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跳到主導覽列
主選單錨點
主內容錨點
訊息
GENERAL.
首頁訊息
臺北教育大學社發系8日參訪社科院USR計畫

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助理教授王安民率領下,20多位修讀「社會調查與研究」課程同學11月8日拜訪社科院,藉由簡報、影片觀賞認識USR計畫內容,並透過分組討論,以不同角度探討USR計畫的執行,展開跨校大學社會責任的討論。

王老師是都市計劃研究所校友,對社科院USR計畫抱持濃厚興趣,帶領學生參訪了解母校大學社會責任的實際做法;而來訪的國北教大同學中,也有一人住在北大特區,曾聽聞社科院USR計畫。

計畫主持人、曾敏傑教授與助理陳力瑜分別簡介計畫背景、架構、理念,以及各子計畫實際執行內容,國北教大的同學們則分組扮演在地政府、校方、與社區居民的角色,提出對於USR計畫的正反方意見。

經過討論,同學們提出的正方意見包括「活動若與地方文化結合可以協助推廣在地,增加地方凝聚力」、「社區對於校方的好感度上升、提升北大的名譽及形象」、「社區居民有許多活動可以參加,同時增強社區居民對於在地的認同」等;但反方意見認為「一次性的活動後續的情感聯繫可能較薄弱」、「校方可能須提供更多資源、處理公關問題」、「弱勢族群對於得知活動訊息的管道較少,長期照護陪伴可能比較有用」等。

對於同學們的報告,曾敏傑回應,計畫執行須了解政策背景理念、學校特性、社區的生態,要做的事很多,但資源也有限制,以計畫的人力及經費而言,無法對於老年、身障、婦幼、原住民等族群發展長期的陪伴方案,因為必須思考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做出最大的效能;同時學生在過程中的學習,也優先於問題的全盤解決。王安民老師則讚許,臺北大學USR的成果令人印象深刻,其中曾老師過去擔任院長期間願意親力親為很重要,至於「一次性的活動雖然有限制,但計畫成立NPO後應能做更長期的規劃與推動。」

社科院認為,透過與外校老師、學生的互動,彼此能獲得更多不同的觀點和對話,實質促進校際交流。接待參訪之外,社科院USR成果立架也將赴臺北教大教育學院大樓B1大廳展示兩週,持續促進跨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