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跳到主導覽列
主選單錨點
主內容錨點
訊息
GENERAL.
首頁訊息
前瞻建國校區BOT 產學合作再深化

推動臺北校區校產活化利用,同時促進與產業界交流,臺北大學持續推動建國校區民間自提BOT案,歷經多年努力,今年七月中接獲廠商投標,並經教育部審核通過,預計明年雙方簽約後即可動工。然而在挹注校務財源同時,部分老師擔心現有推廣教育等教育主體功能因而弱化,校長李承嘉21日在公開說明會上明白宣示,臺北大學將堅守教育本業,不僅臺北校區推廣教育將持續經營,也將在三峽校區更深耕耘,善盡教育責任。

回顧臺北校區建設初期,最早僅有合江校區(東院),1952年收購毗連的農場,陸續增建禮堂、教室,也就是今日的建國校區(西院),然而隨著年代久遠,相關建築老舊,不敷使用。歷經多年規劃研議和招商,終於在今年7月15日截止收件日前,接獲國泰人壽投標申請,預計將以四年時間投入45億成本,將建國校區建設為超過超過萬坪複合式商用大樓,除了一般餐飲零售用途外,更打造為產學合作與研發中心。

總務長林恭正報告,目前本案進度已經過教育部審核,國泰人壽也已經向金管會報備說明,預計將由國泰人壽和永聯物流開發合作專案公司承包,雙方預定年底前完成議約,明年初正式簽約後動工。簽約後,依據促參法相關規範,臺北大學第一期將獲得2億5000萬元開發權利金,後續分期陸續取得其他開發權利金、營運權益金和地租,平均估計未來46年營運期間,每年至少為學校挹注1900萬元收入。

而現金收入之外,根據投標說明,得標廠商除了將保留500坪空間予臺北大學使用,還要支援臺北大學各項產學合作案等無形收入。

只是儘管眼前看來校區BOT案挹注許多財源,不過說明會上,有老師擔心,以現階段建國校區作為推廣教育基地使用來看,將來校區拆除重建後,可能因此犧牲推廣教育功能和收入,甚至一旁合江校區宿舍在少子趨勢下,是否還有大規模修繕需求等,也都需要重新考量。此外,還有老師憂慮,以國泰目前本業來看,將來推動產學合作,是否僅侷限金融產業,甚至形成賤租校地壯大特定產業之嫌,都需要更審慎評估。

對此,校長李承嘉鄭重澄清,學校非但沒有要利用臺北校區校產活化之由消滅推廣教育,反正更要藉此空間重整機會壯大推廣教育的能量,除了提供臺北校區更完善的教學環境,同時也要更多發展三峽校區的推廣市場。除了自身投資之外,學校也研擬要向教育部爭取更多經費預算,提升進修與推廣教育品質。

針對建國校區BOT案整體龐大預算,授權廠商使用期限長達半世紀,許多老師們提醒後續議約過程必須確保學校權益,李校長也承諾,學校將由財務副校長吳泰熙領軍,邀集各相關專長學者共同投入議約小組,多方思索考量雙方利益和永續發展,妥善商議後才開始動工。對於公共事務學院院長黃朝盟等人提出關於產學合作項目等內容具體方案,都歡迎各學院教師更多提供寶貴意見,積極提供建議,以促進臺北大學雙校區軟硬體都能突飛猛進。

至於建設新校區風貌同時,站在歷史文化記憶保存與傳承角度,目前總務處也已經邀集相關單位合作,將透過空拍、文史資料蒐集整理和後續數位展示等方式保留臺北校區珍貴史料,同時規劃相關紀念與展示活動,持續傳承所有在建國校區發生的點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