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
GENERAL.
【國際處新聞 OIA News】李承嘉校長率團赴日本筑波大學訪問並簽署兩校合作協議
107年5月23日李承嘉校長率團赴日本筑波大學訪問,並簽署兩校學術交流及學生交換計畫協議(MOU),此行校內成員包括陳春生學術副校長、李叢禎國際長、校友中心鄭惠萍主任、國際事務處蘇文啟先生。本次訪問行程特敦聘本校校友總會常務理事李嘉進博士擔任隨團顧問,李嘉進博士為筑波大學傑出校友,曾任亞東關係協會會長,長期致力於台日交流事務,對於促成本次兩校締約合作卓有貢獻。
訪問團一行於上午10時抵達筑波大學,由該校永田恭介校長親自接待,該校行政團隊Caroline Benton副校長、大根田修國際室長、田中健太郎副理事、木島讓次特聘教授、大庭良介臺灣辦公室長及佐藤貢悅教授等人全程陪同,並見證簽約儀式。李校長於致詞中表示,筑波大學是世界知名大學,迄今培養出三位諾貝爾獎得主,在科學研究上表現卓越,此外,其對於體育人才之培育亦不遺餘力,為奧運金牌得主蘊育搖籃。目前台日共同面對少子高齡化社會的影響,希冀透過日後的合作及學研經驗分享,共同為解決此一社會問題作出貢獻。隨後雙方進行合約簽署及校禮交換,李校長亦邀請永田校長擇日來校參訪,簽約儀式圓滿順利。
此次參訪行程承蒙筑波大學鼎力協助,會後並安排日本長照及介護機構見學。簽約儀式後一行人前往土浦協同醫院及今川醫療福祉會館參訪,並由筑波大學木島教授、大庭室長、佐藤教授及國際室同仁陪同。首站來到土浦協同醫院,由酒井義法院長親自接待,潼口典聰副院長介紹醫院現況。其中訪團對於醫院設有800病床,但實際可接受入院人數僅約650床的現況進行討論,看護部長宮本女士說明因護理師人員不足,其鄰近合作之護理學校雖然有助於人才招聘,但仍緩不濟急。少子化帶來的勞動力短缺問題,由此可見一斑。爾後訪團一行參訪該院復健科,也是此行的重點-外骨骼動力服(機器人) HAL的展示。此動力服是由筑波大學山海嘉之教授創辦的Cyberdyne公司所研發,透過肌肉送電的生理信號感應,來啟動輔助馬達的運轉,進而帶動人體動作。目前被用來作為神經麻痺失調、帕金森斯症患者的復健訓練。這種大學端與醫院端在開發、實際運作的合作模式,亦可作為本校未來產學合作策略研擬之參考。
下午參訪團一行赴今川醫療福祉會館見學,集團會長今川美明先生親自接待,並由其戰略部長藤原先生介紹該集團多角化經營策略。與臺灣不同的是,日本在介護資格上有嚴格的限制,共分為支援1、2型及介護1-5型等七個等級。透過介護資格的劃分,設定保險的請領等級,以提升長照資源之使用效率,並達深入精進服務品質之效。近年日本長照產業引進東南亞國家的人力,除了解決少子高齡化社會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外,另一重目的係為促進日本與東南亞國家於長照產業之雙邊合作,未來東南亞國家亦同樣面臨高齡化社會之衝擊,透過人才培訓,希冀長期下落實技術及經驗移轉之綜效。
此行收穫滿滿,除與筑波大學締約,為未來兩校交流合作奠下堅實之基礎外,亦了解日本介護及長照設設之現況及措施,在少子高齡化社會之不可避免的影響下,日本的做法也提供了我們一個思考及作為的方向。
訪問團一行於上午10時抵達筑波大學,由該校永田恭介校長親自接待,該校行政團隊Caroline Benton副校長、大根田修國際室長、田中健太郎副理事、木島讓次特聘教授、大庭良介臺灣辦公室長及佐藤貢悅教授等人全程陪同,並見證簽約儀式。李校長於致詞中表示,筑波大學是世界知名大學,迄今培養出三位諾貝爾獎得主,在科學研究上表現卓越,此外,其對於體育人才之培育亦不遺餘力,為奧運金牌得主蘊育搖籃。目前台日共同面對少子高齡化社會的影響,希冀透過日後的合作及學研經驗分享,共同為解決此一社會問題作出貢獻。隨後雙方進行合約簽署及校禮交換,李校長亦邀請永田校長擇日來校參訪,簽約儀式圓滿順利。
此次參訪行程承蒙筑波大學鼎力協助,會後並安排日本長照及介護機構見學。簽約儀式後一行人前往土浦協同醫院及今川醫療福祉會館參訪,並由筑波大學木島教授、大庭室長、佐藤教授及國際室同仁陪同。首站來到土浦協同醫院,由酒井義法院長親自接待,潼口典聰副院長介紹醫院現況。其中訪團對於醫院設有800病床,但實際可接受入院人數僅約650床的現況進行討論,看護部長宮本女士說明因護理師人員不足,其鄰近合作之護理學校雖然有助於人才招聘,但仍緩不濟急。少子化帶來的勞動力短缺問題,由此可見一斑。爾後訪團一行參訪該院復健科,也是此行的重點-外骨骼動力服(機器人) HAL的展示。此動力服是由筑波大學山海嘉之教授創辦的Cyberdyne公司所研發,透過肌肉送電的生理信號感應,來啟動輔助馬達的運轉,進而帶動人體動作。目前被用來作為神經麻痺失調、帕金森斯症患者的復健訓練。這種大學端與醫院端在開發、實際運作的合作模式,亦可作為本校未來產學合作策略研擬之參考。
下午參訪團一行赴今川醫療福祉會館見學,集團會長今川美明先生親自接待,並由其戰略部長藤原先生介紹該集團多角化經營策略。與臺灣不同的是,日本在介護資格上有嚴格的限制,共分為支援1、2型及介護1-5型等七個等級。透過介護資格的劃分,設定保險的請領等級,以提升長照資源之使用效率,並達深入精進服務品質之效。近年日本長照產業引進東南亞國家的人力,除了解決少子高齡化社會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外,另一重目的係為促進日本與東南亞國家於長照產業之雙邊合作,未來東南亞國家亦同樣面臨高齡化社會之衝擊,透過人才培訓,希冀長期下落實技術及經驗移轉之綜效。
此行收穫滿滿,除與筑波大學締約,為未來兩校交流合作奠下堅實之基礎外,亦了解日本介護及長照設設之現況及措施,在少子高齡化社會之不可避免的影響下,日本的做法也提供了我們一個思考及作為的方向。
※點擊圖片可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