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
GENERAL.
【花絮】天公作美首屆「北大玩具節」圓滿熱烈舉辦
天公作美首屆「北大玩具節」圓滿熱烈舉辦
沒有教育部的大學社會責任計畫,也就不會有「北大玩具節」;而沒有大家的協力合作,「北大玩具節」也無法圓滿熱烈舉辦。尤其天公作美、風雨暫歇,12月2日週六上午的景象是--玩具回收再運用,親子歡樂人來瘋,師生社團共協力,大學社區展共融。
經過三個月的籌畫以及六次的協調會議,由社科院USR計畫與新北市玩具銀行合作舉辦的首屆「北大玩具節」,在社工系游以安老師兒童療癒課程、北大學生會、多元服務社、伊甸基金會志工隊、以及北大策進會的協辦之下,終於在三峽校區商學院前廣場熱情展開。
第一位早鳥貴賓由媽媽騎腳踏車載來,於九點十一分出現在報到處,她捐贈分享的是一部完好的大推土機玩具。透過玩具回收、領券入場之後,她和媽媽最優先體驗了主辦單位精心規劃的闖關遊戲。內容包括了由志工以及同學們設計的十幾道關卡,這些遊戲項目多元豐富,包括了套圈圈、九宮格、玩具彈珠、打卡按讚、積木排列、玩具平衡、環保玩具、玩具組合、創意彩繪、行動玩具車遊戲區等等,琳瑯滿目。
隨著天氣逐漸轉好,只要看到校門口有小孩進來,十之八九準是來參加玩具節的兒童貴賓,再看到大人手上攜帶的玩具與袋袋,就肯定錯不了,這些都是用來分享交換或是捐贈回收的玩具。當日參加的兒童年齡也十分多元,以小學和學齡前小朋友為主,但也有許多父母推著未及歲的小baby一起跟著來享受現場的熱鬧和歡笑。
有了玩具,就聚集了小孩;而有了小孩,我們也看到更多的爸爸媽媽、更多的爺爺奶奶,在週六上午悠閒歡樂的走入北大校園。越來越多的家庭進入校園,人潮也約在十一點達到巔峰。在這些社區參加的民眾中,我們也看到了經濟系劉曦敏和陳孝琪等老師的家人和小孩,也看到了社工系曾敏傑和劉素芬等老師的家人。同時蘇巧慧立委也指派助理曾弘傑先生到場關心,而經濟系傑出校友張俊霖董事長也十分支持社科院USR計畫,並囑咐「俊霖公益信託基金」李惠昭執行委員到場鼓勵工作同仁,李委員並偕夫婿攜帶玩具與童書捐助給社科院USR計畫。十一點五十分,一位父親帶著兩個騎腳踏車的兄弟,在以二十元購買公仔之後,成為今天玩具節最後的兩位兒童佳賓,也結束了今天的活動。
活動結束於現場用餐之後,由社科院曾敏傑院長與新北市玩具銀行張維庭主任共同主持檢討會議,參加的包括主辦單位工作人員、學生會幹部、多元服務社、以及社工系修讀兒童治療課程同學等三十餘人,共提出了六項未來活動可以參考改進的建議。同時張維庭主任也宣布了當天活動相關的統計與成果,包括共有163組家庭參加,含成人238人與兒童244人,再加上工作與志工人員54人,總計共有536人參與本次活動,較原來計畫預期的三百人為多。同時現場計募得十箱回收的玩具,質量均十分完好,將整理分類之後,併同民眾捐出的52本童書及入場收入730元,一起捐助社科院USR計劃供後續推廣使用。
李承嘉校長也十分重視社科院USR首次針對社區居民舉辦的大型活動,並且特別要社科院與秘書室羅皓恩新聞秘書充分合作,羅秘書配合活動期程也事先協助發布新聞通知,事後並及時發布活動報導於中央通訊社之資訊平台,活動當晚即獲網路新聞平台加以轉載報導,包括了台灣新生報、工商時報電子報、中時電子報、HiNet、China News、PChome、中天快點TV等,有助於活動新聞即時流通,十分感謝。
諾大的校園,讓當日活動熱鬧而不喧嘩;而看到盡是天真無邪的「小孩」,也讓今天的「大學」竟是如此不同。再看到遠從台北來支援的進修部社工系學生以及北大學生會幹部,她們正宛如主人般忙碌的招待社區鄰居的來訪,這個「大學生」服務「小朋友」的畫面,如果沒有教育部的USR計畫,可能也不多見!
