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跳到主導覽列
主選單錨點
主內容錨點
訊息
GENERAL.
首頁訊息
【社會實踐】社科院USR與桃園市社會局規畫老人服務合作
社科院USR與桃園市社會局規畫老人服務合作

社科院USR計畫目前的服務對象為老人、婦幼、身心障礙、以及原住民,同時在地實踐的地區也係以本校鄰近的三峽、鶯歌、以及樹林地區為主,但為配合本校與桃園市政府深化合作的共識,社科院擬規畫將老人服務的方案延伸至桃園市八德的社區,並進行結合科技產品與健康照護的社區老人服務方案。

12月25日中午,在桃園捷運公司董事長,也是本校公共行政系教授的劉坤億老師引薦下,由社科院曾敏傑院長帶領社工系劉素芬老師,以及社團法人臺灣紫社公益創新協會戴小玫秘書長,一起赴桃園市拜會社會局古梓龍局長以及八德區陳玉明區長,在場陪同參與討論的還包括:社會局老人服務科社工督導陳彥良、八德區社會課劉淑華課長等。雙方就北大與桃園市社會局的老人服務方案進行廣泛討論,並且獲得初步推展的共識,將先以兩個八德在地社區作為實驗的據點,未來再視成效進行擴大推廣。

當天雙方討論的重點,首先是由戴小玫秘書長代替張菁芬老師說明「舉手環」這項產品的功能與特色,而劉素芬老師則是說明推行這項方案適合的社區特性,曾敏傑院長則是介紹社科院的USR計畫,以及將「舉手環」、USR、和桃園社區老人服務結合的考量。而桃園市社會局古梓龍局長則關切方案的規模與經費,以及過去在其他社區推展的成效,而老人服務科社工督導陳彥良則是關心方案推動的期程設計,例如從方案設計、人員訓練、產品特性、志工角色、以至數據的分析。另外,八德區社會課劉淑華課長則是綜合大家的討論後,提出在地適合實驗的社區清單。

這項合作的背景,源自於公行系劉坤億老師力推大學與城市治理合作的理念,大學中教授專長多元且人才濟濟,而政府面對許多亟待解決的公共事務,因此若能應用大學資源協助政府政策擬定與問題解決,將可使學術與實務緊密結合,也可以發揮學術的應用價值,對於知識與理論的建構,或是對於國計民生的促進,都可相互受益並互蒙其利。劉坤億老師的上述觀點,獲得本校李承嘉校長的積極認同,也獲得桃園市鄭文燦市長的大力支持,因此日前曾由李校長率本校院長與主管等,赴桃園拜會鄭文燦市長,並確立雙方合作意願與可能方向。

會後李承嘉校長回校向曾敏傑院長轉述,提及台大社會系畢業的鄭文燦市長表示,社會科學一直是中興法商以來本校的重點特色,並且主動邀約社會實踐可以與桃園市一起合作,而李校長也積極鼓勵社科院認真研議。之後在林家洤副校長召集校內盤點校內相關合作議題後,即歸納出六項可以進一步深化的可能計畫,並且邀集桃園捷運公司劉坤億董事長及蒲鶴章副總經理等,來校進一步聽取說明及討論合作先後順序。會後共識之一,即是將社科院USR的老人服務計畫由三鶯樹延伸至桃園八德,同時引進「舉手環」作為社區推展老人健康的照護媒介,而這也是現階段雙方合作困難度較低,也最具有時效的方案。

社科院曾敏傑院長表示,目前社科院要將師生與社團全面帶至桃園服務仍存在困難,因此才會只先選定社區中的長者為對象,同時引進張菁芬老師推動中的「舉手環」為監測老人健康的媒介,再運用社科院張菁芬與劉素芬老師的專業,搭配校外合作的非營利組織與在地志工,多方合作搭配才能跨出老人方案合作的第一步。短期而言,先是北大社科院與桃園市的社區老人試點合作,也納入社科院USR的一環,長期而言,則是期待透過劉素芬老師的整合,朝向在社科院內推動成立「老人服務及機構管理」的學分學程。

過去因為行政區的歸屬,本校的活動往往限制在台北與新北市兩區。事實上,這次由本校往返桃園八德,才發現桃園與本校更是近鄰。也許未來會如劉坤億董事長會後提出的憧憬,本校可能是活耀在「北北桃」的重點大學!的確,跨越大漢溪,上個坡左轉,就是桃園八德了;到台北,你還要轉多少趟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