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跳到主導覽列
主選單錨點
主內容錨點
訊息
GENERAL.
首頁訊息
從實作精進 PID老人服務模式自學團隊成長多

鼓勵同學於正規課程之外,自組學習團隊進行獨立研究、主動學習與服務實踐,並以跨域小組方式提升自我學習效能,社科院UFO計畫這學期支持「加拿大PID老人服務模式」學生自學團隊每星期到公托中心演練,從服務在地長者中,自我培育精進技能。

這支隊伍由社工系游翼慈等七位同學組成,在社工系助理教授游以安指導下,透過研習、演練、線上督導、以及成果發表等方式,結合學校與在地機構資源,在課堂外精進老人服務的技能。

游老師這學期正執行USR計畫的子題-老幼遊戲療癒計畫,引介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曾家達教授推動易徑玩樂(PID)服務模式至北大公托中心,搭配這項研習規劃,學生們也在社科院UFO計畫的支持之下,展開自主學習,期待基於過去修習「老人社會工作」、「方案設計與評估」、「團體社會工作」的基礎,進一步與曾教授的「易徑玩樂」理論模式結合,學習應用社工理論與方法並融會貫通。

團隊從線上讀書會開始,進而每星期到公托中心實務演練。出發前,同學們先腦力激盪設計活動,要透過六個「有目標的」小遊戲組合,達成「身體、情感、行為、互動、認知功能、環境」的功能性,滿足長者的成就感、我能感的需求。而有趣的遊戲外,更以社工「優勢觀點」的角度,相信長者的可能性與自主性。

為了帶給長者們更多驚喜,團隊同心協力製作、蒐集、試玩活動道具,甚至還前往三峽老街尋找骰盅、紙幣、戳戳樂、彈珠汽水等道具,至於實際帶領時,則遵循PID模式的精神-「以長者為尊」,敏感長者身體與認知功能、保持活動不設限與彈性、並肯定長者的能力與潛能。

團隊表示,透過實際帶領與觀摩公托中心帶領,開心看到長者們逐漸因為服務模式而有些微改變。包括習慣丟物品到能夠理解帶領者的指令,也有長者從沒有反映到能夠立即參與並出現笑容,儘管難免還有些長者睡著、注意力不集中、失控或彼此衝突,但這些經驗都是自我成長的養分。

社科院肯定,透過USR與UFO計畫,臺北大學可連結在地機構,藉由PID的學生自主學習,更促成學生與公托中心照服員的合作。從一開始陌生,歷經三個月時間,加上曾家達教授線上團體督導、討論和回饋,雙方對彼此都產生正向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