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大學文學院旁的食物森林,是歷史系辛法春老師在2020年所推出的青銀共學創新方案,呼應USR計畫近年來逐一落實的臺北大學城理念,更邀請社區參與橘子讀書會的長輩參加,再結合了「應用史學:服務學習與實踐」的學生們,也成為全臺首創的大學校園食物森林。透過課程、長者團體、與USR計畫的合作,一個學期下來,食物森林經過大家的播種與耕耘,也在期末展現出努力的成果,既增進在地長者與本校學生的世代交流,也促進了健康老化之目的。
因為推動大學社會責任的關係,近年來臺北大學與成福國小也有許多的合作,例如三年前,辛老師便帶領橘子讀書會長輩們進入成福國小擔任說故事志工,也煮了好吃的茶葉蛋一起分享;當年是希望讓長輩能夠接觸小朋友達到健康老化,但是讀書會的老朋友們被可愛的小朋友們給吸引住,說故事的方案也仍持續至今。
在12月29日(二)下午,辛法春老師更邀請成福國小師生來參訪食物森林,讓小朋友能夠認識植物、瞭解農作的知識,並由社區長輩與大學生一起導覽講解。擺脫上週陰雨綿綿的日子,長輩們以及學生趁著晴朗的天氣,熱情的迎接來自成福國小的小貴賓。辛老師說,學生和長者為了這一天已經準備很久,學生們各個躍躍欲試,而解說的內容也全部都是學生和長輩們逐字討論出來的,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們積極地向長者請教許多養植的問題,包含堆土的順序、每一項植物的特色、植物種植的搭配方式等,學生的積極也讓長輩們眼睛為之一亮,對學生讚譽有加。
學生解說員分為三組,一組介紹食物森林的由來與理念,一組介紹堆土的順序,最後一組則介紹各式植物讓小朋友們認識;而成福國小的小朋友們也分為三組,各自去聆聽解說。小朋友在聆聽解說前,長輩們則貼心地準備了許多點心與飲料招待好奇的小朋友們。
學生們在解說的時候,長輩們也會從旁協助示範,在介紹堆土時,學生每提到一個順序,長輩們與其他學生也紛紛拿出這些土壤以及堆肥,現場示範給小朋友們看;當學生在介紹植物時,長輩們也會協助摘下薄荷、九層塔等植物的葉子讓小朋友聞味道。青銀世代間透過完美又默契十足的合作,在短短20分鐘內,就成功地將食物森林的知識都傳授給小朋友們,三個世代和諧共融,充滿溫馨與希望。
在這場青銀嚮導的活動中,學生與長輩展現出完美的默契,雙方在現場不用溝通或交流,僅憑默契,長輩們都能夠適時的給予學生援助(示範或摘葉子等),幫助學生在解說時更方便。看到大家的協力合作,也讓社科院USR計畫更加堅信,青銀共學、世代共融正是一條可行的道路,只要持續下去,就能夠在北大創造出年齡友善的校園環境,也為超高齡社會的到來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