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跳到主導覽列
主選單錨點
主內容錨點
訊息
GENERAL.
首頁訊息
社科院USR育成「鳶山社會實踐協會」成立

由社科院USR計畫所育成的在地組織-「台灣鳶山社會實踐協會」11月29日中午正式成立,順利選出理監事,開始透過非營利組織的運作推動在地社會實踐。首任理事長由社工系教授曾敏傑擔任,其他理事包括張志光、陳呈緯、黃香卿、林子晴、魏希聖、劉素芬、游以安、王明聖等人,其中張志光與陳呈緯擔任常務理事,另外也選出許育甄擔任秘書長、常務監事潘怡伶、監事張維庭與許仰德、候補理事羅喬玫、黃懷箴、吳依婷,以及候補監事魏慧如。

「台灣鳶山社會實踐協會」成立構想來自兩年半前社科院所提出的USR計畫,考量計畫結束後應有永續性機制繼續USR的動能,因此規劃成立在地組織來延續方案與服務,也就是USR計畫提案名稱「國立臺北大學在地社會實踐NPO育成與永續計畫:邁向服務、協力、及組織化」的緣由。考量108年底社科院USR種子型計畫即將結束,期待這個結合大學、社區、和捐助人所共同合作的NPO,能夠繼續茁壯發展,扮演大學和社區的橋梁。

回顧組織成立的歷程,先是由USR主持人曾敏傑教授擔任發起人代表,於月中向內政部申請籌設「台灣鳶山社會實踐協會」,9月24日獲內政部來文同意依法准予開始籌組,並於10月26日召開發起人會議,順利推選出曾敏傑、魏希聖、劉素芬、林子晴、張志光、陳呈緯、與黃香卿等七位籌備委員,經過籌備會兩次開會,終於在11月29日召開會員大會正式成立協會。

目前選出九位理事中,曾敏傑、魏希聖、劉素芬為USR計畫的代表,陳呈緯與黃香卿為社區代表,張志光是捐助人代表,林子晴、游以安與王明聖則是臺北大學的教師代表。這些理事們過去兩年多來都曾參與過社科院USR計畫,也都和USR計畫有過密切的合作經驗,將可以繼續扮演大學和社區的橋梁。在協會成立初期,將運用張志光常務監事捐助的三十萬元運作,一方面延續社科院USR計畫的方案與服務,同時也投入規劃每年底從聖誕節至隔年元宵節的在地協力活動,扮演規劃、聯繫、與促成的角色,讓「閃亮臺北大學城」的構想成為在地的特色。

協會預告,社科院USR計畫12月14日下午四時半將協助辦理聖誕點燈與北大管樂節,這項由北大光榮扶輪社等單位贊助的聖誕樹與節慶活動,將是USR「大學城系列節慶」的第13項活動,也將是今年社科院USR計畫最後的一場大型活動,歡迎師生與社區居民共同參與和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