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跳到主導覽列
主選單錨點
主內容錨點
訊息
GENERAL.
首頁訊息
跳脫傳統印象 《紙中。人》展覽反思真實誤差
從探索個人理想出發,從而思考面對外在眼光的反應和表現,19位修習「應用史學:服務學習與實踐」以及「影像、閱讀與現代臺灣」課程的同學與助教,2日共同在圖書館推出《紙中。人》展覽,同學們運用複合媒材,引導觀眾透過靜態展品或互動遊戲過程,重塑自己未來同時,也反思看待他人的態度。

隨機選擇數字,再順著線條轉折,獲得不同的指示,運用指定素材摺出飛機並投向前方,財政二洪振倫結合兒時遊戲「爬樓梯」和「紙飛機」設計《「投」履歷》,想呈現「投」履歷過程的各種變數,包括養成過程經過許多轉折,投擲階段也可能遭遇天花板上垂降下來的各種阻礙,表現出求職時許多不確定感,但換個角度卻也趣味無窮。

按下碼表,從紙箱中任意抽選分別貼著不同職業紙片的乒乓球,挑戰參觀者抽中理想職業的時間長短,公行一張珺涵以《Dream & Life》呈現自己面對未來的茫然,但也提醒觀眾:選擇人生未來之路所要付出的時間和心力,絕對沒有抽乒乓球這麼簡單。張珺涵觀察,許多人在選擇時經常猶豫「下一個會不會更好?」然而真正人生複雜得多,實在需要更審慎抉擇,她坦言目前在家人期望與自己興趣之間,也還沒有方向,但會更努力充實自己,培養迎接更多可能的籌碼。

曾經疑惑現實與理想之間的距離,公行二柯昕妤花一個月時間觀察、設計了一臺扭蛋機,邀請參與者將自己對媒體的觀察評價裝入扭蛋殼內,並將扭出認同價值得扭蛋放回機器內。柯昕妤解釋,前陣子欣賞《我們與惡的距離》電視劇引發對媒體產業的不同角度思考,因而以媒體產業為例,希望藉由選擇認同價值的遊戲過程改善環境,「『扭』有翻轉的感覺,取出不支持的、再將認同的理想放回扭蛋機,整個產業(扭蛋機)就會愈來愈好。」

在歷史系講師辛法春規劃,通訊系校友張家維、廖子宏帶領下,兩門課同學先透過課程引導,重新反思從履歷、媒體報導投影想像而得的評斷問題,進而以紙張和其他複合媒材構思創作。廖子宏說,整段探索之路以引導提問為起點、經過創作過程,真正最重要的終點期望同學們都能找到人生最後的渴望,進而朝目標發展。

辛法春提到,張家維、廖子宏過去都曾修習自己開設的通識課,後來經過很長的對話,分別進入交大教育數位學習組、政大數位內容學程繼續深造,結合專業和興趣跨域發展,如今再回頭,引入創作參與式藝術作品方式陪伴學弟妹探索未來,而修課同學們雖然覺得挑戰很大,卻也願意利用假日學習,甚至廢寢忘食佈展,都讓她覺得十分感動。

實際參觀同學們的作品,校長李承嘉肯定透過反思創作,的確能帶領同學們更深思考人生之路,鼓勵同學們思考過後,能更充分準備並勇敢往前走;人文學院院長陳俊強則稱讚辛老師以學生為主體設計課程,轉換展覽書寫方式呈現,啟發同學們更深入學習,正是教育工作者的初心。

開心與同學一同觀展,企管二吳銘希回應,與許多作品互動後,讓他想起很多之前沒有想過的想法,尤其能再次確認自己的目標。本身喜愛數字,加上家人期許,未來希望朝會計方面發展,「有了目標,就可以擬定計畫前行。」

《紙中。人》即日起至6月20日,在圖書館二樓藝文展覽區展出,每週二、四、六配合展覽區開放時間自由參觀。

※點擊圖片可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