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社科院USR計畫以超高齡社會作為核心議題,思考在超高齡社會下大學所能扮演的角色,其中並以培力的方式,鼓勵大學生研提方案投入高齡議題,於正規課程之外,自組學習團隊付諸行動。而自學行動方案也可分為三種類型,第一型為學習型,針對高齡主題進行學習和培訓等;第二型為服務型,係針對高齡需求推動在地服務;而第三型為協力型,由學生與銀髮族共組團隊進行交流和共學等。
經過徵件之後,目前已有6組學生團隊參與超高齡自學行動,包括學習型1組,由社工系學會舉辦的「議題咖啡廳」;服務型有2組,分別是公行系學生推動的「青銀歡唱共樂方案」,以及社工系學生推動的「高齡助人工作者的多元樣貌」。另學習暨服務型則有2組,分別是北大管樂團推動的「管樂團社區服務暨重奏音樂會」,以及晨星鋼琴社推動的「青銀共學下的音樂饗宴」。而學習暨協力型也有1組,是由社工系學生推動的「『輪』到你來DIY」。本次徵件計有6組同學提出,均獲得補助執行,也邀請有志一同的學生們繼續提案申請。
方案一:議題咖啡廳
此方案由社工系22名大二生及33名大一生共同推動,執行方式是由大二的系學會成員引導大一同學認識社工系,以及超高齡社會議題。學生設計「議題咖啡廳」活動,以認真且輕鬆的方式討論高齡議題,將社會工作以及對高齡化的的關注傳承給大一學生。
有感於臺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因此「議題咖啡廳」以高齡議題去做發想和討論,討論的議題有六項,分別為「超高齡社會來臨,對於國家的各種影響」、「大學端應該採取怎樣的行為和措施,以因應超高齡世代」、「高齡化社會下,社會工作的樣態和面貌」、「失智症之預防」、「老年憂鬱症產生,迎接家中的成人衰老,如何陪伴其度過晚年歲月」、「學生們對於青銀共學的看法」。系學會將會把討論的內容蒐集起來,提供給社科院USR團隊參考,同時也收集參加者對於新進創刊號《學老誌》的讀後感。
方案二:青銀歡唱共樂方案
這項方案是由4位公行系同學共同推動,同學對USR計畫「活躍老化、青銀共學、年齡友善」的宗旨十分認同,學生也回想到過去在公園、遊覽車上長輩們對歌唱的熱愛,認為「音樂」是青銀間交流的橋樑,雙方能打破年齡隔閡,透過音樂去認識不同年代的風貌及文化,不僅能增加青銀交流的機會,也可拉近因世代不同而產生的距離。
此外,研究發現唱歌可以給人們的身心健康帶來一系列的好處,如改善人們的精神健康、促進社交互動、減少孤獨感、提高肺活量,以及幫助失智症患者可以更好地應對生活的種種挑戰。因此這項方案由4位學生與4位長輩一起執行,學生準備了3項主題「求學、初戀、婚姻」,讓長輩與學生一起分享彼此的故事,並共同演唱自己覺得最適合這三種主題的歌曲,也讓青銀世代以歌曲橫跨50年的時空,分享雙方的生活。
方案三:高齡助人工作者的多元樣貌
這項方案是由3位社工系碩士班的同學推動,其中有兩位學生已在高齡領域投入三年,在大學及碩士班中也積極參與社科院USR計畫,對計畫的理念深感認同。同學們也共同創立「小步創意行動」,以線上廣播以及社群媒體的經營,使對助人工作、社工有興趣的高中生、志工、大學生,得以有一個可近的管道認識社會工作。學生們認為高齡服務深具潛力,不僅限於現行在長照領域的社工工作,而更具有發展性與可能性,因此期待透過行動方案,讓年輕世代的助人工作者,能對於高齡助人工作的想像有更多元的看見,以促使青世代願意踏入高齡的服務中。
此方案將會執行六集線上廣播節目以及兩場實體論壇。實體論壇的舉行上,預計與北大社工系系學會合作,由於本行動方案的受眾為對於助人工作有興趣的大學生或志工,因此透過社工系學生參與活動的籌備,也有助於促進社工系學生對於高齡服務的認識。此方案也與「小步創意行動」合作,將線上廣播的 podcast 節目六集置於「三步去哪裡」的網路平台中(apple podcast、spotify),作為媒體露出來源,且兩場實體論壇也會在小步創意行動之社群媒體 IG、FB 進行宣傳。
