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跳到主導覽列
主選單錨點

主內容錨點
訊息
GENERAL.
【USR】臺北大學USR再獲台灣永續行動「銀獎」

國立臺北大學社會科學院USR計畫繼續傳來捷報!該計畫繼於今年四月參加第六屆《遠見》USR傑出方案評選,獲得《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人才共學組」楷模獎之後,再次提出「永續共融臺北大學城」行動方案,甫獲主辦單位「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公布,榮獲2025年台灣永續行動獎(TSAA)大學組「永續城市類」(SDG11)銀獎。社科院USR計畫多年來結合遠雄八大社區及北大光榮扶輪社等在地團體,致力於推動大學與在地共融的「臺北大學城」,讓師生與居民凝聚社區意識、共享資源,並且提升在地的社會生活品質,終於開花結果,逐漸獲得各界肯定。

社科院USR計畫自2017年開始推動,由時任社科院院長曾敏傑教授主持,歷經種子型、萌芽型與深耕型三階段,目前計有15位跨院系教師參與合作;多年來陸續育成在地組織「台灣鳶山社會實踐協會」、於社科院推動成立「高齡與社區研究中心」,並發展出「節慶活動、友善接待、青銀共學、學老推廣」等四大面向,串連師生、居民、企業與社區,共同營造台灣少見的大學城。從2018年與在地社區合作推動「聖誕點燈」以來,成效已逐年累積,近三年累計進入校園參與USR活動逾1.6萬人次,創造超過2,734萬元的社會效益,社會投資報酬率(SROI)達1:5.19,並且展現高齡友善與世代共融的典範,形成全台少見的「永續共融大學城」。

台灣永續行動獎由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主辦,今年全台共有503件申請方案,得獎單位包括企業、政府單位、大學、醫院、與非營利組織組,和去年相比成長12.2%;經各分組評審,最終選拔出399件優良方案,並依據得分分別頒發特優、金、銀、銅各級獎勵。本次評選總召集人、TAISE董事長簡又新表示,永續行動獎主要獎勵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融入組織內部文化,並採取創新策略實踐永續發展,並能夠複製擴散的具體方案;過去五年來,藉由每年徵獎,累計已徵得1,236件最佳案例。

本計畫也曾於2021年參加台灣永續行動獎徵件,當時所提「青銀共學-世代共融大學城」曾獲得永續行動獎銅獎;今年再度獲得主辦單位肯定,所提出方案為「永續共融臺北大學城」,參賽內容以2022-2024年為主,並以四大面向全面推動社會永續共融:

一、節慶活動:社區共融的時光
北大社科院USR團隊結合課程設計與社區參與,陸續推出「北大玩具節」、「老大人音樂節」、「聖誕點燈」與「北大管樂節」等活動。僅20222024年間便辦理13場,吸引6,340人參與;其中「聖誕點燈」由北大光榮扶輪社捐贈巨型聖誕樹,連結遠雄八大社區共同點燈,形成跨越社區的節慶記憶,凝聚社區與大學的共同歸屬感。

二、友善接待:社群共融的場域
USR計畫運用校園可及的空間轉化為社區共享資源,開放「健康書庫」、舉辦「藝術共融」觀演、辦理「耶魯電影讀書會」等,提供居民進入校園共學的機會。三年間「高齡輪椅族」共辦理24場活動,吸引909人次參與,不僅讓長者維持健康,也讓社區中的照顧者找到支持系統。

三、青銀共學:世代共融的對話
北大師生與社區領袖共同設計課程,舉辦「食物森林」青銀共耕、三鶯土樹「據點培力」及「在地論壇」。僅2024年即辦理16場,482人次參與。學生從互動中理解高齡經驗,長者則在課堂中找回年輕的活力,雙方建立了跨世代理解與合作的橋樑。

四、學老推廣:刊行《學老誌》倡議社會共融
團隊自2023年起出版全國首創的大學公益高齡雜誌《學老誌》,兩年間共發行八期,累計印量逾3.3萬冊,並獲今周刊、聯合報、天下文化、ETtoday等主流媒體轉載共44篇,成為國內推廣「活躍老化」的重要知識平台。

透過以上四大面向,三年來投入成本約527萬元,創造超過2734萬元的社會效益,並且募得超過千萬存入校務基金,其社會投資報酬率(SROI)達1:5.19。所創造的社會效益來源包含:

  • 1.6萬人次參與活動,提升社交與學習效益;
  • 《學老誌》發行與媒體報導擴散知識價值;
  • 志工645人次投入,貢獻超過50萬元產值;
  • 募得超過千萬元來自企業、居民及美國石氏基金會的公益捐贈;
  • 在地居民更以捐贈校園休憩座椅、書籍與志工服務回饋社區。

這些成果不僅展現大學與社區共同成長的力量,也透過《學老誌》流通至全國和網路平台,讓USR計畫具備高度的可擴散性與可複製性。

本次獲獎的「永續共融臺北大學城」方案,不僅是北大師生與在地合作的成果,更是面對高齡社會挑戰的創新解方。透過社區共融、社群共融、世代共融、及社會共融四項目標,逐步形塑出居民信任、師生投入、社群回饋的「臺北大學城」。未來團隊也將持續深化高齡友善行動,推動大學成為高齡社會的創新解方,形塑城市與社區永續共融的新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