第一屆北大玩具節,這個特別的週末,校園沒有鈴聲,是屬於小孩的。
沒有教育部的大學社會責任計畫,也就不會有「北大玩具節」;而沒有大家的協力合作,「北大玩具節」也無法圓滿熱烈舉辦。尤其天公作美、風雨暫歇,12月2日週六上午的景象是--玩具回收再運用,親子歡樂人來瘋,師生社團共協力,大學社區展共融。
經過三個月的籌畫以及六次的協調會議,由社科院USR計畫與新北市玩具銀行合作舉辦的首屆「北大玩具節」,在社工系游以安老師兒童療癒課程、北大學生會、多元服務社、伊甸基金會志工隊、以及北大策進會的協辦之下,終於在三峽校區商學院前廣場熱情展開。
第一位早鳥貴賓由媽媽騎腳踏車載來,於九點十一分出現在報到處,她捐贈分享的是一部完好的大推土機玩具。透過玩具回收、領券入場之後,她和媽媽最優先體驗了主辦單位精心規劃的闖關遊戲。內容包括了由志工以及同學們設計的十幾道關卡,這些遊戲項目多元豐富,包括了套圈圈、九宮格、玩具彈珠、打卡按讚、積木排列、玩具平衡、環保玩具、玩具組合、創意彩繪、行動玩具車遊戲區等等,琳瑯滿目。
隨著天氣逐漸轉好,只要看到校門口有小孩進來,十之八九準是來參加玩具節的兒童貴賓,再看到大人手上攜帶的玩具與袋袋,就肯定錯不了,這些都是用來分享交換或是捐贈回收的玩具。當日參加的兒童年齡也十分多元,以小學和學齡前小朋友為主,但也有許多父母推著未及歲的小baby一起跟著來享受現場的熱鬧和歡笑。
有了玩具,就聚集了小孩;而有了小孩,我們也看到更多的爸爸媽媽、更多的爺爺奶奶,在週六上午悠閒歡樂的走入北大校園。越來越多的家庭進入校園,人潮也約在十一點達到巔峰。在這些社區參加的民眾中,我們也看到了經濟系劉曦敏和陳孝琪等老師的家人和小孩,也看到了社工系曾敏傑和劉素芬等老師的家人。同時蘇巧慧立委也指派助理曾弘傑先生到場關心,而經濟系傑出校友張俊霖董事長也十分支持社科院USR計畫,並囑咐「俊霖公益信託基金」李惠昭執行委員到場鼓勵工作同仁,李委員並偕夫婿攜帶玩具與童書捐助給社科院USR計畫。十一點五十分,一位父親帶著兩個騎腳踏車的兄弟,在以二十元購買公仔之後,成為今天玩具節最後的兩位兒童佳賓,也結束了今天的活動。
活動結束於現場用餐之後,由社科院曾敏傑院長與新北市玩具銀行張維庭主任共同主持檢討會議,參加的包括主辦單位工作人員、學生會幹部、多元服務社、以及社工系修讀兒童治療課程同學等三十餘人,共提出了六項未來活動可以參考改進的建議。同時張維庭主任也宣布了當天活動相關的統計與成果,包括共有163組家庭參加,含成人238人與兒童244人,再加上工作與志工人員54人,總計共有536人參與本次活動,較原來計畫預期的三百人為多。同時現場計募得十箱回收的玩具,質量均十分完好,將整理分類之後,併同民眾捐出的52本童書及入場收入730元,一起捐助社科院USR計劃供後續推廣使用。
李承嘉校長也十分重視社科院USR首次針對社區居民舉辦的大型活動,並且特別要社科院與秘書室羅皓恩新聞秘書充分合作,羅秘書配合活動期程也事先協助發布新聞通知,事後並及時發布活動報導於中央通訊社之資訊平台,活動當晚即獲網路新聞平台加以轉載報導,包括了台灣新生報、工商時報電子報、中時電子報、HiNet、China News、PChome、中天快點TV等,有助於活動新聞即時流通,十分感謝。
諾大的校園,讓當日活動熱鬧而不喧嘩;而看到盡是天真無邪的「小孩」,也讓今天的「大學」竟是如此不同。再看到遠從台北來支援的進修部社工系學生以及北大學生會幹部,她們正宛如主人般忙碌的招待社區鄰居的來訪,這個「大學生」服務「小朋友」的畫面,如果沒有教育部的USR計畫,可能也不多見!
第一屆北大玩具節,這個特別的週末,校園沒有鈴聲,是屬於小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