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跳到主導覽列
主選單錨點
主內容錨點
訊息
GENERAL.
首頁訊息
人文學院廿年 跨領域視野學與用對話

慶祝成立廿週年,人文學院26-27日舉辦第一屆「跨領域視野下的學與用學術研討會」,人文學院院長陳俊強期待藉此深化人文學院與其他學者的學術合作,進而發展出人文學院的特色品牌研究,同時拓展師生視野。

扣合人文學院的系所特性與學術能量,會議聚焦「時間‧空間」、「文化‧資產」、「文本‧詮釋」與「課程‧教學」四大子題,除了學院教師分別發表近期研究成果之外,也邀請校外學者同台發表或提出評論,兩天時間總共發表22篇論文,範疇涵蓋文學、語文、歷史、文化資產和教育,主題橫跨六朝、宋代、清代、民國到現代中外社會,不同領域學者相互對話,嘗試從不同角度思考激盪新的火花。

校長李承嘉肯定,時值學校正在大力推動跨領域學習之際,人文學院以「跨領域視野下的學與用」為題,統整過去廿年來的研究能量,讓人特別感興趣。他舉自己最近收看的戲劇《大秦帝國》為例,其中整合文學、歷史和考據等內涵,透過戲劇的方式呈現,帶領觀眾很快穿越時空,拉近與秦代的距離。不僅是觀賞戲劇,就連自己清晨在細雨中步入人文學院,遠遠看見建築外觀屋頂造型,對照戲劇畫面,都還有「時空交錯」之感,更體會人活在世界不是只有單一片面,時刻都與不同面向融合。

陳俊強回應,人文學院和臺灣各大學相關學院相比,歷史不長、規模也不大,但廿年來在歷任院長與師長們的努力下,已經逐步累積許多成果,過往都透過各自領域學術活動發表,卻鮮少跨域互動。慶祝院慶之際,舉辦以人文學院老師為核心的學術研討會,目標期待整合資源、深化議題、更藉此壯大團隊、拓展師生研究視野。

他補充,其實人文學院2017年就已經組成跨院、跨校甚至跨國的「文化‧聚落‧共有財」研究團隊,經過三年耕耘,凝聚出新的研究方向,未來還希望能一路延續,鼓勵跨領域下學術與實用延伸對話,培育更多具備跨領域思維的人才。

人文學院2000年二月與「國立臺北大學」同步誕生,最早由法商學院共同科國文組、外文組和歷史組擴充為今日的「中國文學系」、「應用外語學系」和「歷史學系」,發展至今還有「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師資培育中心」、以及「國際談判及同步翻譯中心」與「東西哲學與詮釋學研究中心」院級中心。慶賀院慶,歷任張勝彥、王國良、劉慶剛院長也都返校參與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