280年的「壽山巖觀音寺」。此廟建於清乾隆時期,建廟已逾百年,香火仍然鼎盛,在導覽老師講解過程中時不時就有當地民眾前往參拜。壁畫、浮雕雖然歷經歲月,但還是看得出工匠們精巧的技藝以及匠人精神。臨走時,廟前的石碑上還躺了一隻小白貓,就像是在跟夥伴們說再見呢!
接著跟隨隊伍來到了「千禧新城」以及「眷村故事館」。全國共有909個眷村,其中在龜山地區就有八十幾個,「千禧新城」就是其中一個。眷村故事館中陳列的都是國民政府遷臺初期一般百姓的生活日常,進入眷村故事館彷彿進入時光隧道般,空氣也變得不太一樣了呢。之後來到了素有當時的台北101之稱的「曹家洋樓」,洋樓是三層樓建築,在當時可是相當嶄新的建築,聽著導覽老師的介紹,曹家人當年的光景彷彿出現在眼前。參加學員在二樓的陽台、圍牆邊合照,重現舊照片中同樣的場景,一種不同時空間的對話在此地發生。
此次活動的導覽老師十分用心,特地幫大家預訂了想買也買不到的「金時代香頌麵包」,濃郁奶香加上內裡的鹹奶油內餡,配著「益成茶行」的好茶,讓人一口接著一口。午餐時間來到了「中湖里活動中心」,中湖里游里長與里民一起合作,準備了豐盛的午餐讓走路節的大家享用!吃飽喝足後,眾人參觀了游姓家族在清光緒時期所建的百年土地公廟,廟地對面就是墓地。據導覽老師說,因為此地環山的地形,像一顆珍珠鑲嵌在此,是風水寶地,因此神鬼都在爭地。接下來就來到了「金包珠巷」以及「游家古厝」,看著古厝屋頂上的花磚,能想像游家人的無限風光啊!
隨後眾人來到了鶯歌陶瓷老街,欣賞了許多樣式精美的陶瓷與食器,也有許多民眾親自體驗拉坏、捏陶。職人的精神在陶瓷老街處處可見!最終山線與溪線的民眾在北美館相聚,一起坐下休息,吃著熱騰騰的水煎包。雖然當天走了好多的路,但大家的臉上沒有半點疲態。這段旅途中不僅身心靈滿足,也聽了許多在地的故事,踏著古人當年開墾的土地,心中懷抱著許多感恩。
看完了這麼精彩的紀實,今年沒跟上是否覺得遺憾呢?沒關係,「大三鶯走路節」年年都有,期待明年再跟大家一起走路、一起聽故事。2024大三鶯走路節,我們明年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