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USR計畫為促進大學與社區的連結,在大學耶魯社區賴素卿主委的促成之下,邀請遠雄八大社區的主委與物業經理共18人,於6月14日(週三)上午,在社科院辦理了「大學責任與社區經營座談會」,由賴素卿主委與計畫主持人曾敏傑教授共同主持。會中參與的遠雄八大社區包括了遠雄耶魯賴素卿主委、大學劍橋胡大元主委、大學風呂許振卿主委、遠雄哈佛徐欣華主委、遠雄碧蓮天何信良主委、翡冷翠李玉書主委、大學京都林長生主委、及紫京城陳怜利副主委等人。這也是因疫情中斷之後,首次重啟八大社區的主委會議,更利用這個機會,由曾敏傑教授回顧了六年來與遠雄八大社區的活動紀實,讓新任的主委們可以延續過去大學與社區的合作。
會議的上半場,由曾敏傑教授分享國際知名大學,為因應超高齡社會的到來,逐步轉型成全齡大學的案例,例如美國加州史丹佛大學即將於2025年朝向全齡大學發展,也呼應美國高齡學學會的主張,讓高齡者也能夠進入大學學習,並透過青銀共學促進年齡友善的社會,以消彌世代間的隔閡。鑒於高齡化勢不可擋,個人、家庭、社區、大學、社會與國家,都需要及早因應,因此社科院USR計畫便思考在高齡化的必然下,「大學如何回應超高齡社會的到來?」、「在超高齡社會下大學與社區該如何改變?」,並透過USR計畫提出一系列的實驗性解決方案,並獲得教育部的補助。
此外,為推動臺北大學城的理念,社科院USR過去也執行一系列的大型活動,如北大玩具節、聖誕點燈音樂會、北大管樂節、音樂友善接待等活動,都讓社區居民與校園的關係更加友善。也藉由各式活動,創造了北大師生與在地居民間的共同回憶,不只塑造在地居民對臺北大學城的認同,也讓校內學生更加認識在地,進而達成北大與社區間相互融合的理念。
會中翡冷翠社區的李玉書主委也提問到:「過去活動的參與者年齡以兒童為多數,高齡者相對較少,未來可以如何提高長者的參與,同時讓資訊的管道可以更加暢通」。曾教授也回覆說:「大學和社區之間資訊的流通一直有些障礙,大規模的活動也較難掌握參與的人數,而小型的活動,多數是透過計畫內的Line群組來宣傳,而大型的活動則主要透過三個約500人的在地群組來宣傳,包括我是三峽人、北大特區互聯網、與享想社群等。」由於遠雄八大都是大型社區,每一個建案都是七、八百戶以上,因此如果未來能夠結合八大社區的網絡,效果一定更佳,也能加深加速大學與社區的互動。
中場休息的時間,則是邀請社區主委一起參訪「閱讀健康書庫」,書庫內的藏書都是經過審慎挑選,內容涵蓋醫學、養生、營養、心靈等多元類型,且皆為近三年內出版的新書,目前藏書已達800本。並鼓勵借閱的長輩透過讀書、寫書摘、說出分享,以及身體力行,不只在讀書會中有交流和學習,更能在生活中養成習慣而獲得自我健康。
下半場由大學耶魯社區的賴素卿主委分享社區經營的要點,賴主委認為:「家庭有愛,社會才會有愛;社區透過營造,社會就會更祥和」,並勉勵大家在北大社區共度第三人生。賴主委提到,之前在公車上與一名長者聊天時得知兩人都來自於三峽時,彼此格外親近、相談甚歡,但長者得知賴主委住在北大「特」區時,便展現若干的敵意,提到都是因為外地人,導致三峽的房價水漲船高,讓原本的三峽人都無力負擔。因此賴主委也提到,北大特區的居民若以此自豪,可能無法與其他社區的人和睦共處,最好是自稱為北大「社」區,因為北大社區涵蓋了舊城區及新城區,這樣才能展現出臺北大學城「社區共融」的意象。
在座談會最後,則是由 USR兩位助理做方案介紹,包括執行兩年多的Switch健康方案,以及去年甫推動的健康書庫在地巡迴方案等。健康老化對個人、家庭、社會皆十分重要,因此未來擬繼續與八大社區繼續合作執行,特別是若能邀請到社區中獨居的、或是高齡的長者,讓他們能優先享受方案,以維持身心健康,將特別具有意義。而社科院USR計畫共同主持人劉素芬教授則分享,USR計畫執行過程中,發現大學需要社區的資源,社區也需要學校的資源,兩者相互合作便可以創造更多能量,讓高齡和中高齡的居民以及大學生可以從中受益。
會後大學風呂以及遠雄哈佛也對USR計畫所執行的Switch方案甚感興趣,也希望能將Switch方案帶入社區執行。大學風呂的社區經理也提到,因為自己的外婆在世時也經歷需要照護的階段,因此她個人十分認同長者關懷照護和相關活動,期待未來能與計畫團隊有更深入的合作。2017年開始,USR計畫便主動聯繫遠雄八大社區,並且開展持續性的合作,中間雖因疫情有所中斷,透過這次的座談會,不僅連結八大社區之間,也重新連結北大與社區之間的合作,透過多向的溝通,也重新凝聚臺北大學城的社區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