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跳到主導覽列
主選單錨點
主內容錨點

訊息

GENERAL.
首頁訊息

【USR】香港浸信會13人蒞校交流高齡服務

依據聯合國《2023年世界社會報告》顯示,臺灣將在2050年成為全球第6老化的國家,屆時65歲以上人口將達總人口的35.3%;而香港老年人口則在2050年更將達到40.6%,成為全球人口老化程度最高的地區。鑒於台灣與香港都將面對社會嚴重高齡化問題,如何發展方案服務高齡社群,已成為社會工作專業的一項挑戰,也促成香港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簡稱香港愛羣)一行13人,於2023年9月7日參訪社科院USR計畫,透過跨華人社會的經驗交流,交換高齡化問題的解決方案。

 面對超高齡化的問題,國立臺北大學社科院USR計畫早在2020年便開始探索,思考高教機構如何回應超高齡社會,並在此洪流中能扮演何種角色?經過多年的沉澱與思考,規劃出3E行動方法(Establishment、Engagement、and Empowerment),應用於5項人口群(學生、長者、據點、跨校、全國),並發展出出嶄新的「前瞻超高齡的大學3E行動計畫」,針對15個行動介面,以36項方案展現高教機構對超高齡社會的可能因應。

 當日交流由USR計畫共同主持人劉素芬教授主持,劉老師本身也是臺灣復元優勢觀點社會工作學會理事長,長期投入以優勢觀點用來服務高齡,強調培養高齡者自主的能力,而不是僅擔任受照護者的角色,因此也以台灣的服務經驗與香港愛羣相互交流,分享優勢觀點於實務上的應用。活動開始前,劉教授先讓計畫團隊介紹社科院USR計畫的主要內容,讓香港愛羣的來賓認識USR計畫所注重的「學老及培力」兩大重點,尤其本校今年新成立了「高齡與社區研究中心」,更讓USR計畫與中心可以有更多的協力。

接著劉老師也分享如何應用優勢觀點於高齡與社區服務,提到在推動優勢觀點方案時,會與課程結合,並以青銀共融的方式呈現,讓高齡者與學生共同完成一項作品或成果,讓高齡者從過程中重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不僅於此,並因此培養高齡者自主之能力。而在執行方案時,也會注重高齡者、社區、學生三方的感受,確保方案的進行都能符合各方的期待。

例如先前在推動「青銀相伴方案」時,長輩原先擔心大學生對老人沒興趣,但在過程中長輩和大學生相處愉快,到結束後依依不捨,最後在群組說未來希望還能參與類似活動。而學生也在過程中翻轉對老年的看法,也認識到「沒有哪一個年齡層是絕對的最強」,長輩的優勢在於時間所累積的智慧,而學生的優勢在於未來還有許多時間實踐夢想的可能性。

此外在2019年,也與北大公托中心合辦「啡長樂市集」,此方案是為了讓失智或失能長者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復健,希望藉由打造成戶外咖啡廳,邀請社區居民同樂,一來協助長輩建立自信心,延緩長輩失智、失能的程度;二來也讓長輩與社區建立更深入的連結,達到敦親睦鄰的效果。在活動結束後,許多失智長輩的家屬也提到,在活動結束後的那一週,長輩們都非常開心,也非常好照護。

接著由通識中心林子晴老師分享與劉老師合開之「藝術輔療課程」,這個課程便是以「優勢觀點」為基礎所發展出的課程,運用藝術(音樂、戲劇、藝術、園藝、舞蹈等)媒介,為高齡者進行個別或團體輔療性活動,透過多元化的表達性藝術,激發其活躍老化。

香港愛羣在聽完兩位老師的分享後,也向眾人介紹愛羣在香港的優勢觀點實踐,與北大經驗不同的是,香港愛羣的服務對象為具精神疾病之青少年,透過身心健康管理、生活技能訓練、人際關係訓練及個人成長、個人生活規劃四項方案,讓服務對象能一步步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並能幫助其他人培養獨立自主之能力。

本次交流以「優勢觀點」為方法依據,探討如何用於服務高齡者與精障青少年,核心精神與USR計畫所注重的「Empower」一致,都是在激勵服務對象發揮隱藏的優勢與特質,設定目標盡力完成,以避免陷入自我認定失敗、悲觀、無助、無力、放棄的負面想法,更從過去只是單向的服務案主,到促成案主的自覺、自信、與行動,從而超越了自我捆縛的困境。期待未來優勢觀點與培力賦權的理念,可以應用到多元的高齡服務方案中,讓長者也能貢獻己力,服務他人,並維持身心健康,以達成健康老化、活躍老化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