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臺北大學與中興大學互動,中興大學詹富智校長、興大校友總會理事長莊嘉郁等一行人前來拜訪,由李承嘉校長、校友總會理事長林錫埼等人接待。除了校友們互敘情誼,並期望兩校日後能有更多合作及交流。
歡迎詹富智校長等人首次來到臺北大學,李承嘉校長提到,中興大學和臺北大學關係深厚,雖然目前已是各自獨立運作,但仍持續保持聯繫,尤其是校友的部分更是如此。「相較於中興法商時期,臺北校區校地較為狹隘,自從三峽校區成立後,有著更大的校地,在歷屆師長努力下,發展成大學城,臺北大學則是這個大學城的核心,這個大學城是全臺唯一成功的大學城。」相對於中興大學的悠久歷史,臺北大學展現出新學校的另一番風貌,兩校雙方未來如何合作,他歡迎雙方共同討論。
民國75年畢業於中興大學,再回到興大任教的詹富智校長認為,兩校可經由漸次互動,再來進一步探討如何合作。「我自己是校友,李校長也是校友,我們都是拿中興大學的畢業證書。」他認為兩校具有互補性,相信將來一定能有非常好的互動關係。
民國69年畢業自中興大學,興大校友總會理事長莊嘉郁說,自接下理事長一職後,他和林錫埼理事長見了面,「兩校的校長和理事長都是中興大學畢業,我們第一個任務,就是要拉近雙邊距離。」莊嘉郁理事長特別拿出一份民國98年由兩校校友總會所簽「締結姐妹會盟約」,載明兩會基於共同背景與理念,共同服務會員,並保持密切聯繫。現今雙方共同齊聚一堂,也一起回顧此一重要歷史。
「雖然說兄弟登山各自努力,但雙方仍具深厚的情誼。」北大校友總會理事長林錫埼先以臺北聯合大學系統為例,北聯大系統結合臺北大學、臺北科技大學、臺北醫學大學和臺灣海洋大學,四校共辦活動、分享圖書資源、學生互相選修課。「這四校原本並無關係,卻能有密切結合,幾乎可以看成是同一所學校了。而北大和興大兩校深具淵源,各有所長,也可互補,更讓同學可以作跨領域學習。」他認為,雙方不僅是行政事務,更可就雙方課程,來作更進一步的安排。「兩個學校說遠不遠。」他特別從校友身分,期望透過校友力量,讓兩校交流更加密切。
曾獲本校傑出校友,擔任經濟系系友會第17屆理事長、校友總會理事及顧問的楊鴻銘學長,為感謝他不遺餘力贊助校內事務,包括深耕圓夢獎助學金、烏克蘭學子希望助學金,以及捐助經濟系史館等。特別由李承嘉校長頒贈獎座,感謝他為學校的付出。
會後,李承嘉校長引領興大貴賓至圖書館校史室參觀,校史室所展示中興大學法商學院時期校服、文書檔案、歷任校長資料等,也讓詹富智校長等人駐足,雙方與會者也在簽到本上共同簽名,以另一種形式,表達兩校共通歷史淵源的特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