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跳到主導覽列
主選單錨點
主內容錨點
訊息
GENERAL.
首頁訊息
築夢北大 通識中心徵件競賽打造友善校園
通識中心5日舉辦17屆徵件競賽頒獎典禮與分享會,前三名同學分別發表對於宿舍樓長工作、校園腳踏車管理、以及校慶活動規劃建言,通識中心主任葉大綱肯定所有參賽同學對於學校的關心,承諾會將作品轉由相關單位研議,進一步落實打造更友善美好的校園。

鼓勵同學們踴躍關心校務發展,通識中心每年舉辦徵件競賽,廣邀同學們提出關心的校園問題並提解決方案。

從自身擔任宿舍樓長經驗出發,法律三王品婷統整其他樓長工作經驗、同時比較其他學校規範,提出「論女宿樓長權利及義務」,呼籲大家重視女宿樓長背負龐大清理冰箱、廚房、關心樓友等工作背後的辛勞,完整構想和方案贏得所有評審認同,得到第一名。她感嘆,儘管現在訂定使用規範、每學期清理冰箱次數也很頻繁,但在許多人違規之下,平均每次可能得耗時一小時才能清理完,建議開放志工或要求違規者「愛舍服務」,以降低樓長們的負擔,更激勵大家共同愛護住宿環境。

對此,住輔組長李孟修肯定同學們以研究精神發現問題並提出建言,同意將會再和學生宿舍服務委員會討論,與其他委員共同思考調整方案。

另外,觀察到學校許多角落散置廢棄腳踏車,法律三李政霖以「廢車再利用,人人有車騎-臺北大學校園整潔度提升計畫」拿到第二名。他提出廢棄腳踏車處理、以及減量等前後期設計,其中在處理部分,期待學校成立任務小組,集中修理車輛並設置轉賣平台,同時開設相關講座課程,號召大家騎車健身,並培訓同學們學習腳踏車修理等技能;後期則希望能運用這些修繕再生的腳踏車設置校內專用的共有腳踏車或開放專屬個人的腳踏車,不光倡導節約與環保,進而形成校園特色。

從大學一路到碩士班,不動碩二袁皓萱遺憾每年校慶學生參與率低落,以「臺北大學校慶系列活動規畫建議」抱走徵件競賽第三名。她比較中研院每年開放院區與周邊居民互動,打破學術高牆的做法,建議學校也能在校慶期間規劃類似活動,邀請各系所、社團共同參與,透過闖關集點等方式,吸引師生和居民就近認識各系所的特色。至於提升學生參與率作法上,除了規劃課程讓學生參與企畫執行,也提議採取微學分認證,增進學生的認同和行動。

針對同學們的提案,葉大綱回應,自己任職環境組期間也曾處理廢棄腳踏車議題,過去的確曾經推出免費認領廢車措施,遺憾很多同學可能因為免費領車未上鎖,反而帶動校園車輛失竊率上升,後續如何避免類似困境,還有待更多討論;至於校慶參觀闖關活動,「身為家有小小孩的家長,相信這樣一定會很熱烈!」

葉大綱補充,所有徵件比賽得獎作品都會送相關單位參考,像是目前心湖周邊標示改善成果,源頭就來自以去年徵件得獎作品的提案。歡迎更多同學踴躍關心校園,即使今年沒有得獎也不必氣餒,重新調整思考脈絡與呈現方式,好的想法總有實現的機會。

※點擊圖片可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