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跳到主導覽列
主選單錨點

主內容錨點
訊息
GENERAL.
【USR】「學老講堂」首發「第三人生創意思考」

為因應臺灣邁入超高齡社會的挑戰,臺北大學高齡中心與社會科學院USR計畫推出全新服務「學老講堂」,挑選計畫中有助全民學老的演講,後製為網路影片,讓USR的豐富資源超越校園,透過網路平台,輸送到超高齡的台灣社會每一個角落,讓資源更加公共化與便利化。首場講座邀請被譽為「創意教父」的陳龍安教授主講「第三人生的創意思考」,分享退休後如何運用「問、想、做、評」四步驟培養創意思維,從打造花園到推動全齡教育,鼓勵長者勇於學習、行動實踐,開啟精彩而有意義的第三人生。精華影片歡迎至高齡中心YouTube頻道收看,連結https://user220864.psee.ly/8a2z72

學老講堂自2025年起,邀請學界與實務界專家分享文史學老、心理健康等與高齡相關主題,以實體及線上課程,讓北大鄰近居民、以及線上學員共同學習。此次影音化行動,也代表學老誌邁入新階段,不僅實體共學,亦透過數位平台延伸影響力,唯有共享,知識才能持續流動。高齡中心主任曾敏傑教授多年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其中一個目標,就是要讓大學資源公共化。USR的資源不能只關在校園內,而數位平台是一個打破界線的最好媒介,因此在2023年推出《學老誌》,預備迎戰台灣2025年超高齡社會,目前已穩定發行九期,電子書也透過華藝線上圖書館提供讀者免費檢索,並且也於今年推出「有聲書」10篇,讓高齡中心的youtube頻道更加豐富有料。他強調「學老」不應該是65歲以上的專利,而是全民都必須面對的議題,因為老化是每個人必經之路,而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退休後的第三人生還有很長的時間可以規劃,因此希望打破傳統「老化=被照顧」的框架,讓全台灣即將進入高齡的族群,透過《學老誌》倡議健康老化的重要性。

在高齡化與少子化的社會趨勢下,曾敏傑教授也持續在校內外倡議「年齡友善大學」的重要性,而高教框架尚未鬆綁之前,仍然可以透過社會學習,將年齡友善的理念傳播出來,而「學老講堂」、「有聲書」、「電子書」等形式,就能有系統地將知識推廣到社會,創造出更大的社會影響力。在形式上,受眾可以不分時間、地點、年齡、國籍,都能夠透過知識平台學習,突破知識學習的時空限制,並且完全免費。在內容上也因為有臺北大學的教學資源,以及學老誌資料庫的累積,未來學老講堂也將更精采可期。

《學老誌》從起初定位上,即是以免費公益的公共學習資源出發,也因此延伸出電子書、有聲書、學老講堂等周邊服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曾經提出「學習機會公共化」,強調政府與學術機構應提供免費、普及、數位化的學習平台,以實現教育公平(UNESCO終身學習報告,2016),因此免費的重要性,在於能促進教育平權,縮短城鄉與世代落差,讓不同年齡、地區與社經背景的人,都有機會接觸優質內容。對偏鄉長輩或行動不便者而言,能線上免費觀看「學老講堂」演講,學老講堂正是以「公共化」為核心,跨越距離與經濟限制落實「全民終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