方案四:「輪」到你來DIY
此方案由社工系5位大二生共同推動,學生認為大部分的人對長輩的印象是沒有生產能力,或是較無自主學習能力。但秉持著「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學生希望可以開展出更多創意的想法,讓高齡輪椅者顛覆以往大家對他們的想像。透過學習新事物,可以活化大腦,進而增加記憶力。也期盼長輩可以活化自身的身體,而不要對自己沒有自信。
在心理學裡,有一名詞稱作「心流Flow」,也希望可以讓高齡輪椅者在藝術裡產生心流,啟發他們開啟新的生活,並在未來可以自主學習。學生預計將高齡輪椅者分組進行活動,活動有「禪繞畫、似顏繪、奶油黏土」三項,最後在營隊的第四天(11/17)於行政大樓前舉辦成果展,不僅促進高齡輪椅者與社區的互動及連結,也提升高齡輪椅者的成就感。
方案五:北大管樂團社區服務暨重奏音樂會
北大管樂團自2018年以來,便與社科院USR計畫保持合作,共同辦理及執行多場社區表演,並於每年嘗試不同的合作方式,獲得廣大迴響,如2023年5月13日,北大管樂團受邀前往位於關西的身障福利服務中心進行公益演出,也參與森林音樂會,以音樂與輪椅族的長輩們同樂。透過這些活動,幫助團員們認識與接觸到不同的弱勢群體。
團員有感於公演及音樂服務對於學生的學習有所助益,北大管樂團再度提出自學行動方案,希望透過演奏音樂的方式,一方面鼓勵長輩走出戶外,以音樂作為互動的媒介,創造銀髮友善的生活環境;而另一方面,也藉由這些表演,讓團員能夠擁有更多的演出經驗,並嘗試平時較少接觸、需要更多演奏技巧的重奏形式,有助於在日後的演出有更好的表現。
北大管樂團預計進行4場演出,第一場在10月20日之五五樂集登場,第二場於11月18日上午至台北榮民之家公益演出,第三場同樣在11月18日下午於北大心湖會館旁表演,第四場預計將於12月16日結合聖誕點燈一起舉行。
北大管樂團的同學期待,透過此方案為北大校園及三峽地區提供更多欣賞音樂的機會,並藉此鼓勵長輩走出戶外,促進長輩與人互動及身心健康。同時,藉由重奏音樂會能夠讓樂團成員提升演奏技巧,以及接觸不同的曲目風格。而未來也將持續嘗試走出校園,將表演場域擴及社區據點,以延續本計畫服務社區及高齡族群的精神。
方案六:青銀共學下的音樂饗宴
此方案是由晨星鋼琴社推動,學生們考量到臺灣社會即將轉變為超高齡社會,學生也看見家裡的長輩在退休後社會參與度大大降低,看著身邊的長輩在家中逐漸衰老,學生認為有必要打造一個能夠讓學生與長輩能共同學習的環境。學生們看見社科院USR團隊在5月舉辦之森林音樂會,認為此類音樂活動時間正適合此族群,且展現給高齡輪椅族的曲目門檻較低,能讓不同程度的社員皆有表現機會。
另學生預計在11月14日舉辦講座音樂會,邀請臺南藝術大學音樂系助理教授林晏馳舉辦講座音樂會,邀請社區長輩與學生一同上課學習音樂知識,期望透過青銀共學為長輩創造健康老化的良好環境,一方面促進社會參與,二方面讓長輩在面對老化時有多元的學習管道。以青銀共學促進跨世代的交流,打破世代間的距離。另外,學生也將於11月17日於五五樂集登場演出,透過懷舊歌曲刺激長輩的記憶,促進長輩的健康,也同時達成宣傳晨星鋼琴社之目的。
社科院USR團隊在2020年執行教育部UFO計畫時,曾推動學生自學方案,並輔導4組學生執行方案,讓學生們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選擇主題去執行,對學生學習有極大的助益,因此於今年再度推動學生自學方案,讓學生透過自學提升學習成效。對自主學習有興趣的同學們,也可以參考上述六個案例持續投案,社科院USR計畫仍將給予輔導並補助。
徵件辦法請參考:https://tinyurl.com/yplt4u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