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跳到主導覽列
主選單錨點

主內容錨點
訊息
GENERAL.
【USR】青銀共聆「蘇顯達的人生與琴聲」

為促進青銀共融與落實大學社會責任,社科院USR計畫與通識中心林子晴老師持續合作,於107日邀請土城區頂欣社區發展協會28位社區長輩,與65位通識課同學在公院119會議廳中,一同聆賞小提琴家蘇顯達教授的音樂講座及獨奏會,這也是USR計畫所辦理的第47場校園友善接待。在這場名為《你的態度決定音樂的高度》的講座與音樂會中,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終身特聘教授蘇顯達分享他數十年的音樂歷程與人生體悟,並於現場帶來精彩演奏。

用琴說故事:音樂家的態度與人生

蘇顯達教授為臺灣知名小提琴家,曾榮獲「十大傑出青年獎」、「吳三連獎藝術獎」,以及金曲獎「最佳古典唱片」與「最佳演奏人」等多項殊榮。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兼任教授、終身特聘教授,並擔任台北愛樂管弦樂團首席與藝術總監、愛樂電台節目《迷人的小提琴世界》主持人,致力推廣古典音樂與藝術教育。講座中,蘇顯達教授以「態度」為出發點,分享自己數十年來的音樂歷程與人生哲學,並談及如何將畢生琴藝化為影響力;這場講座不僅是一場音樂分享,更是一堂關於「熱情與堅持」的生命課。

蘇顯達先回顧自己在台灣的大學畢業後,服兵役期間決心赴海外深造音樂的經歷。初到法國時,他面臨語言不通、文化衝擊和經濟壓力,甚至一度對自己引以為傲的小提琴技巧產生懷疑。然而,他靠著不斷磨練和正確的態度,克服種種困難,逐漸在法國音樂學院建立自信,並最終通過嚴格的樂團考試。他以自身經驗說明,「機會永遠留給已經準備好的人」,強調每個挑戰都是成長的養分。

蘇顯達也談到音樂精準度的重要性,他指出西方文化講究精準,而東方文化重視韻味,而真正的音樂表現則需要兼顧兩者。這番分享也讓在場的土城區頂欣社區發展協會許元皇理事長深有感觸,許理事長表示:「蘇教授的過往經歷對我們這個年紀的人特別有共鳴,在那個物資匱乏、環境艱困的年代,要實現夢想必須憑藉著堅定的拚勁與毅力。」許理事長本身學習二胡長達二十年,他也分享過去的學習經驗:「早期老師的教學方式確實比較著重在音樂呈現的整體氛圍與韻味,對於音調的精準度較少琢磨。今天聽了蘇教授的分享,才理解到精準與韻味並重的重要性,這對我們這一代學習音樂的人來說,是很大的啟發。」

蘇顯達也分享與奇美博物館的結緣故事,起初是為了協助恩師李淑德老師舉辦生日音樂會,因緣際會下與林昭亮老師及許文龍董事長促成一把名琴的轉讓,這段經歷讓他深刻體會「用感恩的心為身邊陌生人點亮一盞燈」。蘇顯達教授特別提到,許文龍董事長曾經歷過戰亂時代,深知那個年代的人們對藝術資源是多麼珍惜與渴望。正因如此,許董事長懷抱著一個心願,希望能將珍貴的名琴資源留在台灣這片土地上,不僅提供給台灣知名的藝術家使用,更要讓有才華、有前途的青年學子有機會接觸這些世界級的樂器,為台灣培育更多優秀的音樂人才。蘇顯達說:「我們每個人都在不知不覺中享受他人的溫暖,當有機會時,也要懂得回饋。」這份傳承的精神,正是台灣藝術界最珍貴的資產。

他也回憶20多年前首次進入台大安寧病房演出,一位病友握著他的手感激地說:「謝謝你在我的生命盡頭帶來美好的音樂。」這句簡單的話讓他深受震撼,體會到原來施比受真的更有福氣,並告訴在場所有學生與長者,現在所做的每件善事,都會成為未來人生能量的伏筆。

現場獨奏:古典、民謠與電影的交織之美

講座的尾聲,長者們也一同欣賞蘇顯達教授最後一曲精湛的小提琴演出,並與教授合影留念,場面溫馨感人。許多長者表示,非常感謝國立臺北大學的熱情邀請,讓他們有機會親臨這場高水準的音樂饗宴。蘇教授的演講及演奏內容都非常精彩,尤其是演奏曲目中,包含了許多耳熟能詳的老歌,喚起了許多美好的回憶。長者們也期盼未來能有更多機會持續參與社科院USR計畫所舉辦的各類活動,接觸不同領域的藝術文化。

本場校園友善接待不僅讓頂欣社區的長輩們享受了一場難得的音樂盛宴,更透過蘇顯達教授的生命故事與音樂哲學分享,傳遞了跨世代的智慧與感動,充分展現了社科院USR計畫服務在地、青銀共學、世代協力、與資源共享等核心精神,為年輕學子的課程注入在地性與世代感,更讓土城的長輩度過一個溫暖而充實的午後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