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跳到主導覽列
主選單錨點
主內容錨點
訊息
GENERAL.
首頁訊息
【USR】第八期大學城報「玩」出新點子

臺北大學社科院USR於八月發行「大學城報」第八期,本期持續報導北大玩具節、友善接待、銀青共玩、校園社區、專書出版及鳶山協會等本季之成果,這些紀錄透過「大學城報」可以發揮在地影響力,為臺北大學與社區搭起橋樑,成為共融共好的媒介。本期計發行2000份,將發送至三鶯土樹里長辦公室、鄰近各級學校、以及全台的大專院校圖書館;另與台灣鳶山社會實踐協會合作,發送至新北市土樹三鶯50個社區關懷照顧據點。期望讓更多人了解北大師生對社區的服務,以及學生的參與角色,讓台北大學與社區更緊密融合發展。

 

第一、二版呈現今年初春時辦理的第五屆「北大玩具節」,由於二手玩具永續再利用的理念,結合游以安老師「遊戲治療」修課學生、玩具圖書館的資源、以及USR學生志工團,五年來已經成為在地的特色節慶,鄰近的桃子腳國小也將此活動帶入社會課中,作為社區創新及在地參與的典範,今年也創造了歷年參與人數最高的紀錄,超過1500位民眾一起共襄盛舉。臺北大學的學生志工也分享參與玩具節的心得,因為玩具節是一場相當盛大的活動,親子參與相當踴躍,對志工學生來說也是很大的挑戰,但克服挑戰也讓學生們有極大的成就感,特別是看到家長與孩子們開心的笑容,讓服務成為一種榮耀,並且得到立即的鼓勵與回饋,成為大學生涯中美好的經驗與回憶。

 

第三版介紹以非洲音樂友善接待土城據點長者,本次邀請了新北市社區照顧據點-「土城新希望教會-清水站、土城站」,由於國人對於非洲音樂的內涵並不是很了解,透過通識中心林子晴老師的「世界音樂與多元文化」課程,邀請『鼓魯擊樂團』專業解說與演出,此樂團是台灣第一支以世界音樂演奏為主題的樂團,從非洲音樂的樂器、語言、以及領唱、合唱的角色,讓觀眾進入非洲音樂的情境。參與長者表示疫情期間不易出國,卻能在北大聽到非洲音樂,能體驗異國風情並豐富心靈。一起共學的北大學生表示,原本視非洲音樂是一場雜音紛擾的鬧劇,在團員解說後,才知道這是一場華麗的表演,開拓了學生的國際視野,也體認到通識教育的博雅。

 

第四、五版特別介紹「青銀Switch遊戲方案」,體感遊戲對於青少年來說是打發時間與紓壓的工具,但對長輩來說,卻有促進健康及建立社交的功能。從202111月起,USR計畫陸續辦理Switch青銀共玩方案,挑選合適高齡者的遊戲,包含《健身環大冒險》、《瑪莉歐賽車》、《Just Dance》等,邀請獨居長者與學生一起互動,每周2小時,持續執行五週後,發現長者進步幅度不容小覷,在遊戲成績表現上不輸學生。社區長者張小蓮表示,高齡與退化是不可逆的趨勢,透過Switch寓運動於樂的方式,強化她的反應力、手眼協調能力、專注力,這對她很有幫助。而林芳梅大姊也寫了一首詩,表達她過程中的豐富學習。三位參與的學生包含公行系的盧薏安、潘依依、及應用外語系的吳承諭,也感受到長輩們的活力,能一邊玩又能服務長輩,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第六版校園社區,希望報導更多校園與社區的暖心交流。本期校友丁桐源等三人捐贈校園座椅,讓校園內的師生民眾休憩使用。此舉成為一項連結大學與社區的橋樑,期盼未來可以看到更多來自社區的座椅捐贈,大家一起推動「臺北大學城」,讓臺北大學繁榮在地,而社區也可以貢獻大學。另外「明信片傳愛,北大兒童Postcrossing」活動,透過三鶯樹溪友善兒童家長協會,邀請27位兒童,寫了81張明信片,讓孩子們畫畫介紹自己、以及分享疫情中的無奈心情,再隨機寄給不同的孩子分享生活,也凝聚北大與社區的認同感。

 

第七版介紹本季的成果,包含專書《大學責任與高齡學習》出版,以及USR計畫中「大學城調查計畫」的學生成果。《大學責任與高齡學習》是第八本成果專書,不僅提供長者因應老化的重要資訊,透過高等教育積極因應超高齡社會的到來,讓高等教育與社區民眾攜手打造友善的超高齡社會。「大學城調查計畫」則是由社工系王明聖老師帶領15組學生,以認識高齡議題,了解在地需求,透過小組研究幫助USR計畫探索更好的方案設計。

 

第八版持續報導鳶山協會的成果,本季為據點辦理培力課程『建立粉專及社群媒體運用』,邀請台北大學社工系李泓陞同學,為高齡據點工作人員教授社群行銷心法。對於據點來說社群媒體是新的傳播工具,透過滑世代來分享FBIGLINE等工具,讓據點的花絮與成果,透過網路得以讓更多關係人知道;也能透過社群媒體與長輩、家屬們互動,吸引更多長者願意前來參加據點活動。另外社科院USR也與鳶山協會推出《高齡方案電子書》,彙集各據點的創意高齡服務方案,成為一本實用的工具書,讓據點在經營及服務上可以參考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