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跳到主導覽列
主選單錨點
主內容錨點
訊息
GENERAL.
首頁訊息
吳泰熙副校長談漸次茁壯的永續創新國際學院

「不是只有出國才算國際化!」財務副校長、同時兼任永續創新國際學院院長吳泰熙,說明他對國際化的看法。「去了解、去接受不同族群、不同人種、不同社會在某件事情上的不同看法,這也是國際化。」只要秉持著開放、包容的心去看待事物,在地的學生也可以國際化。而他也一一說明國際學院近年發展概況。

「在歷任院長的奠基、三個碩士班的主管及同仁們大家齊心的努力之下,國際學院學生大幅成長,這個過程也要感謝國際處在許多方面的協助。」吳泰熙副校長拿出數據說明,109學年度申請入學國際學院之學生數為52人,到了110學年度申請數成長到133人,大幅增加155%。原本擔心申請人數大增只是曇花一現,「今年秋季班報名人數到4月30日截止,已經來到94人,跟去年秋季班的申請數相同,仍然維持穩定成長的狀態。」較為特別的是,目前至少有兩位烏克蘭籍學生申請入學,如順利通過入學審查,將可獲得校友總會所提供每人每年最高5,000美金補助,以及校內相關教學和生活上協助。

自接下國際學院院長一職,觀察學院內同學們的互動狀況,他認為國際學院是一個「小而美的國際大家庭」。手比著國際學院交誼廳的內部陳設,處處顯露著輕鬆、舒適的風格。「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們,課餘都會來這邊聊天,人數雖然少,但是感情很融洽,我很希望持續這樣的氛圍,而這也是國際學院的特色。」

從學生的需求、觀點出發,吳泰熙副校長檢視如何提升教學軟硬體設備。在李承嘉校長的大力支持下,去年建置了討論空間(Discussion Space)和創新教室(Innovation Classroom)兩間專業化教室。討論空間位於社科院一樓,屬於「問題導向教室」(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提供參與式學習的場域,桌子可用「變形金剛」的概念摺疊組合,供學生上課、小組討論使用。創新教室則有別於一般教室設計,採以輕鬆、明亮的裝潢,類似一個新創團隊的空間,讓學生無拘束地交換想法、創新思考。學院的同學們能夠享受專業的教學空間與設備,這真的要大大感謝校長一直以來的支持。

除教學場所外,接下來則是外籍師資的補強。「外籍師資的聘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要持續進行,主任們也都積極找尋合適師資。」目前規劃於明年2月將6位外籍師資聘任到位。

「國際學院現有三個碩士班,但要發展成一個較大的學院,我們需要大學部。」今年3月提報教育部,申設「智慧永續發展與管理學士學位學程」和「創新華語文教學學士學位學程」,吳泰熙副校長點出這兩個學程的成立目的,「智慧永續發展與管理學程的設立,主要是跟著當前世界永續潮流的方向走;而華語文教學,則著重在歐美撤出中國後,要讓臺灣在世界的華語文學習裡有個積極的角色。」一個班招收35位學生,2個學程可招收70位,若招生順利的話,大學四年下來,國際學院將可增加280位學生,成長為一個正規學院的規模。

伴隨著國際學院和校內其他學院國際生的增加,對於華語學習的需求必定大增。這學期校務會議通過成立華語中心,整合校內中文教學相關單位,華語文教學從最基礎的中文能力分級、安排授課,學校也規劃國際生可以免費修課。「華語文教學學士學位學程、華語中心這兩個華語教學單位,未來可以統籌使用,其中華語中心有攻守兼具的功能。」分析臺灣的華語教學現況,吳泰熙副校長認為,從基礎面來看,可以開課給校內學生修習;從積極面來看,暑期時候可以開設營隊、也可以招收外國學生就讀;而這些來華語中心上課的學生,還可吸引他們進來臺北大學攻讀學位。

「國際學院的很多課程,歡迎跟各學院合作。」學生來自不同國家,有些不同觀點都可以在課堂上討論,「我覺得這才是國際化課程的好處。」除了校內之外,吳泰熙副校長也不厭其煩地請各學院內各主任積極和國外進行遠距課程合作和實體交流。「這絕對是未來走向,而且我們要繼續走下去。」

除了軟硬體外,國際學院近期也積極進行學院網頁改版,從學生的需求來設計網頁,最重要的優化為「申請流程」這一部分。新網頁除了提供更為精細的入學申請流程說明,也包含學生校內生活資訊。此外,國際學院所拍攝的招生宣傳影片,背景音樂由學生自己哼唱。這些努力就是希望吸引更多優秀的學生進來。

永續創新國際學院108學年度起正式成立,現有「城市治理英語碩士學位學程」、「財務金融英語碩士學位學程」和「智慧醫療管理英語碩士學位學程」。加上即將成立的「智慧永續發展與管理學士學位學程」和「創新華語文教學學士學位學程」,逐步完善臺北大學發展國際化和永續創新各項作為。

宣傳影片(請點閱)

學院網頁(請點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