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跳到主導覽列
主選單錨點
主內容錨點
訊息
GENERAL.
首頁訊息
【活動】社會系辦理「三鶯地區社會調查成果發表會」
社會系辦理「三鶯地區社會調查成果發表會」

社會學系於9月27日(週四)下午1點,在公共事務學院大樓會議廳舉辦了「107學年度三鶯地區社會調查成果發表會」,在社會系陳婉琪主任以及郭文般和Mayumi老師的指導下,合計共有六組學生發表專題,用一個下午的時間,和校內師生分享過去一年來在研究方法課程上的學習成果。

「三鶯地區社會調查成果發表會」是社會學系一年一度的重點活動,由修習「社會研究方法(含實作)」課程的同學,經過一學年的學習和實作後,向系上和全校有興趣的師生發表小組最終的研究報告。本項研究方法課程橫跨質化與量化,報告主題也十分豐富多元,包含了媒體與綠色消費、基督教會的擴張、社區參與式規劃、祖師廟賽神豬儀式、非政府組織參與意願、和文史工作的集體記憶等,這些主題都是學生在三峽、鶯歌地區自發觀察到的社會現象,並作為他們的研究課題。社會學系「社會研究方法」課程的規劃,過去一直以三鶯地區為主要的研究焦點,除了地理位置緊鄰的原因外,三鶯地區擁有多樣的地形和聚落樣貌,不論是城鄉上的人口結構和發展差距、產業、信仰、文化和公民團體的活躍等,不僅豐富,也都是非常值得觀察和探討的研究題材。

今年的成果發表會有別以往,在於社會學系嘗試更多的向外連結與合作,例如今年第一次有新北市立北大高中實驗班的學生參與和提問;評論者的部分,也邀請更多不同系所的教師參與講評,包含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劉嘉薇教授、社會工作學系張菁芬教授、歷史學系洪健榮教授等;這些來賓的參與和講評,給予學生跨學科觀點的回饋和互動。而在會中,也有北大高中學生提問如何克服社區參與式規劃過程中,居民態度可能會有的阻礙;洪健榮教授以歷史學的觀點講評集體記憶研究時,也提醒應更細膩探討建構背後的行動者,注重刊物創辦者與撰寫者在當中的主體性;也有提問者認為,NPO參與意願研究的個人特質部分應有更多著墨的空間。這些意見都會是修課同學的寶貴收穫,也讓三鶯在地研究有更多元的刺激和發展空間。

社會學系的三鶯地區社會調查研究,去年起也與社會科學學院USR(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連結合作,成為其中一項重要的調查子題計畫。社科院USR計畫的長期目標,是要育成一個永續且在地經營的非政府組織,而社會系三鶯研究過去累積的成果,也提供了認識地方的重要渠道和依據,對於發展服務方案或是在地連結,也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期盼每年的三鶯研究可以持續累積發展,對修課學生提供研究方法的實作和演練,同時也將研究所得,用來提供USR計畫做為推動方案的依據,讓學生能夠透過研究與觀察來進行實踐,也運用知識的建構來貢獻社區,從三鶯的研究逐漸推展到三鶯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