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跳到主導覽列
主選單錨點
主內容錨點
訊息
GENERAL.
首頁訊息
【USR】培力長者志工研習手工皂製作

今年度社科院USR計畫將因應「超高齡」作為計畫核心議題,針對5個人口群(學生、長者、據點、跨校、社會),運用3種方法(創建、服務、培力)加以推動,因此共有15個介面需要以方案加以落實推動,其中的2S3E構面,即以長者為對象、並以培力為目的,主要在「促使長者增進學習、健康與權益意識以避免失智失能」。在7月11日(週二)藉定期舉辦食物森林志工會議之便,由辛法春老師規劃辦理了志工研習活動,邀請新加入食物森林的成員束蓮芳大姊,帶領20位長者用食物森林的作物─芳香萬壽菊,來製作手工香皂,也培養長者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並相互交流種植的心得。

計畫團隊發現2014年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心理學家Denise Park的研究,得知若長者能跳脫舒適圈,積極去學習新的知識或技術、或是教導別人,對於記憶能力的強化將極有助益,記憶力的進步是停留在舒適圈中學習者的6倍之多。因此計畫團隊比起一般只是服務長者,更期待看到長者能從中學習、提升自我,甚至以行動回饋社群與社區,而不是只被動的接受服務。

辛法春老師所帶領的食物森林,正是長者不斷學習的最佳場域,大家學習不同植物的特性、種植方法、與經營之道,都能讓長者不斷的學習,而新成員的加入也讓舊成員能擔任導師,帶領新成員熟悉食物森林。辛老師提到「食物森林不只種植也在種人,考驗大家應變能力,思考能力,規劃處理能力,訓練大家發現問題、面對問題、解决問題之能力。」例如幾年來依照天氣狀況與植物所需,如何排班澆水幫助作物成長,都是一件不小的挑戰。而在面對蔓蔓雜草,辛老師也購買了割草機供長者使用,但有些長者看到割草機便敬而遠之,不願嘗試,卻也有長者使用的十分上手,辛老師也特別讚賞78歲的青福姊,年事雖高卻還非常靈活運用頭腦去面對問題、解决問題,正是眾人學習的楷模。

束蓮芳大姊本身就喜歡製作手工香皂,因此受辛老師邀請於7月11日擔任老師,教導長者們製做手工香皂,手工香皂製作需使用到氫氧化鈉,因此開始前蓮芳大姊很仔細地跟大家說明流程以及注意事項,並認真的一步一步引導長者完成各個步驟。

氫氧化鈉溶解步驟由較具經驗的蓮芳大姊完成之後,立勇大哥則擔任蓮芳大姊的助手,協助在製作皂液時需不停地攪拌,此一步驟也讓各位長者輪流參與,每個人輪流攪拌直至皂液變得跟美乃滋一樣濃稠後,將皂液倒入模具之中,放置兩天後再將半固態的香皂切割成12等份,並靜置1個月就可以使用了。

完成到置入模具之後,聽到蓮芳大姊說還要1個月才能使用,眾人意外也難掩失望之情,大家都十分期待能夠立刻使用自己製作的香皂,但無論如何,能夠善用食物森林的作物產出可用的香皂,參與製作手工皂的長者們都十分興奮,過程中大家展現對於學習新事物的熱情,每個人都十分投入。而蓮芳大姊事後也表示,希望未來有機會再辦理手工香皂的工作坊時,本次參與的學員也能擔任種子老師,協助教導其他人製作。

為達到培力的目的,這學年USR計畫針對長者更強調主動性、積極性、學習性、組織性與回饋性,包括閱讀健康方案更強調說出來與大家分享知識,以及將健康知識落實成為生活中的習慣;同時橘子讀書會長者也十分認同「大學城」的理念,主動鼓勵大家捐款,希望未來能捐建一座公共座椅來回饋臺北大學。而這幾年來計畫團隊也見證到長者社群的重要,這些自動自發吸引相同學習興趣的長者群體,例如讀書會、音樂團體、運動團體、表演團體等,透過更組織性的運作,以及更具學習性的學習,再加上適當的社區表演和參與,對自己、對別人、對社區都帶來莫大的助益,USR計畫也會在這個方向上,繼續聯結、育成、媒合、和合作,讓大家透過學習和參與,真正落實健康老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