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跳到主導覽列
主選單錨點
主內容錨點
訊息
GENERAL.
首頁訊息

提升專業應用 社科院舉辦高齡遊戲介入工作坊

落實教育部科技前瞻人才培育的精神,增進學生專業應用能力,並協助訓練與取得證照,社科院UFO計畫12月20-21日與新北市三峽北大公共托老中心合作辦理「知行易徑、易徑玩樂-認知障礙症長者及其家庭照顧者服務模型工作坊」,由社工系助理教授游以安主持,邀請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知行易徑(SSLD)創辦人曾家達教授,透過現場實際操作演示「易徑玩樂(PID)服務模型」,引導參與者模擬真實情境並掌握模型技巧,進階介紹神經科學後設理論與理論架構。

曾家達教授現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社會工作學院教授、博士導師,主要研究全球環境下的社工理論和實務、移民、精神健康、性學研究領域;2005年創立知行易徑(SSLD)系統,並在2013年發展易徑玩樂(PID)。

兩天工作坊吸引30位參與者,除了社工系學生、UFO計畫助理、來自北大公托中心、臺北榮民之家、日照中心的社工、職能治療師、心理師等都共襄盛舉。

曾教授首先說明PID模型的基本操作原則,同時直接徵求志願學院,在公托中心實地帶領長者進行遊戲干預(play Intervention),引導學員們從演練過程中逐漸熟悉進行方式、觀察每位長者的變化、以及活動所發生的所有細節。

演練結束後,他也透過演練的錄影,引導學員分析、討論長者的表情、情緒、參與感變化,培養大家觀察與分析的能力,並從脈絡中了解其變化的原因,除了能夠理解長者的需求外,更能作為未來前後測的基準與成效指標。

曾教授特別提醒「需要」、「想要」、「需求」概念的差異,強調SSLD系統中,N3C分析就是讓心理師、社工師等人員能夠了解長者的「需要」,進而設計出對應的遊戲進行干預,刺激六大領域功能,讓長者逐漸找回自我價值與自我感。

他表示,每個人的行為是有功能的,且源自於未被滿足的需要,因此活動的目標必須視長者需要來設計。PID強調以六大面向進行活動設計,包含認知、行為/行動、動機、身體、情緒、環境等指標;核心目標為提升長者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感與自我價值。特別的是,PID執行過程中完全同意長者有冒險的權利,鼓勵長者創造與創新,讓長者在遊戲過程中逐漸發覺自己被隱藏的能力,因此領導者的角色並非主導遊戲如何進行,而是提供長者多一些空間,鼓勵創造與賦能,並且仔細觀察每位長者的改變。

PID服務模型源自於SSLD的理念與觀點,從內在需要出發,透過需要(needs)、處境(circumstances)、特性(characteristics)與力量(capacity)等N3C分析,理解服務對象的狀態與內心需求,更能夠促進自我覺察。他說,當認知障礙症者被診斷後,彷彿被貼上一張大大的標籤,大家只看見病症而感到無望、無助與絕望,然而卻忽略了其特性、力量以及最重要的需要,只有真正了解案主需求,干預才能促成改變。

曾教授解釋,「知行易徑」的理念受到易經《繫辭》上傳第一章影響,認為知行易徑必須具備簡易、交換、改變三種理念,是一套簡單、不需要了解理論都能操作的系統,許多長者志工、家屬都能輕易操作。交換的概念在於遊戲過程中,希望認知障礙的長者能夠運用自己的想法重新思考玩具玩法,藉由遊戲成功經驗激起其他長者參與遊戲的熱誠,再透過遊戲與人際關係的互動,改善長者的認知障礙,讓改變不再是不可能的任務。

經過兩天工作坊,五甘心物理治療所職能治療師分享,自己過去的專業學習強調結構及活動設計的主導性,透過這次課程,讓他發現可以嘗試給長輩多一些彈性,鼓勵創造與激發自我感。臺北榮民之家輔導員則說,榮民之家活動非常多,但不大了解這些活動是否符合長輩需求,未來想嘗試PID活動。公托中心社工也期待未來多增加PID的活動帶領方式,嘗試創造不同。

對於學員們的回饋,曾教授表示,SSLD針對舊有神經科學理論反思並提出新的理論觀點,作法與傳統大相逕庭,但臨床實驗已經證實SSLD的效益顯著,希望未來有機會與公托中心合作,也期待能夠將PID引入臺灣並且創造成功經驗。

社科院UFO計畫以「跨領域、跨科技、跨世代、跨障礙」為目標,除了工作坊之外,預計下學期還將繼續推展高齡與障礙學分學程、科技服務方案等項目,透過教學、研究與實踐三大核心向度,增進學生的人文社會跨域思維及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