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大學社科院USR「閱讀健康書庫」自七月開幕以來,透過鼓勵長者閱讀及撰寫書摘來活化大腦,並且定期辦理分享會促進社交,期望幫助在地社區長輩增進健康知識。書庫開辦以來,因橘子讀書會長者響應熱烈,每次分享書摘時,長者也將自身生命歷程分享出來,因此書摘分享會即定名為「剝橘分享會」,由曾敏傑及辛法春兩位老師輪流帶領長者討論。
「閱讀健康書庫」短短三個月,已累積136冊次借閱量,使用人次達73人次,也已回收41篇書摘;而借閱類別前三名分別為:延緩老化(12%)、長壽養生(11%)、及視力保健(10%)等,也顯示出長者的閱讀偏好。10月18日並辦理第二次分享會,計有18位社區長者參與,由辛法春老師帶領大家分享包括《大腦需要的幸福食物》、《好活與安老》、《天然植物營養素》、《連醫生都害怕的黑時間》、《健康從睡眠開始》、《給眼睛的31堂保健練習》、《自律神經超圖解》等書籍。
其中莊敬陸大姊分享的《大腦需要的幸福食物》,因為她喜歡自己在家煮食,透過市場採購增加人際互動,而書籍中有介紹對腦有益的食物,也指出高齡憂鬱症與飲食有密切關係,因此要多吃對大腦好的食物,包含藍莓、堅果、Omega3脂肪酸的油脂、五色蔬果、香草、薑黃等,以原型食物為主,能自己動手做更好。在實踐的部分,她也鼓勵自己,多用好油、自行採買、嘗試不同的蔬果,嘗試以地中海飲食來延緩失智風險。
施立勇大哥則分享《給眼睛的31堂保健練習》,因為高齡者視力退化非常普遍,這本書以31天的練習,讓眼睛可以舒展,例如分辨差異的圖案、從下方向上仰望景色,輪流看近處與遠處、追視A~Z等方式,透過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平衡來讓眼力舒緩,並且使睫狀肌有不同的舒適感受,以強化視力。在他的實踐方式上,他每天就以這31個練習,強化自己的眼力;另外食物的部分,會提醒自己增加維生素B1、A、C、B2、B6,並減少脂肪、糖分、及冰冷的食物。
呼應暑假期間本計畫邀請洪蘭教授來北大,與社區長者分享「大腦看人生-談終身學習的重要性」,USR也跟進辦理『終身學習之我見』徵文比賽,鼓勵長者聽完洪蘭講座後,分享自己的心得與收穫。許多社區長者有感老化無法抵抗,只能努力延緩,但因為有同伴彼此勉勵,也可以走得更遠更健康。當天並由USR計畫主持人曾敏傑老師頒發得獎名單如下:第一名施立勇、第二名周阿清、第三名吳君實,及佳作有楊嬡莉、張小蓮、莊進陸等人。每位參賽者都認真地將生命故事及終身學習轉為文字呈現,未來也將節錄於第九期「大學城報」中刊出。
健康書庫不只是在北大校園內推廣,主持人曾敏傑老師也希望透過巡迴書展,將健康好書送進鄰近社區,分享大學資源,也鼓勵社區長者閱讀,因此主動至社區管委會提案合作,已經在「大學風呂」及「大學劍橋」展示完畢,目前正於「紫京城」社區巡展至11月中。另外透過校友中心張永森組長引介邱水旺先生,後續將再至「大學京都」社區展出,以嘉惠更多在地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