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超高齡社會的到來,行政院已於110年頒布《高齡社會白皮書》,並提出許多行動策略,其中一項為提升高齡者的靈性照顧。國立臺北大學社科院USR計畫為落實大學社會責任,自109年4月起,與台灣鳶山社會實踐協會合作,持續協助三鶯土樹四區的社區據點進行培力發展,也因此關照據點長輩的靈性需求,並與臺北大學高齡與社區研究中心協力,於8月19日假行政大樓B1 USR-HUB,合作舉辦「先講好,不尷尬:談談你的醫療自主權」培力課程,邀請亞東紀念醫院王怡人社會工作師擔任講師,透過暖身互動、桌遊、案例分享,深入淺出與24位據點幹部、工作人員及志工分享「安寧緩和醫療」與「病人自主權利法」。
王社工師首先將成員分組進行暖身,以「紅花卡」牌卡請成員選一張圖卡,並邀請成員輪流介紹自己與據點。其中有一位據點志工夥伴麗芬姐,選出一張蝸牛爬行的圖卡分享,表示該據點於113年11月成立,到現在不到一年,雖然走得慢,期許自己能夠一步步將據點經營得更好,讓更多長輩到據點上課不僅感到開心,也能對提供的服務有所幫助。另一位照服員秀卿姐挑到一張芭蕾舞者的圖片,秀卿姐分享雖然舞者看起來在舞台上光鮮亮麗,動作優雅完美,但其實她背後一定付出了非常多的汗水與努力,甚至常常是一個人默默練習、孤軍奮戰,這跟她剛接手據點專職人員的心境很像;同時期許自己從不同管道努力自我進修,盡快融入、找到節奏,希望能帶給長輩更多元的課程,活絡氣氛,提升長輩的出席率。
王社工師接著以「詞語接力」作為第二個暖身活動,目標為邀請成員們語言表達,藉由說正反詞語,引導成員思考每件事其實都會有正面和反面,就看我們選擇要看哪一邊,當我們選擇用正向思惟看待及面對時,病痛對我們而言,可能會是人生學習的一門功課。
暖身活動後,王社工師也分享自己罹患阿茲海默症的祖母案例,引導成員們對尊嚴到老的探討。王社工的祖母從一位撐起一大家子,不只是能進得了廚房,還出得了廳堂的女強人,到後來被診斷罹患阿茲海默症、並且開始輪流住不同子女家,最後曾短暫去過日照中心半年;從行動自如、臥床、到離世,大概有十年光陰。王社工非常深刻感受到無法自主表達、也無法自理是如何的狀況,永遠忘不掉祖母臥床初期,還能出聲音哼著兒時的日本童謠,到後面是完全依賴,只能靠管灌牛奶的安靜的祖母。
講師透過祖母的真實案例,引導大家反思「從祖母的故事,學習到什麼?」講師分享她的感悟,第一、祖母一直都把自己打理得很好,從來也不允許別人過問,也沒從祖母口中聽過她對於自己日後若生病有什麼想法,但診斷阿茲海默症後,無論是醫療/照顧/財務就更難討論了,當時的人不習慣預立遺囑,更別提預立安寧意願。第二、身體帶給我們無限可能,日常可以做到許多事,當身體漸漸產生病痛,我們還可以接納,或與病痛和平相處,但無法保證如果有一天面臨失能風險、無法自主表達時,剛剛提及的是否準備好?以及家人是否知道我們期望要怎麼做?王社工以自身多年的臨床經驗,看到許多面臨醫療抉擇真正的困難可能是「不捨」,或許是放不下,也有可能照顧者感到自責;抑或可能是家人或當事人的「心願未了」,也有可能是「擔心死亡的過程」,如症狀是否積極處置。
接著講師以「當我們同在一起,玩轉人生」桌遊,引導成員們思考人生最後的畢業典禮如何規劃,才能做出無怨無悔的抉擇,進而落實「預立醫療決定」。此套桌遊設計理念是運用 Abraham Maslow 需求理論,以生理、安全、愛與歸屬感、尊重、自我實現爲基礎,結合安寧緩和療護及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內容設計。每個人抽取一張身體狀況識別卡,模擬未來萬一發生的狀況,輪流擲骰子決定跳棋步數。跳到色塊-基本需求,就從五大需求中選一張自認為最需要的,並跳至想一想/談一談/聊一聊中,翻開第1張卡牌進行分享。成員們在桌遊過程中針對不同身體狀況面臨的照顧議題,如要在家中休養、到機構或請看護的選擇,以及身後事處置議題等,都有熱烈討論與分享;過程中使每位成員有不同價值觀的交流與對話,也發現因家庭成員組成不同,成員對需求也有不同的優先順序選擇。
桌遊活動後,講師以許多臨床案例深入淺出說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的不同,與其在現實生活中的限制,讓成員們了解原來醫療決策會面臨法律規範與實際生活情境的矛盾和難解,從中也發現有些成員們或許是因為單身、獨居或已婚、但膝下無子女,對於醫療委任代理人的議題發問最多。成員們透過講師的案例分享,漸漸認知到預立醫療決定簽署的重要性,及了解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流程。
課程結束後,成員們紛紛回饋表示透過此次培力課程,對於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差別,有了更多的認識與了解,並表示從案例分享中得知預先簽署的重要性,認為議題可以帶回家跟親友分享。
此次主題也與臺北大學USR計畫出版的《學老誌》相呼應,如在第八期專文中由楊玉欣所撰的〈每個人都需要認識的《病人自主權利法》〉,正是和本次培力主題相關聯。臺北大學《學老誌》推出許多前瞻性與重要性的議題和討論,都是超高齡化社會下多數中高齡者要面對的課題,透過大學的出版和推廣,更透過USR計畫、高齡中心、與鳶山協會的相互協力,一起培力在地據點發展,幫助中高齡者透過學習來因應老化,不僅讓大學善盡在地社會責任,也讓據點穩健發展、中高齡者活躍老化。