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大學社科院USR計畫今年度成立「高齡與社區研究中心」,帶動樂齡社區報也將更專注於超高齡的趨勢。本期回顧了上半年重要的活動,包含「北大玩具節6.0」與北大高中特刊、健康學老工作坊線上公開、尖點贊助巡迴書庫圓滿落幕、青銀共居關懷榮家、高齡電影導覽「去看小洋蔥媽媽」、石賡執行長「李白的別樣人生」、及鳶山協會「長者運動指南」培力課程等,重現計畫上半年豐富的活動內容。
『北大玩具節』今年邁向第六屆,每年結合北大師生、玩具圖書館、以及在地夥伴,利用二手玩具設計遊戲攤位,不只減少垃圾量,也讓二手玩具為兒童與長者創造美好時光;今年也增加懷舊專區、陀螺達人秀、以及土城社福卡拉OK車,讓祖孫三代一起同樂,創造全齡共融的臺北大學城。今年4月中於行政大樓前廣場辦理,雖是風雨生信心,現場參與者也達501位居民師生。許多每年參加的家長表示,因為下雨人比較少,反而可以玩得更盡興。今年度加入北大高中自主學習16位同學,主持人曾敏傑教授也鼓勵高中生從服務中拓展視野;北大高中施雅慧校長也認同透過探究、實作、體驗、反思的學習歷程,提供學生進行生涯探索的機會,認識社工系及性向的探索,也期待這種合作模式能持續下去,一起開創在地就學的好品牌。
等候多時的《健康學老工作坊》,是由USR計畫邀請傑出校友丁桐源,將五場演講剪輯後上傳youtube頻道,將北歐式健走及丁桐源先生成功老化的經驗,可以嘉惠全台長者。丁桐源先生今年86歲,出身金融界,前福邦証券董事長、萬通銀行常董兼總經理,也是北大第二屆傑出校友,是日行萬步已繞地球三圈半的「台灣健走先生」。他道出中老年人的三大憂慮:失智症、肌少症、跌倒骨折,而「北歐式健走」是非常適合高齡者的運動,可以代謝大腦有毒的β類澱粉蛋白預防失智、也可以產生腦內啡抑制癌細胞、強化心臟肌力、增加骨質密度及紓解壓力等不勝枚舉。更詳細的資訊,都可以上《健康學老工作坊》網路影片收看。
尖點科技公司贊助本計畫推動「閱讀健康書庫」巡展,今年5月於尖點公司圓滿落幕,去年9月起,巡展足跡遍及北大特區八個場次,包括六場大型社區、一場養老院、與一場企業。總借閱量達228本,心得卡回收45張,募得書籍達178本。期間透過書展與社區互動,得到許多良性的回應,不只是拓展了USR計畫的在地性,也進而認識了劍橋讀書會、耶魯社區心靈工作坊、京都愛樂社團,更促成聚集長者共同辦理書摘分享會,可以說是以「書」會社區,也帶出更多大學城在地高齡者的能量。 走完社區巡展後,尖點公司為關注員工健康,以及讓同仁了解這項USR 與CSR的在地合作,也贊助本計畫購買約百餘本最新健康書籍,帶入公司讓員工也可以閱讀,展期下來也有43本的借閱量,讓員工可以增進健康知識,也認同公司的公益行動,讓臺北大學城因大學與企業的合作更健康、更有活力。
臺北榮譽國民之家(以下簡稱台北榮家),在疫情稍緩後,再度與社科院USR攜手合作,四月份榮家劉化宇主任率同仁拜訪USR計畫團隊,及邀請五月初來訪,因此團隊邀請青銀共唱自學方案的學生,公行系許丞毅、褚宏品,及北大高中教務主任朱肇維隨行,前往台北榮家參觀,適逢新北市托老互照志工協會為長者辦理歌唱大賽,兩位同學也獻唱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並參觀家史館、養護堂、悠活區(青銀共居),與長輩度過歡樂的時光。另外台北榮家也歡迎對長輩有愛心的同學,只要願意擔任短期志工(男性優先),提供每月20小時的志工服務,就能免費住宿,意者請洽社科院USR計畫。
辛法春老師及橘子讀書會合作拍攝《獨食》影片之後,鑒於超高齡社會的到來,長者的失智、失能問題也將不單單是家庭的問題,將逐漸成為社會上無法忽視的課題,因此辦理《去看小洋蔥媽媽》電影欣賞會,這是一部描寫失智症家庭的電影,是原作岡野雄一的親身經歷,影片中講述63歲的兒子面對自己的母親失智,所面臨的日常生活的變化。雖然失智症是不可逆的疾病,但家人暖心的陪伴,對失智症患者而言也極為重要。透過影片也引發成員們分享自身生命故事,辛老師鼓勵成員們勇於分享,並引述哈佛大學快樂的研究成果,告訴大家勇於表達自我心聲及經驗對自身的益處。「一起學老」!辛老師同時肯定了橘子讀書會的價值及意義,最後勉勵大家勇於面對過往的經驗,並強調了生命的覺察及反思「不要糊裡糊塗的老!」。並邀請大家回到學生時代、共同在暑假時一起來露營,藉此回到過去,探索生命。
今年透過耶魯社區賴素卿主委、翁士元顧問牽線,得以結識美國加州石氏基金會前執行長石賡,辦理「向傳奇人物學老」系列課程,首場次以「李白的別樣人生」為題,現場達48位在地社區長者出席聆聽。石賡首先介紹李白的生平,李白父親是絲路上經商致富的商賈,因此可遊歷四方遍交好友,有「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情。但其官場之路十分艱辛,因祖先曾為犯人,李白出身便與科舉絕緣,也註定不順遂的仕途人生。因他飽讀詩書、精通劍術,在鬱鬱不得志的期間,也寫下無數經典之作,如《少年行》一詩譜出當年官二代們流連風花雪月之景,而《將進酒》亦被現代音樂家改編成搖滾樂,透過搖滾樂的曲風,吐出李白不得志的怨氣-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在石賡先生收集豐富的史料之下,搭配上精心製作的影像資料,導覽李白人生旅途。現場長者也回應「能參與盛會是有福的人,文學、美術、音樂等藝文活動,均能活化頭腦豐富生活內涵,讓我們老得慢、活得好、病得輕。」研究中心未來也將規劃更多「向傳奇人物學老」系列課程,讓專家帶路,進入古人的一生,也領悟人生的智慧。
鳶山協會辦理「長者常見疾病的運動指南」線上課程,聚集新北市30個高齡友善據點,超過百位人員線上收看。講師為「全越運動Xports(北大運動中心)」陶衍勳教練,以「長者常見疾病的運動指南」介紹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質疏鬆、帕金森氏症等常見高齡疾病,及運動應注意的事項。因長者的肌力流失最快,所以可鼓勵長者先嘗試肌力訓練。而帕金森氏症比較特別的是,使用的藥物會有4-6小時的藥效,若藥效剛消退時,患者會容易出現突然「斷電」的反應,在此階段進行運動是相對危險的,需要留意患者用藥狀況。並帶領大家模擬帕金森氏症駝背的動作限制,建議帶領該族群運動時,可以多針對核心及步態的穩定進行訓練。另外中風屬於嚴重心血管疾病,在運動過程中要避免憋氣;若是單側癱瘓的中風患者,可多運用「左病右治」原則進行運動訓練。本次課後滿意度高達4.7分(滿分5分),也滿心期待下次的培力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