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期社科院USR計畫結合通識中心蔡怡玟老師的「文化、景觀與地理」課程,邀請社區民眾與同學們一起共學,增加學生們世代互動與相互學習的經驗,以達成跨世代共融與協力。在5月5日下午一時,由蔡怡玟老師邀請到林峰池建築師,帶領修課同學與十五位社區民眾,一起從「人文景觀建築與校園速寫」的工作坊中,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我們是如何看待周遭的景觀建築,同時又實際以落筆-速寫的方式,來進行對於校園景觀建築的思考及觀察。
本次活動開始前,老師及助教們便先行到社203教室,進行場地布置,並準備課程速寫活動時所需提供參與者的硬筆工具(如 2B 鉛筆、黑 / 藍原子筆、簽字筆等),以及 A4 等紙張文具,待修課同學和參與之社區民眾進場後,林老師便開始先從自身之建築專業角度切入,以臺灣各地的老街、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為例,帶領大家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我們是如何「觀」景。同時,並探索此等觀「景」經驗是如何與我們的生活、文化,或甚至在都市規劃設計以及建築/環境美學等方面作連結與思考。
接著,林老師並以自身戶外速寫的經驗為例,介紹及帶領大家學習基本速寫的要領,如以「先構圖再下筆」為原則,或是「盡量不要將建築物放在畫面正中間」,同時亦教導大家尋找構圖畫面中的「消點」,來為所欲速寫的對象物(建築物)確認比例與輪廓描繪等。之後,林老師便在課堂中,以螢幕投影之方式帶領大家以大稻埕街景為例,進行室內速寫練習。在大家都完成作品後,林老師便請大家將自身的作品張貼在教室的白板上,與其他人進行觀賞及交流。最後,此一階段的活動,便在林老師提及本校的校園規劃和各棟建築大樓的設計理念後,告一段落。
緊接著,在第二階段室外(校園)速寫的部分,也開始進行。此階段的活動,約進行一個小時。所有參與的學生與社區民眾,可就自身的意願選擇到本校圖書館前、社科院周圍或心湖周遭等三處來進行速寫。過程中,林峰池老師和蔡怡玟老師以及助教,也會輪流來回到這些地方巡視,並適時地給予同學或參與的社區民眾一些速寫的建議,並進行交流。最後,活動便在大家還沉浸在「校園景觀建築」中的思考與畫筆中,圓滿落幕,讓大家收獲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