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屆傑出校友專訪:【心繫家國 經世濟民】張建一學長
隨著年度接近尾聲,疫情紛擾中,台灣在國際上亮眼的經濟成長備受矚目;2020年12月18日,校友中心鄭惠萍主任率領中心同仁前往台灣經濟研究院,專訪甫於今年獲選傑出校友的張建一院長,暢談台灣如何因應急劇轉變的全球經貿情勢,並分享在母校求學的美好回憶。
張建一學長的學士、碩士、博士學位都在母校經濟系取得,「一條龍」的學習經歷,讓他對母校有非常深厚的情感。談到為何選擇經濟為主修?身為宜蘭出身的農家子弟,大一入學時選擇的是農經系,因緣際會在選舉造勢場合中,聽到臺大經濟系陳博志教授的演講,那場精闢的演說觸動了張建一學長的想法:「原來唸經濟能做這麼多有意義的事」,開啟了他立志從事經濟研究的大門。大二從台中的農經系轉到法商學院經濟系,獨自一人到台北求學,靠著工讀及獎學金補助,一路完成學業。張建一學長特別感謝經濟系師長的教誨,以及當年與他相濡以沫的好同學;就讀博士班期間,恰好與現任國發會主委的龔明鑫學長(本校第17屆傑出校友)同班,兩人在學業上互相砥礪,成為莫逆之交,並且先後進入台經院任職;其後龔學長入閣,他成為台經院院長,兩人優異的表現,在經濟領域上一起發光、發熱。
談到自己的學習歷程,學長表示,自己在學期間修課,從不侷限在經濟系,而是主動去跨修其他學系的課程,例如合作經濟學系的「貨幣銀行學」、統計系的「高等微積分」與「實變函數分析」等等,對他以後做研究有很大的幫助。經濟學是社會科學,但非常倚重數理分析,學長指出:「經濟學是內功,數學是大刀,內功不好耍起大刀就如花拳繡腿,但是內功深厚耍起大刀就會虎虎生風」,經濟學的觀念可以活用於各個領域,學長鼓勵大家在學習經濟學時,一定要將觀念釐清,將數學作為輔助工具,才能體會經濟學的真諦。
張建一學長在台經院服務二十餘年,身為國內大型智庫的領導人,他特別點出智庫在協助政府推動國家經濟發展角色的重要性。台經院歷來著重實務研究,在政府產業政策規劃上提供建言,包括亞太營運中心規劃、六大新興產業、十大重點服務業、四大智慧型產業、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等等,對國家經濟政策發展方向,提供諸多具體貢獻。學長自接任院長職務以來,持續致力於協助政府擘劃前瞻性經濟政策,並全力協助旗下各所推展研究能量,以發揮政策影響力。台灣在國際疫情嚴峻的情況下,仍能保持四個季度皆為正成長的表現,可歸功於四年前就開始推動的產業改革,而台經院能共同參與經濟轉型的政策規劃,對於促進台灣經濟發展可謂功不可沒。
在訪談的最後,學長強調建構「品牌」競爭優勢的重要性,他建議母校能夠建立自己的品牌優勢,讓更多人瞭解臺北大學培育人才的用心;除此之外,他也建議學弟妹們,在大一時多跟導師聊聊,增進對自己科系的認識與瞭解,盡所能地的利用學校的資源跨領域地學習,並多閱讀有關世界大趨勢的書籍。學長也鼓勵學弟妹們進入社會後,不論起點高低,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不足,進而充實自己,不論處於什麼位置,只要將自己份內的事做到最好,都會對國家社會有所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