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三)近午時分,新北市大豐有線電視新聞台前來學務處,採訪關於本校「心理假」之實施情況及學生反應。
有鑑於近年學生因情緒困擾衍生之校園不幸事件頻傳,學務處111-2學期學生事務會議,由生活輔導組及學生會共同提案修訂「國立臺北大學學生請假規定」,增訂「心理假」假別,共同關注校園學生心理健康議題。經學生事務會議全體委員慎重討論照案通過,並簽請校長核定,於112學年度正式施行。學生因心理不適,得向授課教師申請心理假,無須檢附證明文件。
胡中宜學務長受訪表示:現今大專院校學生心理健康的議題增加,從本校諮商中心統計110及111學年度,學生主動求助或個案轉介的類型,主要包括嚴重情緒困擾、精神疾病、自傷危機、學習壓力或是家庭議題為多數。心理假之提案目的如「生理假」的設計概念一般,不僅為情緒低潮的同學有個喘息時間,系統透過發出關懷信件,提供減壓方法及學校諮商線上預約網址、相關社區心輔資源,讓校園有需求的同學都有自我覺察的機會,得以短期喘息;並藉由短暫時間空檔,正視自身議題、主動採取行動,讓自身成為最好的治療師和陪伴者。本校心理假,每學期以5日為限,當學生申請心理假,將同步寄發關懷信函,提供同學相關諮詢管道;若學生於當學期請滿3日,亦請班導師優先關懷。心理假實施截至目前,總計104人提出申請,顯見具有實際需求;其中請假滿3日同學,學生諮商中心業已同步通知導師優先跟進關懷。本校亦配置各學院專責輔導人員、導師系統,並結合鄰近三峽恩主公醫院精神科醫師群入校諮詢服務,建構相當完善之學輔資源。
「心理假」除了可以是一項求助方法之外,相信亦可一步步培養學生的心理韌性,以及讓心理健康去污名化的重要跨步。心理假非僅為請假規則之修訂,能否提早察覺學生的心理需求才是關鍵。期許透過心理假的實施,促使學生檢視自我心理狀態、增進情緒感知,提升心理韌性。尤為要者,藉由申請心理假,使學生得以自我覺察高壓情緒及舒緩心緒之機會,以減少後續憾事發端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